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雨村才是贾宝玉最早的知音

贾雨村才是贾宝玉最早的知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夜秦灵 访问量:4728 更新时间:2024/2/21 5:46:38

《红楼梦》里林黛玉贾宝玉的知音,这个大家都知道,贾宝玉一句林妹妹就从来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道出了林黛玉才是真的懂宝玉的那个人。

但是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其实还有一个人是非常懂宝玉的,在别人都认为贾宝玉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弟的时候,贾雨村却一语道出了贾宝玉的不凡,并断言贾宝玉既不是一般得大恶之人也不是通常的大善之人,而是历史上的第三种存在,性情中人。

把贾宝玉与阮籍嵇康这些人并列起来,足见贾雨村这个人见识人品均不凡,本来也是个读书的好种子,可怎么贾雨村就变成了后来那个钻营的无耻小人呢?

其实贾雨村的经历跟我们很像,最早的时候,我们总觉的自己是怀才不遇,自己的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都怪那些物欲横流的社会发现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足以让很多人为之汗颜。

总之一句话,自己基本上就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石头,虽然没有去补天,那也是时运不对,但自身的材质和性情能力,那都是跟补天的那些石头是一模一样的,绝不原意和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从坭坑里挖出来的石头相提并论。

原本我们都以为自己是通灵宝玉,其实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只不过是饿不死的野杂种。

贾雨村原本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直在苦读孔孟书,是非常传统的典型的文人形象,可以说最初的贾雨村也是怀着巨大梦想来科举的,他渴望一展抱负的机会,中秋赏月时,做的那句诗足以表达贾雨村想出人头地一展抱负的想法。

但单纯依靠理想和正直是无法立足的,在经历的无数次碰壁之后,贾雨村被罢了官,终于通过这个当林黛玉老师的机会,开始了自己的能逆袭之旅。

书中说贾雨村是谋了进去,一个谋字就说明贾雨村花了不少的心思,可能要上下打点很多,才做最终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可见当时身为巡盐御史的林如海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

一次主动的向权贵靠拢,终于让贾雨村找到了机会和门路,就像进屋社会许多年之后我们才明白的那样,你看到的是鸡汤式的成功,背后却是残酷的现实,护官符勾勒出来的上层关系,终于让贾雨村有了接近权力和财富的机会。

于是贾雨村开始变了,同时仕途经济也开始变好,抱上了贾府这个大树,终于官运亨通最后官至大司马,掌管着全国的军队体系,足见贾雨村后来走的之远爬的之高。

但终究还是以放下礼义廉耻趋炎附势前驱好多讨别人欢心得来的,充满了各种的无奈和心酸,叶落了个野杂种的称呼,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呢?

看贾雨村的经历,你觉得像不像现在的我们,刚毕业那会我们意气风发,立志要事项理想改变世界,结果你发现什么都改变不了,甚至连自己的体重都无法改变。

最初我们都以为自己是贾宝玉,到走着走着我们就变成了贾雨村,并不是什么时运不济,我们本来就不是什么通灵的宝玉,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石头,资质愚钝外形丑陋,甚至想当个贾雨村都求之不得,这既是这个残酷世界的真相。

曾经最懂贾宝玉的人,最后却变成了贾宝玉最讨厌的人,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标签: 贾雨村

更多文章

  • 贾雨村这么能干,为什么没帮贾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贾雨村

    相信我,贾雨村是真想帮宝玉,但是宝玉不接受啊。贾雨村不仅忘恩负义,而且恩将仇报,是个典型的坏人、奸雄。我说他想帮宝玉,不是为了报答林如海的引荐之功、贾政的提携之恩,而是为了投资:以贾府败落之前的官场势力,如果他对宝玉有一分一毫的好处,贾政也不会让他白出力,而一定会加倍回报的。所以,贾雨村每次来贾府,

  • 王夫人和赵姨娘斗了一辈子,终究不过红尘可恨可悲的两个女子罢了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赵姨娘

