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启功先生是国学大师、书画家,其实启先生小学上的是教会学校,也学过外语,后来启先生在中学还学过商科。《启功杂忆》一书中介绍了幼年启功的求学经历。原文如下:
1924年,启功考入了位于崇文门内马匹厂的北京汇文小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校长和老师都是牧师,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与在家中和私塾馆都大不相同。除了学习语文外,还有算术、外语,还要读读《圣经》,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题,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很能引起启功的学习兴趣,使他的思想境界开阔了许多。当时祖父的门生邵从恩和唐学秦先生,对启功的学习非常关心。邵先生怕他贪玩,允许他每个星期日到邵先生家去看一看,有时启功忘记去他家时,邵先生便亲自登门到他家检查作业,看到启功有进步,他们都感到欣慰。一次唐先生看到启功作的诗,竟激动得流下眼泪。
小孩子在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很容易适应,不仅学习新知识,还结识了新朋友,学业大见长进,和启功在汇文小学同桌学习后来成为考古学家的贾兰坡,物理学家王大珩都是他的好朋友。
启功小学毕业后,又升汇文中学的商科。为什么学商科?他只想尽快掌握一技之长,早些找到工作,好挣钱养家。他深知学习机会来得不易,他在日记中写道:“每见课余之暇三五相聚于藏书之室,切磋琢磨,同德共勉!”
贾兰坡(1908—2001),字郁生,曾用笔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49—1953年,地质矿产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技士。1953—1955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
王大珩(1915.2.26—2011.7.21),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