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运灵柩回福州,没盘缠,走头无路,只好寄居在了异地。因父亲在浙江当了小官,在杭州住了几年,没有奉委过什么好差使,老病侵寻,心情抑郁,死在异乡。
三十岁的王有龄举目无亲,穷困潦倒,混的不成样子,没人理他。胡雪岩那个时候都叫他“小胡”,生得一双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的眼睛,加上一张常开的笑口,而且为人“四海”,人缘j好。他倒是有意结交王有龄。因他早就看出王有龄是很有本事的人,有大贵之相。
王有龄告诉胡雪岩他父亲替他捐过一个‘盐大使’。(盐大使凭能力吃饭,县官凭追求、责任和能力吃饭。两者有境界本质区别。这一点应该是不要z府判断人才的一种方法。),王有龄想当大官,要五百两银子才可以。胡雪岩真的帮他办到了五百两银子。王有龄愣住了,一下子心里发酸,眼眶发热,尽力不要眼泪流下来,过了好久才想出来一句话:“小胡,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朋友嘛!”小胡答道,“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王有龄收拾涕泪,定一定神,才想起一件事,相交至今,受人绝大的恩惠,却是对他的名氏、身世,一无所知,岂不荒唐?于是他微有窘色地问道:“小胡,还没有请教你名字?”“我叫胡光墉,字雪岩,你呢,你的大号叫什么?”“我叫雪轩。”“雪轩,雪岩!”胡雪岩自己念了两遍,抚掌笑道,“好j了,声音很近,好像一个人。你叫我雪岩,我叫你雪轩。”立马滴鸡血,结拜成了兄弟。
胡雪岩,真是非常人,一番对话,就敢押宝王有龄,真的很有魄力,有胆量,有眼光。连名字都不知道,五百多两银子的投资已经完成,哪有什么风控呀,典型的风投。平凡路上,谁跟谁都不是至亲,却可以做到这样心贴心。
胡雪岩真的有勇气,有魄力,思虑周全。拿出五百两,给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也没有让他写借条,即使是给予者,言语上也客客气气,丝毫没有给被施予者任何压力,足以看出他的勇气魄力。换成不同的票子,方便王使用,足以看出他思虑周全。
好奇;难道他真的仅凭m衣相术,觉得王是成大器的人,就赌上五百两?
胡雪岩的魄力和胆识非比寻常,在商则为巨贾,从政亦为肱股,人中龙凤也,非池中之物,待日冲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