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富力强的康熙,为什么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仅仅是因为赫舍里氏吗

年富力强的康熙,为什么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仅仅是因为赫舍里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羽文史录 访问量:3403 更新时间:2023/12/20 3:23:21

前几年热播的各种清宫剧,让广大的吃瓜群众们知道了康熙的几位皇子,知道了"九龙夺嫡",知道了这些人争夺皇位的那些破事。这其中四、八、十三、十四阿哥一般都是正面形象,而作为早早就被立为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则很多时候都是以反派面目出场。

如果胤礽真的这么不堪的话,为什么康熙会把他立为储君呢?真实的胤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1674年6月,康熙得到了一个儿子,却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两人的婚姻是完全的政治联姻。但是赫舍里氏本人美貌贤惠,善解人意,所以康熙很快就对她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两人成了一对模范帝后。但是在1674年6月,赫舍里氏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胤礽。

其实就在这之前,她已经诞下一子,取名承祜,可惜这个孩子不到四虚岁就夭折了,这令赫舍里氏伤心欲绝。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身体,让她在生下胤礽后不久就去世了。

在这之前,清朝从来没有预立储君的制度,但是在胤礽刚满一周岁后,康熙就将其立为了太子。而康熙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赫舍里氏,所谓的爱屋及乌;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如果身为皇后之子却不是储君,再加上失去了母亲,胤礽的处境将会十分艰难。

当然,身为政治家,康熙做出这个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与赫舍里氏的感情。

危机四伏的局势,让大清需要这样一位储君

胤礽被立为太子是在1675年,而在两年前,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发动了叛乱,清朝的半壁江山都受到了影响,康熙甚至打算亲征,只是被大臣给阻止了。

三藩之乱历经八年才彻底平息,而在1675年,正是他们不断扩张势力的时候。在这种局势下,康熙必须收拢人心,而此时虽然索尼已经去世,但是其子索额图尚在,而且颇为干练,康熙正要依靠他和赫舍里氏的势力来稳固统治,平定三藩。而要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康熙卖命,立胤礽为太子是重要的一步。

不仅如此,前文说到康熙想要御驾亲征,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提升军队士气,但是一不小心也会有殒命之危,到时候国家动荡可不是说笑的。而如果立下太子,那么至少大臣宗室们会知道这个国家的下一任主人是谁,一旦康熙出了意外,大清也不会立刻陷入皇位争夺之中。

当然,最后康熙没有成行,但是早早地立下储君,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让其他皇子的母族抛去不切实际的幻想,齐心协力来与三藩斗争。

康熙对太子十分慈爱,但是亲情最终抵不过权力的侵蚀

康熙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所以十分重视亲情。特别是对胤礽这个失去母后的孩子,更是又当爹又当妈,关怀备至。1678年11月,这时候三藩还没有平定,年仅4岁的胤礽偏偏又出了天花,心急如焚的康熙让各部院衙门将奏章都送到内阁,自己亲自看顾了胤礽十三天。这对一位帝王来说,当真难得。

而在他的教导下,胤礽也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太子,年仅22岁的时候就在康熙出征时担负监国之责,表现出色,深得诸位宗室大臣的称赞。

那么为什么后来康熙要废黜太子呢?还是那句话,权力使人性扭曲。胤礽不满意自己的兄弟们在成年后纷纷得以封王,逐步建立势力,自己却一直在康熙眼皮底下,被严格管束;而康熙则认为胤礽行事荒唐,不关心自己,只想要夺取其手中的权力,两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终于在一次康熙发现胤礽夜晚靠近自己的帐篷,向内窥视之后,矛盾彻底爆发,太子被第一次废黜。

这件事发生在1708年,在随后的1709年,为了缓和其余诸子争储的局势,康熙又将胤礽立为太子,可惜两人之间的裂痕并没有就此消失,胤礽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收敛,甚至再次串通大臣,想要逼康熙退位。

愤怒的康熙在三年后再次废黜太子,并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让这件事再没有回转的余地。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天下至尊的宝座,实在是太过诱人了,足以让人放弃亲情和其他的一切。一对原本关系和睦父子落到这个境地,让人忍不住为之感叹。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他被废不止一次,3年内两废两立,这个经历恐怕在中国历史上的太子中绝无仅有。清朝入主中原后,在很多方面都依明制行事。汉族大臣中有人不断上奏章,请求取仿汉制,早定国本,册立太子。顺治十四年(1657),福临的宠妃生皇四子,欣喜若狂,准备册为太子,因早夭而作罢。康熙即位后,这种早定

