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可以看到贾母常常赏给小辈们衣裳以表亲昵,给了宝玉雀金裘、给了宝琴野鸭子毛做的凫靥裘、给了湘云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贾母是最疼黛玉的,可是偏偏却没有给过黛玉衣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黛玉根本不缺衣服,都用不着贾母给
贾母没有给黛玉,首先证明黛玉不缺衣裳。黛玉身体不好,一直都很畏寒,所以冬天的衣裳黛玉会有很多。且看冬天芦雪庵聚会的时候黛玉的装束就知道了。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黛玉没有贾母给的衣裳,可已经有很好的鹤氅了,这都是别处寻不来的。贾母是有很多衣裳,但是她都是给大家最合适的衣裳,贾母给了宝玉、宝琴和湘云三人的衣服都是最适合他们三个人的,如果有合适黛玉穿的自然也不会少了黛玉的那一份。
贾母不是不喜欢黛玉,也不是没有想过给黛玉衣裳,只是黛玉根本就不缺,除了日常每个季节做的衣服,黛玉生日的时候也会有衣服,所以也没有必要再单独给黛玉衣服了。
第二,不说未必没给,黛玉即便得了也不张扬
文章没有明确交待贾母给过黛玉衣服,难道就可以断定没有给过吗?这样的判断是武断的。其实按照黛玉低调的性格,即便贾母给了她也不会张扬的。文中虽然没有说贾母给了黛玉衣裳,可是却给了黛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软烟罗”在红楼梦中是一种很名贵的面料,年纪比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年纪都大,见惯了好东西的王熙凤都不认识,而且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可是这样好东西贾母一点都没有怜惜,让王夫人直接拿了银红色的“霞影纱”给黛玉做纱窗。刘姥姥在一旁感叹这样好的东西做衣服都不能够,竟然拿来糊窗子。贾母不好圆场也就说了做衣服不好看,其实只是少少掩饰对黛玉的偏爱。
如此名贵的“软烟罗”贾母都可以拿给黛玉糊窗子,更何况区区几件衣服呢?大观园是一起装修的,黛玉的纱窗旧了,难道其他人的纱窗还不旧吗,除了嫌宝钗的屋子装饰太过简陋和寡淡,贾母都没有再关注过别人的陈设是否过旧,贾母的心全都放在黛玉身上了。
黛玉在贾家和迎春等小姐都是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月钱,可是贾母担心黛玉的零用钱不够花,都会时常派人给黛玉另外送一些。这样小小的事情,贾母都会注意到,如果黛玉没有衣服穿的话,贾母不会想不到。
贾母除了爱赏衣裳,其实也很爱给小辈们赏赐吃的。贾母吃饭的时候唯独给宝玉、黛玉、王熙凤和贾兰赏赐了菜肴,这也是别人都没有的。
其实赏菜肴和衣裳都是一个道理,贾母喜欢的人贾母才会给与特别的照顾。贾母一直都是黛玉和宝玉放到同样位置上,没有道理有了好衣裳不给黛玉而单给宝玉的,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给了黛玉,但是黛玉没有说罢了。
宝玉和宝琴得了衣服众人也都知道了,湘云的衣服如果不是细细看原文也不会知晓是贾母给的,所以黛玉没有刻意张扬的话,我们也无从知道贾母给了她衣服的。
第三,衣物不是黛玉所喜欢的,贾母会给黛玉喜欢的东西
贾母没有常常给黛玉衣服也有一个原因,黛玉很长的时间都在守孝,一般很名贵很金碧辉煌的衣服黛玉也不适宜穿,所以贾母的好衣裳黛玉也穿不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黛玉并不喜欢衣衫首饰,黛玉喜欢的书籍,那么贾母自然会投其所好,给黛玉的都是她最喜欢的。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刘姥姥游览潇湘时不住的赞叹黛玉收拾得好,贾母就很自豪的告诉刘姥姥这是黛玉的房间。黛玉卧房比上等的书房还好,这都是贾母爱黛玉的缘故。黛玉喜欢书,贾母就给了黛玉一屋子的书,还让黛玉把闺房改成了书房。
贾母虽然没有给黛玉衣服,可是贾母给了黛玉喜欢的书籍,给了足够的理解和宠溺,让黛玉可以在贾家自在无忧的生活。黛玉相比较其他孩子也是很幸福的,虽然没有了父母,可是黛玉有一个待她如生命的外祖母,这一份情谊是很多人都羡慕的感情。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的悲愁喜乐和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