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珍为何避嫌令贾蔷搬出宁府自立门户?真相全在焦大醉骂中

贾珍为何避嫌令贾蔷搬出宁府自立门户?真相全在焦大醉骂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正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3/12/6 11:10:43

读《红楼梦》,很多人都会对贾珍避嫌一节不解,兼之脂砚斋批语中语焉不详,越发勾起多少人的兴趣来,到底为什么,贾珍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把整个宁府都掀过来的人会如此惧怕下人的飞短流长?我们逐步捋捋。

贾蔷是谁?书中特别用一段话介绍了贾蔷的来历:

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

贾蔷为宁府正派玄孙,与贾蓉同为草字辈,但贾蓉一支自贾敬后就是单传(贾代化长子贾敷早夭),所以贾蔷应是贾代化同胞弟弟的玄孙。如此贾蔷与贾蓉的关系实际上已在三代开外了。虽然古人讲究宗族支派关系,但贾蔷父母双亡后应该还有更近关系的族人关照,为何贾珍自小便将其接来抚养?而文中提及贾蔷的容貌为何不是与他人做对比,仅仅将其与贾蓉比较呢?若要论俊俏,宝玉可比,秦钟可比,为何非得比贾蓉?

我们再往下看,贾珍令贾蔷自立门户的原因:

他兄弟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辞。贾珍想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

这一段文字引发很多人对贾珍避嫌缘故的猜想,大抵有几个:

第一:贾蔷与贾蓉有短袖之嫌,贾珍忌讳之。

第二:贾蔷是贾珍的娈童,贾珍惧流言蜚语。

第三:贾蔷与秦可卿关系暧昧,是焦大口中的“养小叔子”当事人,贾珍忌之。

我们逐个分析有没有可能。

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同一性质,都是短袖之嫌,我想贾珍实在不觉得这是丑事,毕竟断袖之癖在古代贵族之中是常态,贾琏巧姐出痘后,因为离了王熙凤一会子就要寻事,随便挑几个俊俏的小伙就用来出火了。

在第七十五回,贾珍就曾聚众赌博滥饮,期间就有娈童出没陪酒,贾珍根本不会惧怕议论。所谓上行下效,贾府中不仅主子有断袖之癖,下人也有,在花枝巷,贾珍的两个小斯就有此一举。所以这个原因基本可以排除。

其次是贾蔷和秦可卿的关系。

秦可卿虽是贾蓉的妻子,但暗地里已被公公贾珍据为己有,贾珍对秦可卿是单纯的为了满足肉体欲望吗?不见得,以秦可卿死后贾珍如丧考妣的表现来看,贾珍对秦可卿是含有情感成分的,既是有感情,如果贾珍知道贾蔷也染指秦可卿,那就不是请出去这么仁慈了。而贾蔷寄人篱下,衣食住行还要指望贾珍施舍,大抵不会自断前程。

那么贾珍怕什么?

贾蔷出了宁府自立门户后,贾珍父子仍对其百般照顾,建设大观园是,需要一份负责姑苏买办的活,贾蓉便带贾蔷至贾琏处说情,称是东府大爷的意思,贾琏还在犹豫,王熙凤便道:

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旗儿,难道认真的叫他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就很好。”

王熙凤的意思,贾蔷就是学习去的,大爷的面子得买。贾珍对贾蔷的照顾疼爱甚至超出了正经儿子贾蓉,文中称:

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总恃上有贾珍溺爱,【蒙双行夹批:贬贾珍最重。】下有贾蓉匡助,【蒙双行夹批:贬贾蓉次之。】因此族中人谁敢来触逆于他。

溺爱一词多用于长者给下一辈的不公平的庇护和,物质上及精神上予以过分的满足,可见贾珍视贾蔷是儿子一般的。而匡助多用于兄弟之间的互助,所以对于贾蓉,贾蔷是一个兄弟的存在。

我们再回想焦大醉骂:“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往深处细想,贾蔷的母亲应该是贾珍的嫂子,不想两人有了首尾,最终事情败露,贾蔷父母亲无颜自尽,留下贾珍的孩子贾蔷,贾珍只得将其抚养,故而焦大才道:胳膊肘断了往袖子里藏。贾珍染指嫂子留下一个孽种,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可不是胳膊肘断了往袖子里藏吗?