  • 朱标和胤礽同为太子,为何待遇差别这么大?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胤礽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关于两个太子待遇差别的故事。太子朱标因为品行和嫡长子等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幸福的太子。但是他能够有这么幸福的太子生活,和他的父亲朱元璋是一个优秀的君主有莫大的关系。同样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君主,康熙对待太子的态度和朱元璋之间就有了非常大的不同。那么朱标

  • 太子胤礽身为“储君”,为何还向户部借款,看邬思道是如何分析的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第5期:本期解读,太子胤礽身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为何还会向户部借款)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把国事交给了太子胤礽管理,几十年来的南征北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康熙皇帝感觉心力憔悴,想休息一下。康熙四十七年,江淮发大水,江南一带灾民遍地,民不聊生,这时候就需要朝廷出面救济,可是在朝

  • 为什么同是太子,朱元璋对朱标十分信任,康熙却处处提防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胤礽

    朱元璋和康熙。这两位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但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分歧比较起来就很有意思了。这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康熙对儿子胤礽十分警惕,到最后连亲情都搞不清楚;而朱元璋对朱标非常信任,父子感情十分深厚。明康熙时期很早就有皇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他们的王子。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两人后来对于

  • 九子夺嫡雍正胜,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谁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胤礽

    自古以来皇权天授,皇帝的权力是整个封建社会最高的,皇帝本身也是至高无上的。而在皇家之中,皇帝有着三宫六院免不了留下诸多子女。皇子们几乎都觊觎着这个皇位,为此免不了争斗。就连唐太宗李世民最初也不是皇位继承人,杀死了太子之后才登上了皇位。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清朝康熙时期儿子们的九子夺嫡故事。康熙的接班人

  • 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后,独独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艺沫史事1标签:胤礽

    其实雍正能对废太子礼遇有加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三点:第一点:在九子夺嫡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很好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中,不止是老八胤禩有老九、老十、老十四的鼎力支持结成了八爷党。废太子胤礽当然也有自己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老四胤禛是太子党的,但是根据史书的记载两个人一直走的很近,关系一直很是密切。在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的渣人品,胤祥郑春华都被坑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贺炀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评19:太子胤礽的渣人品,胤祥郑春华都被坑了小标题:太子胤礽的众叛亲离,专坑自己人,胤禛胤祥先后中招整个《雍正王朝》中,谁的人品最差呢?当然是太子胤礽。胤礽的人品,甚至比不上金陵副将马国成,比不上江夏镇的庄主刘八女。最接近太子的人,对太子的人品最有发言权,我们首先看看在太子党中,原来排名

  • 同是太子,为何朱元璋对朱标很放心,康熙却很忌惮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胤礽

    题目中所说,对应朱标的康熙太子应该是指胤礽。为何朱元璋对朱标很放心,而康熙却很忌惮胤礽呢?下面请听编者向您详细道来。朱标自幼被明朝大儒灌输儒家思想,性格仁慈宽厚,友爱兄弟,关心百姓疾苦。十二岁的朱标被朱元璋立为太子,除注重文化教育外,朱元璋还在刻意塑造朱标的完美品格。大明是由朱元璋一手建立的,由于没

  • 是谁直接促成了太子胤礽的二次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胤礽

    在《雍正王朝》中,原礼部主事任伯安私自撰写了一份秘档,将三百余位官员的隐私和把柄都记录在案,满满装成四大箱,还美其名曰“百官行述”。胤禛知悉后,和皇十三子胤祥密议,暗令四川的年羹尧带兵赶赴江夏镇夺得这份“百官行述”。不过,由于任伯安深谋远虑,早已将这些证据寄存到了远在京城的万永当铺中。不过,年羹尧也

  • 宝玉是玉玺,黛玉是胤礽,宝钗是雍正:《红楼梦》影射九龙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胤礽

    旧红学索隐派向来以想象大胆闻名,某红学家将其他派系的种种看法逐一批驳,笔者以为他总要振聋发聩,说出一番真知了,谁知道他如椽大笔之下,竟说《红楼梦》写的是康熙各位皇子明争暗斗的故事。并且言之凿凿,每位人物都有所对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贾母是何人也?贾母当然是康熙,她之所以姓史,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