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时的法律上来讲,贾雨村想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是在不得罪四大家族的情况下。抛开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之外。仅就人性而言,贾雨村为何要救一个知道底细的,而且还是自己最不堪往事的人,贾雨村是说,曹雪芹说他是莽之辈,曹操是说,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的人,王王莽天下第一伪君子。贾雨村能救反而奇怪了。就算没有这一系列事情,贾雨村面对英莲不杀人灭口就已经是有良心了。
英莲的父亲甄士隐对贾雨村有资助之恩,但问题是,贾雨村从来没有真心感激过甄士隐。至少在贾雨村的心里,他不觉得接受这五十两银子有愧,走的时候却一个招呼都不打,在他看来求功名是第一位。感谢甄士隐真的无此必要,大不了日后发达了还他银子就是。有人说,贾雨村发达以后但凡有点良心也会救英莲。但问题是这种东西不值钱,贾雨村早就戒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才是贾雨村的“良心”。别说英莲了,现在就算是甄士隐站在他面前,发生了与贾府的冲突,贾雨村依然会毫不犹豫把甄士隐送上断头台。又何况英莲是一个孤女。
贾雨村可是正牌进士,是当时大多数官员的写照,贾政是贾雨村的恩主。贾雨村依附贾政很正常。所以他必须以贾府的利益最大利益。就事情本身而言,在了解事情经过之后,贾雨村默认英莲是薛家姬妾,就算救护出来又能怎样,给薛家姬妾结果是一个不错结局。就算英莲尚有几分可救,贾雨村也不会再有丝毫救人之心了。甄士隐已走失多年,他还谁的人情去呢?审时度势,他巴不得这个英莲离自己越远越好,还上赶着解救,想什么呢。就连那个小沙弥出身的门子都给遣送了。又何况一个孤女,都说苟富贵,勿相忘,其实恰恰相反,苟富贵,一定忘。这不过是本性使然。
贾雨村对英莲无情,就是对甄士隐的无情。这就说明甄士隐有眼无珠。救了一个白眼狼。问题是如果换做别人就能救,真未必,天下乌鸦一般黑,还是贾雨村他最初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有过抱负。孤高自傲,不想与之同流合污。但经过官场捶打,吃过官场的亏。被革职之后才知道官场的黑暗。对于贾雨村而言,除非救英莲能给他带来新的好处,否则他是不会出手的。二次起复的贾雨村已经黑化。再从贾雨村他对英莲丢失、甄家被烧、甄士隐出家毫不知情可以知道,他根本就没跟甄士隐联系过,此人无情无义,令人齿冷!对待甄士隐尚且如此,对已经被拐卖做妾的英莲又怎么可能有情有义。
从后文石呆子扇子那也能看出来,贾雨村真不是什么好玩意,为了讨好贾琏他爹,硬把石呆子一家搞得家破人亡,把扇子抢来了,贾琏尚且觉得为了这点子东西搅得人家家破人亡实在不应该,贾雨村却敢干。就此也可以看出曹公对于官场黑暗,人性的无情,刻画得真是入木三分。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