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宝钗最终会嫁给贾雨村吗?她曾跟黛玉说出了答案

薛宝钗最终会嫁给贾雨村吗?她曾跟黛玉说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璐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1/16 12:36:48

不可否认,未出仕时的贾雨村,堪谓读书人中之龙凤,从其脱口而出的诗句,可见真才实学,更见其抱负远大、见识不凡,更有一幅堂堂仪表,盖因此,甄士隐家的丫头娇杏见了还要回顾几番。

在第一回时,贾雨村还是个寄宿于破庙的穷书生,隔壁便是一方望族甄士隐家,此人好善乐施,礼贤下士,见贾雨村此人与众不同,一般很乐意与其攀谈,结成知己。那年中秋,贾雨村在甄家遥望满月,一时有感,张口便吟道:“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內待时飞”。此处脂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贾雨村的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第一句讲到的是关于孔子的一个故事,大致意思是有一个人曾问孔子,如果你是一块美玉,你是愿意等别人出高价卖出去,还是觉得自己无价之宝,珍藏密敛?孔子道:如果有识货的人出高价来买,我才会卖,不然宁愿隐藏。

至于第二句,讲的是西汉武帝曾得一仙女赠送一只发钗,便藏在匲内,倏忽过了两世,其孙有一日打开这个匲子,谁知那发钗化作一只白燕翩然而去。

两句诗都在表达自己韬光养晦,等待机遇的心境。而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的解读过,林黛玉就是贾雨村的机遇,因为黛玉,贾雨村才能攀上贾府这等公府豪门,才得以起复金陵,更再贾府式微后,又一次想献林黛玉于他人,图谋上位。“善价”,善贾也,可贾雨村这个贾却不善,黛玉的悲惨遭遇,贾雨村必定有所“功劳”。

而第二句诗,历来被读者津津乐道,只因此句诗中含了贾雨村的字“时飞”,而即便没有脂批,略谙《红楼梦》的朋友也知道,钗字一般表宝钗,那么顾字及意,这句诗的意思便是:宝钗在等贾雨村!

我们说过,贾雨村是个有宏远志向,野心勃勃的男子。虽屡次被脂砚斋大骂奸雄,但一点不影响贾雨村在贾家的助力下平步青云。

宝钗呢?原是要进宫待选的,但无奈哥哥犯了命案,计划搁浅。宝钗的野心在后来她的诗中常有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道尽她的不凡抱负,凌霄之志。

两人的价值观实在吻合!

而在损人利己上,两人更有共通之处。贾雨村才能为了保住官位,乱判了葫芦案,将香菱置于不顾;而宝钗呢?滴翠亭外听到声响,忙停住脚步往里细听,在当事人怀疑有人偷听时,脱口嫁祸于黛玉。

如此看来,贾雨村和宝钗似乎很登对呢?那么,宝钗有可能在最后嫁给贾雨村吗?

其实,早在第四十二回,宝钗与黛玉的一段话中,就给出了答案。

在第四十二回,因“小孩儿口无遮拦”,宝钗与黛玉得以摒弃前嫌,互契金兰,期间谈到看书一事,宝钗有道: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虽然宝钗也追逐名利,倾心仕途经济,一心想着借夫君腾踏“青云”。但在其观念里,名利固然重要,总得把人做好,而贾雨村明显不是好人,而是把书糟蹋了的坏人。有人要问了,宝钗怎么知道贾雨村是坏人?其实早在第四十八回,就有了伏线。

这一回,平儿来找宝钗,称要借治棒疮的药,期间谈起了缘故,原来是贾琏贾赦打了个半死,而被打的缘故是因为石呆子的二十几把古扇,在这件事中,贾雨村擅用职权,假公济私,将石呆子一家坑得家破人亡。平儿说起时愤恨不已,宝钗虽未言语,但对贾雨村此人,大抵有了个认识。

如此便有趣了,作者为何偏偏安排平儿跟宝钗说这些话呢?毕竟素日宝钗罕言寡语,而且与凤姐交情不深,可见平儿的话,将和宝钗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石呆子一案,恰似《一捧雪》的剧情,元春省亲时曾点了一出戏《豪宴》,脂批《一捧雪》伏贾家之败。该戏讲的是小人汤勤看中了恩人莫家一个女子,为了据为己有设计陷害莫家的故事。那么,贾雨村将来在贾家败落时,得见宝钗芳姿,会不会想要据为己有呢?

