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士隐给贾雨村50两资助后,贾雨村为何连夜就走

甄士隐给贾雨村50两资助后,贾雨村为何连夜就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唐宋风华 访问量:4456 更新时间:2023/12/7 7:38:11

这事怎么说呢,你可以说贾雨村大恩不言谢,容后再报,也可以说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天性凉薄。我们不能因为最后结果就认定贾雨村不是个东西。人毕竟都是随着社会地位的转化而变化的。

作为书中第一开篇主要人物,贾雨村给人第一的印象就是枭雄之辈,曹阿瞒转世。这样的人接受他人的馈赠都会坦然自若,并不会因为接受了你的馈赠而低三下四。贾雨村会觉得他的地位和你一样。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甄士隐眼光不错,看出贾雨村不是池中之物,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小户人家两年的收益)作为他入京的盘缠。还替贾雨村安排了程日期:“十九日乃黄道之期”。而贾雨村第二天就急着上路,在潜意识里,贾雨村并不愿接受甄士隐的安排。

第二天,甄士隐还想着再写两封推荐信,去找才知道人家早就走了!贾雨村的不辞而别,只能用性情寡淡来形容。因为贾雨村知道,甄家对他的帮助也就到这里了,多留无意。再就是功名利禄之心太重,侧面也写出贾雨村虽然自视甚高。书里写,这才急急忙忙地走了,实际上也刻画出一个利欲熏心,满怀贪欲的贾雨村,日后必然为大贪巨恶。这里要指出一点的是,甄士隐给贾雨村的银子更像是“投资“,而不是出于对贾雨村怜悯的馈赠,这和后来贾府给刘姥姥银子绝对是两个概念,甄士隐这次投资是期待回报的(他家附近大概不会就一个贾雨村这样的穷书生)。为何单单馈赠贾雨村?说是政治投资也不为过。

贾雨村更是聪明人,他也明白甄士隐意思。既然你是“投资“,期待我的回报,我拿你的银子自然就是理所应当,不存在感激涕零之说。如果对此感恩不禁戴德,自己太丟人,也有失分寸,贾雨村当时的表现很耐人寻味:“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说明贾雨村不太在乎小节。不像有些人那样假客气当面辞谢不已。银子当然纳入怀中。后来贾雨村没有回报,一是个人失德,他需要更大的投资和回报,再就是原先投资主体死亡,他也乐得翻脸不认人。贾雨村这一系列做法,才显示出贾雨村的豺狼本性。

贾雨村是什么人?他叫贾化,字时飞。是个说假话不干人事的主,指望这样的人施恩图报未免有些过于天真。荣宁二府又如何,对贾雨村可谓再造之恩,但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落井下石,贾雨村这类人最擅长的就是钻营谋取官位,为了个人的利益是可以不择手段的。但对于落魄时候情景却讳莫如深。

贾雨村拿到银两之后第二天就走,脂砚斋的批语是:写雨村真令人爽快!就是说贾雨村的行为是得到认可的,部像别的穷书生一样墨迹。是个成大事的主。这时候的贾雨村还是一个人,一个清高自诩、胸怀大志的优秀青年。谈不上高尚,但是个有为青年。但由于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肮脏彻底地教育了贾雨村。一个大有可为的青年开始堕落,走向了黑化之路。

五十两银子折射出贾雨村最初的高傲,也印证了他最后的无耻。曹雪芹也就此刻画出官场对一个人内心和灵魂深处的腐蚀。实在是春秋笔法。直入人心。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贾雨村

更多文章

  • 贾雨村才是贾宝玉最早的知音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里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知音,这个大家都知道,贾宝玉一句林妹妹就从来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道出了林黛玉才是真的懂宝玉的那个人。但是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其实还有一个人是非常懂宝玉的,在别人都认为贾宝玉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弟的时候,贾雨村却一语道出了贾宝玉的不凡,并断言贾宝玉既不是一般得大恶之人也不是

  • 贾雨村这么能干,为什么没帮贾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贾雨村

    相信我,贾雨村是真想帮宝玉,但是宝玉不接受啊。贾雨村不仅忘恩负义,而且恩将仇报,是个典型的坏人、奸雄。我说他想帮宝玉,不是为了报答林如海的引荐之功、贾政的提携之恩,而是为了投资:以贾府败落之前的官场势力,如果他对宝玉有一分一毫的好处,贾政也不会让他白出力,而一定会加倍回报的。所以,贾雨村每次来贾府,