    文/陌游常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红楼梦写人物写得好就在于它的客观性,作者不直接说自己喜欢谁讨厌谁,他让我们自己分辨好坏、明辨是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和完美之处,所以红楼梦里可恨又可怜的人很多。第一个,看到题目脑海里就想到的人是赵姨娘。赵姨娘是个很讨厌的人,每天都在贾府闹腾,一会和小丫头吵架,

  • 这九个字,可能令贾母和王夫人愤怒,探春却依然对赵姨娘真情告白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赵姨娘

    或许,每一个做母亲的都应当体谅赵姨娘吧。因为,赵姨娘那么卑劣,她真的只是为了她自己吗?要说,是为了生活安逸快乐,她完全可以学周姨娘,更可况,她还有这贾政的宠爱,完全可以比周姨娘活得更幸福,更潇洒。为什么她整日愤愤不平,以致于智商欠缺,而到处丢人现眼?还不是她比周姨娘多一对儿女,又眼睁睁看着王夫人一手

  • 她是贾府最没奴性的丫头,骂过赵姨娘还回怼王夫人,却被尼姑拐走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赵姨娘

    认真讲起来,红楼梦中的闹剧其实有不少,最有意思的是赵姨娘和戏子芳官的大战,她被几个戏子缠住,是丢够了面子,连探春都气哭了,自己闹了个灰头土脸,在整个事件中,戏子芳官体现出了难以驯服的野性,她脑子里没有那么多豪门规矩,甚至说出了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的话。书中原文:我一个女孩家,知道啥是粉头面头,姨奶奶犯

  • 探春一直都是最孝顺的女儿,为了赵姨娘她暗中做了太多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赵姨娘

    文/陌游常乐探春其实一直都很照顾赵姨娘的,只是她处在那个位置,她是大小姐,母亲是王夫人,所以她不能够名正言顺保护赵姨娘,但是她总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探春一直努力出人头地,不光因为性格要强,不光是为了自己,而且她也想自己过得好,才能够帮衬到赵姨娘。探春当家主事,大家平日里都看不起赵姨娘,可是现在都会看在

  • 袭人为什么要隐瞒贾环陷害宝玉之事?她和赵姨娘母子有什么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赵姨娘

    宝玉挨打以后,王夫人向袭人打听原因,她是这样说的: “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这句话很平常,但仔细分析,却透露出不少信息:第一,王夫人在询问袭人之前,已经听说贾环诬陷的事情了,袭人说与不说,她都知

  • 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这是对是错?只因为嫡庶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赵姨娘

    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从书中的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出,首先,她叫赵姨娘为姨娘。其次,她不认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为舅舅。再次,她曾对宝玉说:“我只管认得老爷、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探春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现在很多人都说探春对生母太无情,可是在封建社会

  • 别看赵姨娘是半个奴才,回到娘家她是娘娘,元春和她一样是奴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在荣国府是半奴半主的存在,王夫人和王熙凤,甚至有些有脸面的奴才都不把她当人看。但是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她就是娘娘,她是赵家的大姑奶奶。赵姨娘是家生子,也就是爸妈爷爷奶奶,家里世代都是荣国府的奴才。赵姨娘本来是个小丫鬟,但是被贾政看上了,就成了姨娘。这在赵姨娘娘家人眼里就是一种荣耀,

  • 赵姨娘为什么整天惹事而无后怕,因为她有王夫人都要羡慕三大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作为妾氏,为什么她的地位还没有袭人的高?文/陌游常乐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种误会,袭人在贾府的待遇比赵姨娘更好,但是地位上赵姨娘比袭人要高很多,这一点从宝玉成婚之后袭人被撵出府就知道了。袭人虽然有姨娘的待遇但是没有实际的名分,所谓名不顺则言不顺,所以袭人这个时候之能够听从安排出府去。总的来看,

  • 尖酸刻薄的林黛玉,遇到人见人嫌的赵姨娘,会擦出什么火花来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赵姨娘

    25回,贾环泼蜡油烫伤了宝玉的脸,黛玉去探望,恰巧李纨、熙凤、宝钗都在怡红院。大家说笑,熙凤拿宝黛婚事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黛玉害臊,被打趣急了要走。宝钗去拉她,两人正玩闹,“刚至房门前,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李宫裁、宝钗、宝玉等都让他两个坐。独凤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