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李纨为何封宝钗为蘅芜君,这三个方面看出来是要捧宝钗的

红楼梦:李纨为何封宝钗为蘅芜君,这三个方面看出来是要捧宝钗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研墨香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4/2/9 2:02:07

第三十七回,前脚探春给了黛玉潇湘妃子的雅号,后脚李纨便封宝钗做蘅芜君。所谓: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曹雪芹这样的设计,又是为的什么?

第一,李纨乃是寡妇,孤寡之人,她封宝钗做蘅芜君,也预示着这蘅芜苑和稻香村一般,将来必是寡居之所。宝钗是遭弃的,是生离。李纨是死了老公,是死别。一个是弃妇,一个是寡妇。好不伤悲!这其间的意义,也和探春封黛玉做潇湘妃子有异曲同工。探春的未来,是和亲人生离,黛玉的未来,是和爱人死别。一样的生离死别。

第二,李纨封宝钗做蘅芜君。此次海棠诗社,李纨急于抢权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习惯于称呼一国之主为国君。其后一些有权势的公子也称君,比如春申君孟尝君之类。李纨此举,果然切合她后来力排众议,评了宝钗海棠社夺魁。李纨此来,是要捧宝钗的。

第三,君,还有君子、夫君之义。宝钗此人,虽有七情六欲,更有大心胸大格局。她爱黛玉,疼岫烟,怜香菱,宠莺儿,扶探春,弹金桂,是为女中丈夫。她居蘅芜苑,是为蘅芜君,绝矣。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元春为何把李纨放在与宝玉同等重要的位置?李纨的身份有何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李纨

    《红楼梦》原著中,元春省亲游览的园子只有四处,原文中写道: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红楼梦》原著中,元春赐名的大观园住处也只有四个:“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

  • 《红楼梦》螃蟹宴中一处不起眼的细节,反映了李纨生命的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李纨

    《红楼梦》书中第三十八回中,湘云要做庄开诗社,宝钗拿出自家的螃蟹支持湘云举办了一个螃蟹宴。姑娘们吃过螃蟹便开始进行诗歌创作,黛玉在菊花诗中夺得了头魁,宝钗不甘示弱,也作了一首螃蟹诗赚回一点面子。且不说黛玉和宝钗的明争暗斗,只说在螃蟹宴的结尾,也就是第三十九回的开头处,作者用不甚在意的寥寥几笔,描写出

  • 住进大观园需要什么资格?为什么李纨已婚还可以入住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李纨

    大观园是为了迎接元春回家省亲而建造的,元春想到她回宫之后家里肯定只能将大观园给封闭起来,那么耗费人力物力建造的大观园就浪费了,所以元春就特别下旨准许弟弟妹妹们到大观园去住。可是李纨是个例外,虽然她已经结婚了,但是她还是一起住到了大观园,那为什么李纨有特殊待遇呢?第一,李纨已婚但是丈夫去世了,所以她住

  • 听闻秦可卿的死讯后,贾宝玉为何会喷出一口血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朱喜欢旅游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里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也有不少令人非常不解的情节,比如秦可卿死亡一回,合家上下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跟秦可卿关系比较好的王熙凤听闻之后是“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我们知道王熙凤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反应,是因为秦可卿刚刚托完梦给她,想到秦氏梦中之言,她怎能不惊心?反应最大的应该是宝玉了,他听到

  • 秦可卿的葬礼为何如此风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从出场到谢幕时间很短,也就是刚刚出场不久就去世了,但一场葬礼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堪比亲王葬礼,场面宏大、太过奢华,实属罕见,真是风光大葬。秦可卿的葬礼无疑是僭越了,这在封建时代属于大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但是以贾家为首的二王八公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和皇帝抗衡,表示对太上皇

  • 秦可卿刚死,贾母为何阻止宝玉前往宁府?她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一个普通小官从育婴堂抱养的女儿,因生的风流袅娜,妩媚鲜妍,便攀上了宁府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这自然是怪事,且不提。贾母是个颜控,兼秦可卿行事稳妥,性情平和,府中上下交口称赞,便将秦可卿视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不幸的是,秦可卿在花儿般的年纪便早早撒手人寰,魂归极乐,这事更怪,以致合族之人“

  • 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一直被红学界公认为全书总纲。在这一回里,作者将各主要人物进行了一番介绍,并对其命运结局作出了预示,最后暗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而这些举足轻重的信息得以提前呈现,全因贾宝玉的一个梦。在第五回时,贾宝玉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某日,宁府那边荟芳园梅花开得正浓,尤氏和秦可卿这对婆媳就治了果酒,

  • 秦可卿:三种风流于一身,生前让人心疼,死后让人追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一个风流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贾母欣赏她是重孙媳妇最得意之人,宝玉视她为继承家业唯一之人;宁国府的焦大则视她为“爬灰”之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成为她的“盖棺定论”。那么,秦可卿的风流究竟什么样呢?1.秦可卿长相风流秦可卿原是养生堂的弃婴。长大之后,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虽然

  • 贾宝玉梦中与秦可卿成亲,本是祖先一番美意,可惜铸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秦可卿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便是贾府的衰败史,原本就是一场悲剧。不过,正如刘姥姥所讲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自开国以来,已兴旺百年,要彻底衰落下去,自然也需要一个过程。按书中情节设定,贾府彻底丧失重振家族的机会,始于第五回和第六回。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在警幻的安排下与秦

  • 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她并不是公主,而且出身应该很卑微

    历史人物编辑:减压历史标签:秦可卿

    曹雪芹先生向来会把人物的来历解释清楚,从不存隐晦之处。一直以来,大家对秦可卿的身份很好奇,一系列的推断之后,大家都觉得公主论最靠谱,因为从她的葬礼和房间布置都能证明她出身有多高贵,可是她的确带有许多小门小户女子的特点。从原文我们可以知道,她的确是被秦业抱养的,至于之前的经历是什么,我们无法考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