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雪岩10万担大米当初如果送给李鸿章,左宗棠会不会弄死胡雪岩?

胡雪岩10万担大米当初如果送给李鸿章,左宗棠会不会弄死胡雪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啾啾看电视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4/1/1 10:30:42

胡雪岩画像

胡雪岩能够成为大清帝国首富,这与胡雪岩过人的胆识、才略息息相关,更是源于他作为商人的精明和独特的眼光。

胡雪岩最后被李鸿章排挤、打压而身入名裂、家败人亡,当初,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胡雪岩天平的两端,任何一人都可以作为胡雪岩的选项。

如果从职位来说,李鸿章是江苏巡抚,左宗棠是浙江巡抚,都是一方封疆大吏,本没有孰轻孰重的分别。

如果从年龄角度来说,左宗棠生于1812年,李鸿章生于1823年,左宗棠比李鸿章大了10岁,李鸿章年龄上更具优势,最后历史也证明了李鸿章比左宗棠活得更长久一些。

那个时候,胡雪岩选择谁也是经过一番思量的,然后才在桌子上用手茶水写了一个“左”字。

胡雪岩为什么选择左宗棠呢?

胡雪岩弃李鸿章而选左宗棠很有点像诸葛亮当年选刘备而不选曹操一样,因为这样的选择对胡雪岩来说更为有利。

1861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兵20万,横扫浙江,饮马钱塘。浙江巡抚王有龄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眼看杭州就要被攻克。

王有龄派出的铁杆商界朋友胡雪岩冒死外出筹措粮草,但一去就杳无音讯,被迫无耐之下,王有龄悬梁自缢。

浙江巡抚王有龄身亡之后,朝廷委任湘军名将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全权负责剿贼。

左宗棠率领着5万湘军挥师东进,很快就收复了富阳和绍兴,直逼浙江省会杭州,终于于次年8月包围了杭州。

但是令左宗棠大会恼火的是李鸿章此刻不甘寂寞,不适时宜地插了一手,带领着他的淮军进兵浙北。

李鸿章、左宗棠都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但是两人都自视才高,颇有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既相互佩服,又暗中较劲,两人谁也不服谁。

左宗棠看到李鸿章染指自己的地盘,勃然大怒,于是给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攻城。

左宗棠同样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后方粮草饷银接济不上。手下弟兄都是把脑袋別在裤腰里,没有吃的,没有银子谁愿意拼死战前!

此时胡雪岩在哪里呢?他蛰居在上海漕帮码头。

胡雪岩奉王有龄之命拼死跑出杭州来到上海,借助漕帮兄弟帮忙,很快筹集到10万担大米,正准备择机运往杭州,突然听到王有龄战死沙场,于是他就把这10万担粮食囤积在上海相机而动。

胡雪岩经商有年,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要想稳赚不赔,只有寻求得力靠山才能发财。

在胡雪岩的脑海里不是没有考虑过李鸿章这个人的,在那个年月,手里这10万担大米送给谁,谁都会把他胡雪岩奉为座上宾的,因为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钱粮。

胡雪岩内室

这10万担粮食送给谁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这才是胡雪岩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李鸿章兵出浙北可以说是有备而来,还有点趁火打劫的意味,粮草并不是他最紧缺的,相反左宗棠则全然不同,他一直在与太平军李秀成部主力作战,而且粮草接济不上,这10万担粮草如果送给左宗棠,那是雪中送炭,送给李鸿章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一番思量之后,他最终决定送给了左宗棠,最后,胡雪岩也是借助左宗棠这棵大树,成为了大清帝国的首富。

那么,当初胡雪岩如果把这10万担粮食送给李鸿章是否会逃脱最后悲惨的命运呢?

我想不会的。

一者胡雪岩作为商人的贪婪,他永远不可能止步于对财富的追求。

二者,胡雪岩性格上的缺陷,他太过念旧情,最后阜康钱庄遭挤兑,泄露这个秘密的恰恰是内部人。

这个人就是胡雪岩手下的伙计,因为贪污款项,按规定他会被开除的,但是胡雪岩念了旧情只是告诫他“以后不许再犯”。

对狼宽仁其实就是对自己残忍,最后这个伙计四处散布谣言,造成挤兑,最后资金链断裂,胡雪岩一手经营的商业帝国毁于一旦。

再者,就是一山难容二虎,左宗棠与李鸿章政见不一,二虎必有一战,只是这两个大佬不可能面对面死掐,只能先去其爪牙。

李鸿章重用了盛宣怀干掉了胡雪岩,如果胡雪岩是李鸿章手下成为李鸿章倚重的人,左宗棠就不会找另一个“*宣怀”干掉胡雪岩,树大招风,所以说,胡雪岩一定会死在自己巨大的财富面前,这是胡雪岩无法摆脱的宿命。

都说如今商界有个名言:经商要看胡雪岩。实际上胡雪岩的兴衰成败,现实中都有现成的例子。

“看兴衰,知成败。”读读胡雪岩的故事,有助于我们知古鉴今,借鉴胡雪岩的成功之道,同时吸取他失败的教训。就如马云所说:“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

