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李纨为何不喜欢妙玉?

《红楼梦》李纨为何不喜欢妙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大圣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4/2/13 18:35:24

《红楼梦》大观园里住着两个非常特别的女人,一个是李纨,宝玉哥哥贾珠的遗孀,年轻守寡带着幼子贾兰住在稻香村。一个是尼姑妙玉,住在栊翠庵。李纨青春守寡,本是心如槁木。妙玉青年尼姑,本应心如止水。二人的青春都在孤独和寂寞中慢慢消耗,二人都不能有对温柔和幸福的向往,二人应该惺惺相惜。可是这两个人的关系却异常不好。李纨公开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那么菩萨一般的李纨为什么不喜欢妙玉呢?

一、妙玉虽然是尼姑,但是她不像其它尼姑一样,剃发出家,过着清苦的修行生活。妙玉带发修行,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她的生活不仅不清苦,反而非常奢侈讲究。她的茶具比贾府的茶具都要贵重。而且她为人非常的清高,孤傲,一般人不入她的眼。就连神仙一般的林妹妹,在她眼里也成了俗人。妙玉虽然是尼姑的装扮,但是难掩她不可方物的美。妙玉文墨极通,连黛玉和湘云都称赞妙玉是诗仙。

李纨虽然是荣国府二房的大奶奶,但她年纪轻轻就守寡。不能管家,穿艳丽的衣裳,不能化妆,只能清修,只能陪着小姑子做针线,培养儿子读书识字。第四九回,【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李纨年龄比姐妹们,大不了多少,可是她却不能穿鲜艳颜色的衣服。凤姐也是荣国府的少奶奶,凤姐一出场就穿得【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般。李纨不仅不穿鲜艳的衣裳,连化妆品都没有,尤氏在李纨处洗脸,用的化妆品是丫头的。李纨在容貌上输了妙玉一截,在才华上也差一些,李纨的父亲奉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在才干上李纨是平庸的。在生活上,虽然贾母给李纨的生活费最多,但是李纨无法像妙玉一样自由自在的过着自己奢侈的生活,李纨过的是朴素的生活。李纨难免不嫉妒妙玉的美丽、才华、富有与奢侈,进而不喜欢妙玉。

二、妙玉虽然是尼姑,但是她不像尼姑一样,谨言慎行,反而放涎乖僻。她看不上眼的人,绝不给面子。黛玉、宝玉都被她呵斥过。对于她喜欢的人,妙玉可以不顾任何人,请人家去喝体己茶。

李纨,在封建礼教的强大约束与束缚之下,恪守着妇道。她对于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都一视同仁,都和蔼可亲。她不像妙玉一样率性、刻薄、直言不讳,她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寡妇的阴影里,严格要求与约束自己。李纨的生活更压抑,她认为妙玉也应该和她一样,克己复礼。然而妙玉是一个叛逆者,所以李纨越发反感妙玉的孤僻,不合时宜。李纨喜欢的是薛宝钗这样的不带什么装饰品,住在雪洞一般的屋子里的女孩子。因为宝钗的朴素与自己有一拼。

三、当邢岫烟得知妙玉给宝玉写的生日拜帖的落款是“槛外之人”时,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连有半师生之谊的邢岫烟,都无法理解妙玉,那么作为寡妇的李纨就更不理解放诞诡僻的妙玉了。妙玉的行径与喜好,在李纨看来都是不合时宜的,都是不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的,因此李纨不喜欢妙玉。

李纨的稻香村里,几百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妙玉栊翠庵里,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在李纨和妙玉的心里,都住着如火如荼的热烈情怀,就像喷火蒸霞的杏花和如胭脂一般的映雪红梅。她们都是那个时代被摧残的薄命女儿。

文:润杨阆苑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李纨为何封宝钗为蘅芜君,这三个方面看出来是要捧宝钗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纨

    第三十七回,前脚探春给了黛玉潇湘妃子的雅号,后脚李纨便封宝钗做蘅芜君。所谓: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曹雪芹这样的设计,又是为的什么?第一,李纨乃是寡妇,孤寡之人,她封宝钗做

