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是《红楼梦》里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从开头到结尾,贾雨村的几次出现,都推动或暗示着剧情的发展,作者更是用贾雨村这个名字表达了自己,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写作手法,可见曹雪芹对于贾雨村这个人物是精心塑造的。
但是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却是非常讨厌贾雨村的,不同于黛钗之争,或者是晴雯袭人之争论,这些人物也有人不喜欢,但大多都集中在个人好恶层面上。
大家对贾雨村的讨厌还是比较一致的,而且讨厌贾雨村也并不是站在个人好恶的角度,而是站在大义的角度,觉得贾雨村这个人忘恩负义,对于帮助过的他的甄士隐和贾府都非常不好,所以这几百年来贾雨村成了《红楼梦》里基本上没什么争议的负面典型人物。
当我们抛开儒家那些道义的大词,重新来审视贾雨村这个人,或许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甚至从他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谁不曾青春年少,谁又是一开始就如此无情呢。
见识不俗
《红楼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突破,他打破传统塑造了以女性为主的小说,绝对在当时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突破,在众多女性当中,对贾宝玉的描写更是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价值评价体系。
贾宝玉在传统的儒家伦理中可以说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爱读书也不通与世故,在父亲和世人的眼中,完全就是一个非常恶劣之人,用书里的原话说就是“与国与家都无用”,这可是一个很严重的批评,一个人对家庭对国家都是无用的,那么在传统社会中,这个人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废人了。
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贾宝玉的评价,包括现在,可能喜欢贾宝玉的人都不多,但是很显然,贾雨村是贾宝玉的知己,作者也是通过贾雨村之口,对贾宝玉和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做了一个大致的定性。
传统社会是简单的二分法,也就是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是曹雪芹认为,这世上之人除了善与恶之外,还有第三种人。
贾宝玉就属于那第三种人,这种人既不是尧舜禹那样的大好人,也不是桀纣那样的大坏蛋,他们属于有灵性但又表现为与众不同的气质,历史上嵇康阮籍李白就属于这一类人。
贾雨村非常敏锐的意识到贾宝玉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纨绔子弟,而是非常有才气和才华的第三种人,虽然与国与家无用,但是却完全活出了人生,活出了自我,贾雨村能成为贾宝玉的知己,跟他自己的经历也是很有关系的。
一个人要想看的比别人透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不能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贾雨村如果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说不定也能成为第三种人,只可惜家道中落的贾雨村必须要走上科举这条路。
在初入官场的时候很是不适应,因为清朝的官场不需要你独立思考,只需要你多磕头少说话就行了,贾雨村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上司,于是没多久贾雨村就丢了官。
贾雨村诗文写的很好,如果家里很有钱,说不定能够成为李白那样的人,可以家庭条件不允许贾雨村那样潇洒,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出来做官挣钱养家糊口。
只能说现实让贾雨村这个有慧眼的人最终走入了污浊的官场,但是就凭他能够看清宝玉这一点,贾雨村这个人就绝不是个平庸之人。
工作出色
贾雨村能够后来得到晋升,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他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从而和贾府扯上了关系,最终通过贾府的举荐,做到了一个重要城市市长的位置。
贾雨村在林黛玉家庭教师这个位置上,可以说做的是非常出色的,有两个方面都可以说明贾雨村干工作干得非常好。
一个是林黛玉母亲死后,林如海决定把林黛玉送到他外祖母那里去,此时按理说贾雨村算是失业了,但是林如海作为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巡盐御史却非常客气的对甲云村说了感谢的话,表示愿意给内弟贾政写封信,让他举荐贾雨村当官。
当时的贾雨村无非就是一个家庭教师,如果工作干得一般,林如海是绝对不会随便给贾政写信的,大人物之间看似风轻云淡写封信的事情,实则每一个举动都是人情叠人情的波澜壮阔,林如海作为官场老手,是不会轻易通过自己的内弟举荐人的。
而且当时的贾雨村甚至都不知道林如海有一个如此厉害的内弟和如此庞大的关系网络,足见贾雨村内心之单纯和平静,他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就是一心一意把家庭教师这个岗位做好,但做好事莫问前程,贾雨村这一点做得非常好,通过林如海攀附上贾府,绝对是贾雨村的意外惊喜。
另外一个佐证就是林黛玉后来在大观园里诗社的表现,林黛玉后来作诗的水平,可以说是大观园里公认的第一,这些肯定是和林如海这个家庭教师的教育是有关系的,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到在一群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里面都能出类拔萃,贾雨村这个家庭教师绝对是合格的。
一入官场身不由己
贾雨村终于做了大官,一个书生即将展开自己人生抱负和理想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轻松,一入官场深似海,贾雨村办理的第一个案子就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身不由己。
贾雨村到任后的第一个案子就是薛潘打死人的案子,刚准备拿人的贾雨村就被门子使眼色叫住了,通过护官符贾雨村了解了本地有哪些人是不能惹的,贾雨村此前并没有护官符,可见贾雨村原本也并不是一个可以去钻营官场的人。
护官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涉及到这件事的薛潘,更是自己当官的直接推动者,贾王史薛四家同气连枝,自己当官是贾家和王家在背后使的劲,而这个薛潘正是王子腾的外甥,这样的关系就算是再傻的人也该知道,实在是不能把薛潘怎么样。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过是一个地区的主政官员,就算自己想法办薛潘,薛家的关系依然是可以让他安然无事,到时候自己更是无能无力的,权衡之下贾雨村终于开始陷入了官场之中不能自拔。
很多人碌碌无为一辈子都在抱怨说自己没有机会,很多人嘴上都讨厌贾雨村,但其实心里还是很羡慕贾雨村的,因为贾雨村的机遇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普通的没有背景甚至初期有点单纯的人,居然靠着关系平步青云,这种待遇很多人都默默地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
只可惜现实是残酷的,贾雨村的待遇,不是一般人能够遇上的,所以大部分有才华的人,也只能很平庸的度过一生,而且在看到贾雨村的时候,还会恶狠狠的说一句,这不是好人。
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我们并不是真的讨厌关系,我们只是讨厌为什么我们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