所以,焦大口中的“养小叔子”就是贾蔷的母亲,如此,贾珍对贾蔷的溺爱和种种照顾就好理解多了。

标签: 贾蔷

更多文章

  • 贾母不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难道要把林黛玉嫁给贾蔷吗?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贾蔷

    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父母双亡,在外祖母家寄居,她和表哥贾宝玉真心相爱,可是贾母却没有把她许配给贾宝玉的意思。如果贾母真心疼爱林黛玉,就应该把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这是为什么?林黛玉和一般闺秀不一样,她不但多愁善感,而且体弱多病,嫁给外人家不大好,因为古代的儿媳妇要伺候婆婆,要看婆婆眼色,林黛玉的身

  • 贾珍为何让贾蔷搬出宁府?原因很丑陋,你看贾蔷自己怎么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贾蔷

    《红楼梦》开篇不久,便立下主旨,谓之“使闺阁昭传”,故纵观全文,多是关乎女儿文字,而除宝玉外,其他男性都成了点缀。虽然是宁府的正派元孙,比起贾蓉、贾琏甚至贾环这些贾府子孙,贾蔷的出场次数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第三十六回后,便神秘消失,便是贾府除夕祭祖、贾敬殡天也未曾出现。但是,这并不妨碍贾蔷仍是读者最

  • 在管理森严的贾府,贾蔷和龄官为啥可以明目张胆的“谈恋爱”?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蔷

    《红楼梦》的年代严禁男女私情,大户人家的贾府在这一方面尤其防备森严。就算是丫头们,只要涉及到男女私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司棋,她之所以被撵,就是因为和姑表兄弟潘又安传递信物;比如晴雯,她之所以被撵,是因为“枉担了虚名”,有私情蜜意勾引宝玉;比如四儿,也是因为仅仅说了一句“同日生的就是夫妻”,而被

  • 春秋笔法:贾珍为何要让贾蔷搬出宁国府?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蔷

    贾蔷是一个不太好的形象,成天挑唆、贿赂、敲诈,偷鸡摸狗,小奸小坏。唯一的亮点是与龄官的恋爱。但是他对龄官,也不过是情热之时对恋人的百依百顺。反倒是龄官雨中画蔷,颇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连贾蔷也被提携得有深度了。贾蔷本来是住在宁国府的,但他不是贾珍的兄弟、儿子。书中说他是“宁府中之正派玄孙”,那就是第一代

  • 薛蟠一月给了金荣七八十两银子,金寡妇真不知道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薛蟠

    金寡妇,是主要描写贵族大家盛衰荣枯的《红楼梦》里难得一见的社会底层人物,但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作者仍能将其人性特点描写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因原先的先生辞馆,秦钟借姐姐秦可卿之势顺利入了贾家的学堂与宝玉一起读书,可这秦钟却不曾是个省心的人,一会想着跟宝玉耳鬓厮磨,一会又在贾母房里与小尼姑只能卿卿

  • 恣情纵欲的呆霸王薛蟠,只瞥了林黛玉一眼瞬间就被酥倒化身为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薛蟠

    01《红楼梦》中的呆霸王薛蟠,虽出身名门大户,但父亲早逝,母亲又百般溺爱,自小没有得到严格的管束和教育,生性不好诗书,只会打架斗殴,眠花宿柳,更让人对他没有好印象的是,为了争夺香菱,命小厮打死了冯源,闹出人命来。薛大傻子虽然任性妄为,劣迹斑斑,却也有天真烂漫之处,对待朋友重情重义。比如他在赖大家的酒

  • 《红楼梦》中,因为薛蟠做的一件事,黛玉的眼泪不再只为宝玉而流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薛蟠

    薛蟠,作为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公子,性格确实出了名的纨绔。他不爱读书,最爱走马观花。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怜惜他年幼,过于溺爱,便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妹妹宝钗要入京选秀,而他路上看中了一个丫鬟(香菱),与冯公子起了冲突,竟然叫下人将冯公子活生生的打死了。按照律法,杀人偿命,可薛蟠却和没事人一样,带

  • 红楼梦:让人又爱又恨的薛蟠,看他读这个名字显得多可笑

    历史人物编辑:无心镜一标签:薛蟠

    在《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人物,薛蟠是封建社会官僚阶层纨绔子弟的代表人物,他不学无术,恃强凌弱,欺男霸女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人送外号呆霸王。他与贾宝玉形成了严明对比,虽然两人都不喜爱读书。但是本质意义却不同,薛蟠是因为生性风流,不喜读书。贾宝玉是因为不喜被待办知识

  • 宝玉与秦可卿的关系不简单,真相全在薛蟠这段话里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薛蟠

    秦可卿,一位出身薄宦家庭的女子,因生得风流袅娜,姿色秀丽,兼性情平和,知书达理,幸运的嫁入国公宁府成了长房长媳。秦可卿与宝玉,似乎不该有任何男女情感上的纠葛,就年岁上而言,秦可卿跟贾蓉一般年纪的人,也要大宝玉八九岁;而就辈分上说,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辈。从生理上和伦理上,秦可卿都不会和宝玉有暧昧私情。

  • 薛蟠有“男风”之爱,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癖好?真实情况也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南宫诗翠标签:薛蟠

    呆霸王薛蟠,薛姨娘的独生子,自小被宠溺,任意妄为,认得几个字,账务一窍不通,就是变着法儿的寻开心,为争一个丫头,不惜闹出人命,纠其原因还是薛姨娘护着的吧!过分的爱,变成了害,有钱就是王道,这便薛家生活的理念!钱堆砌出来的人生有时候并不是钱的祸,而是支配这些钱的人的罪过,薛蟠的呆,是薛家的罪!薛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