  • 元春为何把李纨放在与宝玉同等重要的位置?李纨的身份有何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李纨

    《红楼梦》原著中,元春省亲游览的园子只有四处,原文中写道: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红楼梦》原著中,元春赐名的大观园住处也只有四个:“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

  • 《红楼梦》螃蟹宴中一处不起眼的细节,反映了李纨生命的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李纨

    《红楼梦》书中第三十八回中,湘云要做庄开诗社,宝钗拿出自家的螃蟹支持湘云举办了一个螃蟹宴。姑娘们吃过螃蟹便开始进行诗歌创作,黛玉在菊花诗中夺得了头魁,宝钗不甘示弱,也作了一首螃蟹诗赚回一点面子。且不说黛玉和宝钗的明争暗斗,只说在螃蟹宴的结尾,也就是第三十九回的开头处,作者用不甚在意的寥寥几笔,描写出

  • 住进大观园需要什么资格?为什么李纨已婚还可以入住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李纨

    大观园是为了迎接元春回家省亲而建造的,元春想到她回宫之后家里肯定只能将大观园给封闭起来,那么耗费人力物力建造的大观园就浪费了,所以元春就特别下旨准许弟弟妹妹们到大观园去住。可是李纨是个例外,虽然她已经结婚了,但是她还是一起住到了大观园,那为什么李纨有特殊待遇呢?第一,李纨已婚但是丈夫去世了,所以她住

  • 听闻秦可卿的死讯后,贾宝玉为何会喷出一口血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朱喜欢旅游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里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也有不少令人非常不解的情节,比如秦可卿死亡一回,合家上下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跟秦可卿关系比较好的王熙凤听闻之后是“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我们知道王熙凤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反应,是因为秦可卿刚刚托完梦给她,想到秦氏梦中之言,她怎能不惊心?反应最大的应该是宝玉了,他听到

  • 秦可卿的葬礼为何如此风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从出场到谢幕时间很短,也就是刚刚出场不久就去世了,但一场葬礼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堪比亲王葬礼,场面宏大、太过奢华,实属罕见,真是风光大葬。秦可卿的葬礼无疑是僭越了,这在封建时代属于大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但是以贾家为首的二王八公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和皇帝抗衡,表示对太上皇

  • 秦可卿刚死,贾母为何阻止宝玉前往宁府?她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一个普通小官从育婴堂抱养的女儿,因生的风流袅娜,妩媚鲜妍,便攀上了宁府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这自然是怪事,且不提。贾母是个颜控,兼秦可卿行事稳妥,性情平和,府中上下交口称赞,便将秦可卿视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不幸的是,秦可卿在花儿般的年纪便早早撒手人寰,魂归极乐,这事更怪,以致合族之人“

  • 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一直被红学界公认为全书总纲。在这一回里,作者将各主要人物进行了一番介绍,并对其命运结局作出了预示,最后暗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而这些举足轻重的信息得以提前呈现,全因贾宝玉的一个梦。在第五回时,贾宝玉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某日,宁府那边荟芳园梅花开得正浓,尤氏和秦可卿这对婆媳就治了果酒,

  • 秦可卿:三种风流于一身,生前让人心疼,死后让人追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一个风流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贾母欣赏她是重孙媳妇最得意之人,宝玉视她为继承家业唯一之人;宁国府的焦大则视她为“爬灰”之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成为她的“盖棺定论”。那么,秦可卿的风流究竟什么样呢?1.秦可卿长相风流秦可卿原是养生堂的弃婴。长大之后,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虽然

  • 贾宝玉梦中与秦可卿成亲,本是祖先一番美意,可惜铸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秦可卿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便是贾府的衰败史,原本就是一场悲剧。不过,正如刘姥姥所讲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自开国以来,已兴旺百年,要彻底衰落下去,自然也需要一个过程。按书中情节设定,贾府彻底丧失重振家族的机会,始于第五回和第六回。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在警幻的安排下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