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两大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一对比较矛盾的所在。林黛玉是一个叛逆者,她所做的一切都不符合封建时代对于女子的标准;而薛宝钗则是封建女子三从四德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她一方面也在做叛逆事,但本质上还是被封建思想束缚的。
“金陵十二钗”只有十一首判词,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被凝练在一首当中。关于林黛玉可讲得实在太多了,而关于薛宝钗,大家讨论的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她与林黛玉的对比,事实上,薛宝钗自己也有很多听起来可能是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的故事。
关于薛宝钗改嫁贾雨村的说法怎么来的?根据何在?原来曹雪芹早有伏笔。
这真的是薛宝钗吗?
当说到薛宝钗的时候,你脑海当中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会是贤良淑德、大度婉约之类,再不济也是稍微有点封建之类的话。以上这些的确都可以用来形容薛宝钗,她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有密切关系,所以出生大户人家的薛宝钗,的确是这些样子。
林黛玉是个十足的叛逆者,只是在宝玉被打的那次,她说出了“你可从此都改了吧”的违心话。从她的角度出发,作为宝玉的知己,她当然希望宝玉能够一直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当宝玉因为这些被打之后,她终于低下了头。
薛宝钗一直以来都是按部就班地做别人希望她做的事情,所以贾母喜欢她、王夫人喜欢她,这种喜欢不同于贾母对黛玉那种亲人之间的喜欢,这种喜欢是宝钗与她心中的标准符合,想要把她变成自己的亲人的那种喜欢。简言之就是,贾母有意让宝钗嫁给宝玉。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自然也就知道,宝钗最后的确嫁给了宝玉。从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来看,宝钗嫁给宝玉这件事她自己也是愿意的,甚至在之前黛玉还在的时候,宝钗的一些做法甚至能用带有一些醋意来形容。可是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宝玉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
在宝钗嫁给宝玉之后没多久,宝玉就出家了。他明明是和贾兰一起去考试的,可是回来的时候只有贾兰一个人。贾府上下全慌了,这其中最慌的当然是宝钗,因为那是她的丈夫,她才刚刚嫁过来没多久,出了这样的事情对她一个女子来说是天一般大的。
在确定宝玉真的是出家了之后,年纪轻轻的宝钗,守寡了!这件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宝钗,那个晚上还睡在自己身边的丈夫如今皈依佛门了。那她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她可是薛宝钗啊!她风风光光嫁到贾家来,开开心心地做了他贾宝玉的媳妇,现在他却用出家来羞辱她,如果就这么善罢甘休的话那还是她薛宝钗吗?很明显不是,但是她又能做什么呢?接下来学者们推测出的故事,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钗于奁内待时飞
《红楼梦》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曹雪芹非常善于在行文中藏线索和伏笔,所以每次看的时候往往都能发现新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学者、专家执着于研究《红楼梦》的原因之一。就是从这些细节当中,专家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如果我告诉你,在薛宝钗守寡之后又改嫁了,还是嫁给了贾雨村,你会相信吗?
先别急着告诉我你的答案,且先往下看看这篇分析。
贾雨村在《红楼梦》当中不能算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和甄士隐对于整篇小说来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揭示了《红楼梦》“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主旨。
当时贾雨村在与甄士隐谈话的时候,情感所至高吟一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从当时的环境来看,这是贾雨村心中抱负的展示,但我们看完整部小说之后再回过头看这句话,你会发现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们都有自己的判词,这些判词也是揭露了她们接下里的结局。同样的,贾雨村当初说的这句一定也有它的含义,细细品味之后你会发现,“钗”可以代指薛宝钗,而“时飞”正是贾雨村的字。
这个时候看这句话,你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没错,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宝钗在等待时飞。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理解是过度解读的话,《终身误》当中的“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就可以当做作证。
首先,“金玉良缘”指的当然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这句话就告诉读者最后的确是宝钗嫁给了宝玉,并非黛玉。其次,“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揭露了就算是婚后,宝玉心中也只有黛玉一个人,所以宝钗和宝玉的婚后生活是极其不幸福的。
最后我们结合高鹗续本《红楼梦》的结局,宝玉出家,宝钗是有再嫁的可能的,这个时候再看看“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宝钗改嫁贾雨村也就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只是部分学者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做的推测。因为考虑到贾雨村本身是有妻子的,根据古代的规矩,只要正妻仍在,无论你是以多么尊贵的身份嫁过去也只能当妾,这件事放在宝钗身上,可能性就没有多大了。
结语
宝玉的心思是一回事,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是四大家族的没落。如果四大家族还像曾经那般辉煌,哪怕是宝玉真的出家,宝钗也不会落得今日这般悲惨的下场。看看湘云的结局就知道了,宝钗真的改嫁贾雨村并且当妾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好一片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