其实,不论如何,宝钗都不可能跟从贾雨村。不单是宝钗知道了贾雨村的寡廉鲜耻,还有一层,贾雨村曾经娶妻,妻死后才扶娇杏为继室,且育有子女,薛家再不济,也是四大家族,而贾雨村无论出身、为人、年龄都难入宝钗的眼。最重要的,彼时宝钗已嫁入贾府,即便宝玉外出不再回来,宝钗也是打定了主意孤独终老,就如她作的灯谜一般: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所以,贾雨村的那句诗,跟宝钗的姻缘完全没有关系,若说与宝钗有关,便是薛蟠闹出的命案中,等着贾雨村去料理罢了,而只有此案了结后,宝钗才得意从金陵进京,正式出场,所谓“钗于奁内待时飞”,便是此解了。

标签: 贾雨村

更多文章

  • 贾雨村:不要再嘲笑我了,嘲笑我的人不过之妒忌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贾雨村

    贾雨村是《红楼梦》里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从开头到结尾,贾雨村的几次出现,都推动或暗示着剧情的发展,作者更是用贾雨村这个名字表达了自己,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写作手法,可见曹雪芹对于贾雨村这个人物是精心塑造的。但是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却是非常讨厌贾雨村的,不同于黛钗之争,或者是晴雯袭人之争论,这些人物也有人不喜

  • 红楼梦:林黛玉才华横溢,那作为她的老师,贾雨村真有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中的女子们几乎个个都饱腹才华,大多数都没有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的教化。大观园中的生活,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暗流涌动的硝烟气息。众位小姐们嫌生活太过于无聊,于是举办了起诗社,名号海棠诗社,这就号召了大家经常一起作诗,评比。经常在诗社拔得头筹的小姐就是林黛玉,她作的诗歌都清新脱俗,让人赞

  • 《红楼梦》:门子被贾雨村打发的背后,高智商却低情商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贾雨村

    虽然贾雨村攀附上贾府后,仕途之路很顺畅,做了大官,但是,第一次做官的贾雨村其实是不谙官场之道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单交代了贾雨村第一次做官的失败结局: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

  • 《红楼梦》中贾雨村的“诗和远方”,是怎样一步步消磨殆尽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成发艺标签:贾雨村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场人物,一个丰衣足食的悠闲乡绅,一个落魄潦倒的穷书生,他们在葫芦庙相遇。只因一见投缘,惺惺相惜,甄士隐慨然决定资助贾雨村赴京应考,红楼梦的故事从此开始。故事到这里,饱读诗书、见识不凡的贾雨村有恩报恩、有情偿情,是一个难得的正人君子,让读者对他充满了好感。只是人生刚刚开

  • 《猴爸解红楼》第四回③: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上)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红楼梦》打卡的第36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点我观看第四回解读)”中的第三讲《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上)》。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讲我们讲了,贾雨村在门

  • 甄士隐与贾雨村:预示着贾府必然败落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用悲凉的笔调叙写了一个极盛家族败落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惨境地。而作为全书引子出现的甄士隐和贾雨村,都对这种悲剧起了的预示作用。他们二人都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甄士隐原是一地望族,却在元宵之夜突遭丢失女儿的家变,后又遭遇火灾,寄人篱下,落得贫病交加,最后随疯道人飘飘而去,昔日富贵如同幻

  • 《猴爸解红楼》第四回③: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下)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红楼梦》打卡的第37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第三讲《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下)》。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讲我们讲了,门子在跟贾雨村的两次谈话时,逐渐

  • 贾雨村为何每次去贾府都要点名见贾宝玉?原来是满满的套路和江湖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贾雨村

    知识是水,人是海绵。没有水的时候,海绵有模有样,从容有型,进退有度。浸水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浑身上下都是泡沫。01要么,让肉身庸俗地合群;要么,让灵魂孤独地思考。贾雨村算是《红楼梦》中有学问、有见识的一个人。关键还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黄道是吉日

  • 贾雨村做官之后,为何没有解救英莲?有两个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贾雨村在未入官场时,所做的诗的确够豪气,也有着满腔的抱负。 只是,当年那个被甄士隐所资助的落魄书生,却最终活成了大家最为讨厌的那个人。 或许,生活中的我们有一天也是如此。 为权贵曲折,为生活折腰。 这原

  • 《猴爸解红楼》第二回①:贾雨村的得意与失意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读《红楼梦》打卡的第14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第一讲《贾雨村的得意与失意》。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回我们讲道:贾雨村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考中进士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