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前脚探春给了黛玉潇湘妃子的雅号,后脚李纨便封宝钗做蘅芜君。所谓: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曹雪芹这样的设计,又是为的什么?
第一,李纨乃是寡妇,孤寡之人,她封宝钗做蘅芜君,也预示着这蘅芜苑和稻香村一般,将来必是寡居之所。宝钗是遭弃的,是生离。李纨是死了老公,是死别。一个是弃妇,一个是寡妇。好不伤悲!这其间的意义,也和探春封黛玉做潇湘妃子有异曲同工。探春的未来,是和亲人生离,黛玉的未来,是和爱人死别。一样的生离死别。
第二,李纨封宝钗做蘅芜君。此次海棠诗社,李纨急于抢权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习惯于称呼一国之主为国君。其后一些有权势的公子也称君,比如春申君孟尝君之类。李纨此举,果然切合她后来力排众议,评了宝钗海棠社夺魁。李纨此来,是要捧宝钗的。
第三,君,还有君子、夫君之义。宝钗此人,虽有七情六欲,更有大心胸大格局。她爱黛玉,疼岫烟,怜香菱,宠莺儿,扶探春,弹金桂,是为女中丈夫。她居蘅芜苑,是为蘅芜君,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