  • 王夫人和赵姨娘斗了一辈子,终究不过红尘可恨可悲的两个女子罢了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赵姨娘

    文/陌游常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红楼梦写人物写得好就在于它的客观性,作者不直接说自己喜欢谁讨厌谁,他让我们自己分辨好坏、明辨是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和完美之处,所以红楼梦里可恨又可怜的人很多。第一个,看到题目脑海里就想到的人是赵姨娘。赵姨娘是个很讨厌的人,每天都在贾府闹腾,一会和小丫头吵架,

  • 这九个字,可能令贾母和王夫人愤怒,探春却依然对赵姨娘真情告白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赵姨娘

    或许,每一个做母亲的都应当体谅赵姨娘吧。因为,赵姨娘那么卑劣,她真的只是为了她自己吗?要说,是为了生活安逸快乐,她完全可以学周姨娘,更可况,她还有这贾政的宠爱,完全可以比周姨娘活得更幸福,更潇洒。为什么她整日愤愤不平,以致于智商欠缺,而到处丢人现眼?还不是她比周姨娘多一对儿女,又眼睁睁看着王夫人一手

  • 她是贾府最没奴性的丫头,骂过赵姨娘还回怼王夫人,却被尼姑拐走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赵姨娘

    认真讲起来,红楼梦中的闹剧其实有不少,最有意思的是赵姨娘和戏子芳官的大战,她被几个戏子缠住,是丢够了面子,连探春都气哭了,自己闹了个灰头土脸,在整个事件中,戏子芳官体现出了难以驯服的野性,她脑子里没有那么多豪门规矩,甚至说出了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的话。书中原文:我一个女孩家,知道啥是粉头面头,姨奶奶犯

  • 探春一直都是最孝顺的女儿,为了赵姨娘她暗中做了太多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赵姨娘

    文/陌游常乐探春其实一直都很照顾赵姨娘的,只是她处在那个位置,她是大小姐,母亲是王夫人,所以她不能够名正言顺保护赵姨娘,但是她总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探春一直努力出人头地,不光因为性格要强,不光是为了自己,而且她也想自己过得好,才能够帮衬到赵姨娘。探春当家主事,大家平日里都看不起赵姨娘,可是现在都会看在

  • 袭人为什么要隐瞒贾环陷害宝玉之事?她和赵姨娘母子有什么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赵姨娘

    宝玉挨打以后,王夫人向袭人打听原因,她是这样说的: “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这句话很平常,但仔细分析,却透露出不少信息:第一,王夫人在询问袭人之前,已经听说贾环诬陷的事情了,袭人说与不说,她都知

  • 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这是对是错?只因为嫡庶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赵姨娘

    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从书中的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出,首先,她叫赵姨娘为姨娘。其次,她不认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为舅舅。再次,她曾对宝玉说:“我只管认得老爷、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探春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现在很多人都说探春对生母太无情,可是在封建社会

  • 别看赵姨娘是半个奴才,回到娘家她是娘娘,元春和她一样是奴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在荣国府是半奴半主的存在,王夫人和王熙凤,甚至有些有脸面的奴才都不把她当人看。但是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她就是娘娘,她是赵家的大姑奶奶。赵姨娘是家生子,也就是爸妈爷爷奶奶,家里世代都是荣国府的奴才。赵姨娘本来是个小丫鬟,但是被贾政看上了,就成了姨娘。这在赵姨娘娘家人眼里就是一种荣耀,

  • 赵姨娘为什么整天惹事而无后怕,因为她有王夫人都要羡慕三大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作为妾氏,为什么她的地位还没有袭人的高?文/陌游常乐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种误会,袭人在贾府的待遇比赵姨娘更好,但是地位上赵姨娘比袭人要高很多,这一点从宝玉成婚之后袭人被撵出府就知道了。袭人虽然有姨娘的待遇但是没有实际的名分,所谓名不顺则言不顺,所以袭人这个时候之能够听从安排出府去。总的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