而读胡雪岩,只有一个版本可以选择,高阳写的《胡雪岩传》高阳出身于江浙望族, 高祖官至江苏巡抚。许乃钊兄是嘉庆庚辰榜眼,官吏部尚书。光绪初年的,再早些入值的许寿彭,都是高阳的曾叔祖。 也只有他这样的出身,才能写出《胡雪岩传》这样的文章 ,把官与商之间的微妙关系写得丝丝入扣。

《胡雪岩》这一套书六本,售价359,现在做活动,满一百减五十,折后只需199元包邮。

在疫情之中,换来书架上这样一套书,是绝对超值的。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购买《胡雪岩传》。

);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珍藏版大全集·套装共6册)

¥359.4

购买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财富宫殿的坍塌,是因为李鸿章在商场的“头马”?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胡雪岩

    晚清时期,有这么一个人,官职不是最高的,权力也不是最大的,甚至名气都没有“红顶商人”胡雪岩高,但他的影响却比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更为深远。他是标准的官三代,26岁就做了部级领导曾国藩的机要秘书,但却曾连续三次乡试都没考过。可就是这么一位“落榜生”,却成为了驰骋商场,独霸轮(轮船)、电、煤、纺四大行业的

  • 抓住机遇,凭自己的能耐,爷爷成中国首富,与胡雪岩并称南胡北刘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胡雪岩

    过去的老北京人经常会提到“三大刘”。顾名思义,三家姓刘的大家,之所能有如此称谓,必然有他们的特殊的本事。“三大刘”分别是“梳头刘”、“算盘刘”、“当铺刘”。“梳头刘”家的本事就是有一手不传外人的梳头手艺。他们的顾客非一般人,上至慈禧太后,中到王府福晋,最低也是一品大员家的夫人。可想而知,“梳头刘”家

  • 胡雪岩:风流潇洒的慈善达人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胡雪岩

    做官须看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对于这样一句话,想必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在杭州时就特意寻了个时间去探访胡雪岩故居。说实话,不去还真是不大了解有“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去了之后才明白。胡雪岩故居石碑胡雪岩:“掉到钱眼儿”里的商人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上城区元宝街。元宝街?胡雪岩这商人,连住宅

  • 马云说胡雪岩失败在迷恋官场,其实马云根本不懂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胡雪岩

    马云多次谈到胡雪岩,每次谈到胡雪岩,都要批评胡雪岩迷恋官场。最著名的是2014年,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了如下名言: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红顶商人,这个是我从第一天看这个书,我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对的路,因为钱和权是不能碰在一起的,做了生意就一定不能考虑当官从政,从了政你就一定不能有钱,这两

  • 胡雪岩子女后代今何在?500族人无人经商全因胡雪岩的1句遗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在中国历史上堪称传奇,而他的一生也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他的经商生涯,还是他的情场经历,都让后人啧啧称奇。研究胡雪岩,当然要从他的商业才能入手,但他的个人生活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比如他数都数不清的妻妾,他的子孙后代现状如何等本文将一一为读者介绍。胡雪岩的妻妾胡雪岩是典型的商场得意,情场

  • 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库和粮仓,为什么胡雪岩落难时他没有出手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风雪忆史标签:胡雪岩

    1860年,胡雪岩在湖州知府王有龄的帮助下,生意越做越大。时年37岁的他,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然而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年末杭州沦陷,王有龄很自责,自杀身亡。随后,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做生意也是一样的,有官府的支持,生意会更加顺

  • 《那年花开》胡咏梅爹,是清朝历史上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胡雪岩

    题记:清朝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做官当做曾国藩,经商当为胡雪岩”,可见这个胡雪岩在清朝晚期之时经商之出众,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很多人都以他为榜样。近来追剧,越发觉得《那年花开》反派女配胡咏梅她老爸胡掌柜,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呢?一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时间巧合胡雪岩在世期

  • 胡雪岩是晚清有名的巨商,为何做商人却不能学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胡雪岩

    要说起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商人,很多人能够想到的一个人就是马云了。而作为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也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当马云说到一些教导人的语句时,更是被许多人视为金句良言,其中的许多话,都有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并且有些话,可以说是很人们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上说过一个同样是商界的名人,

  • 胡雪岩临死前告诉子孙要“勿近白虎”,胡雪岩为何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也是当时徽商的代表,在他的带领下,徽商建立了遍及大江南北的商业帝国。所谓:“北票号,南钱庄”,与晋商领袖乔致庸的票号不同,胡雪岩是靠钱庄起家。就是这样一位商人翘楚,却在临死之时对子孙留下“勿近白虎”的告诫。这里的白虎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和胡雪岩的一生经历有关,他因钱而兴,

  • 康熙之女固伦恪靖公主佩戴过的那些首饰,唯一缺点就是发簪太重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皇帝的九个女儿中,先后有七人嫁去了蒙古。这其中当属康熙皇帝的六公主固伦恪靖公主评价最高,她嫁到蒙古不仅以自己的身体和婚姻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且真正的加入了政治的决策之中,行使了皇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利。清《公主府志》对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评价:“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现今固伦恪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