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春赐礼支持宝钗,王夫人得意讥笑贾母,贾母很快让她敢怒不敢言

元春赐礼支持宝钗,王夫人得意讥笑贾母,贾母很快让她敢怒不敢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中文史屋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3/12 23:36:17

无论贾母王夫人这对婆媳之前相处得如何,自林黛玉被接来贾府那天起,她们的矛盾就产生了。

林黛玉进府,是贾母的主意。那一年贾敏去世,林家人丁不盛,林如海更没有续弦之意,为了黛玉的教育,贾母派去男女船只,接来了这位外孙女。

祖孙俩初次见面,贾母便哭得泣不成声,直呼黛玉为“心肝儿肉”,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声称这么多的孩子中,“独宠”黛玉之母。此话一出,贾赦贾政两位儿子被一笔勾倒,也不知一旁的邢夫人和王夫人作何感想。

就在这一天,贾母亲自安排林黛玉住在自己屋里,和贾宝玉仅隔着一个碧纱橱。古人讲男女七岁不同席,贾母如此安排,明显不符合当时的礼制,不过贾宝玉素来混在女儿堆里养,似乎也不算稀奇。

而渐渐地,我们才发现贾母的用意没那么简单。譬如在第二十九回,她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称为“小冤家”,并称什么时候自己死了,这对冤家怎么闹,都不管了。意思很明显,只要她活着,就会将这对小冤家管到底。而“冤家”是什么?大多用来形容夫妻的。

贾母将林黛玉与贾宝玉视为什么关系,非常的明显。所以林黛玉刚进府贾母便将其和贾宝玉安排睡一个屋子,同一桌吃饭,很明显是为了让“两个玉儿”培养感情啊。

而这个安排,显然没经过王夫人的同意。

王夫人是不喜欢林黛玉的。这绝不是诽谤她,黛玉进府第一天,在大舅妈邢夫人处起码还得到礼貌对待,来到二舅这边,王夫人便给了她下马威。先是让黛玉在平常待客的地方等了一盏茶功夫,再命人带进屋里;

进屋便“再四”让黛玉坐在贾政的位置上,在讲究长幼尊卑的那个时代,黛玉若不是“再四”拒绝真坐了下去,这笑话得闹满京城贵族圈;

而后,便是特别叮嘱(更像是警告)黛玉“你只以后不用睬他,这些姐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可世人都知道贾宝玉最怜香惜玉,连丫头都能爬到他头上去,姐妹们更是时常沾惹他。说到底,王夫人不过是不想让林黛玉接近他而已。

也不知是王夫人授意,还是薛家自己的谋划,林黛玉进府一段时间后,薛家带着“金玉良缘”的传说来了。无论如何,这薛宝钗又是自己血亲,行动举止又得人心,自然被王夫人所青睐。

此后,“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进入了拉锯战,但毕竟是贵族大家,凡事讲究体面,所以一般来说这战斗都是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刀光剑影。

对于传得沸沸扬扬的“金玉良缘”,贾母最早的拒绝行为就是下逐客令。那时为了迎接元春省亲,府里买来一班小戏班子,为了安置这群小戏子,薛家被迁到更远的客居小院。梨香院则留给了小戏子们住。

以贾府的条件,能安置戏班子的居所不在少数,可是贾府偏让她们住进梨香院,让薛家辛苦搬一次家,其中用意还用说吗?只不过薛家到底商户出身,脸皮比城墙拐角还厚,假装看不出来完事儿。

可惜的是,贾母如此反感薛家,但她亲自带大的贾元春,却不这么想。

元春省亲那一年的端午节,从宫中赐出一批礼物,而这份礼物的分配,让府中众人都不淡定了。

这份礼物名单中,长辈们就不用说了。奇怪的是,同是客居贾府的亲戚姑娘,林黛玉和贾府三春的礼物是一致的,而薛宝钗却和贾宝玉的一模一样,比众姑娘的多且贵重。

对于这个分配,贾宝玉第一反应是:

“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姑娘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按贾宝玉的理解,他和林黛玉两情相悦,这礼物就该他俩的一样,和薛宝钗的一样那就是传错了。显然,连他都闻到了这次赐礼的意味。贾宝玉都如此,其他人又何尝看不出来?林黛玉是感到不安,薛宝钗是“觉得没意思”,但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实诚,收到礼物马上屁颠屁颠戴上红麝串满园子溜达去了。

而王夫人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这一日,因元春之嘱咐,贾府在清虚观打醮祈福,贾母组织府中女眷们前往看戏,传到王夫人耳边时,她却笑道:

“还是这么高兴,打发人到园子里告诉,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老太太逛去。”

慢慢品这“还是”二字,是在讥笑贾母竟然还会这么开心,而贾母有什么好不开心的呢?无非因为前几天元春赐下的礼物。王夫人这是在揶揄:“呵呵,你都输了还这么有兴致玩乐。”

可惜王夫人不知道,贾母此番“玩乐”,是有着重大目的的。

这一次清虚观看戏,贾母不仅要带上府中的大小丫鬟,还非要薛家母女也一起去,宝钗称热不想去,贾母道:“你也去,你母亲也要去。”

而一到了清虚观,观里的张道士一出现,才寒暄几句,便称要给贾宝玉说媒。而这说媒的对象,很值得品味:

“前儿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

模样好,十五岁,第一感觉像在说谁?不正是当时刚好及笄的薛宝钗吗?至于根基家当,按当时不理解内情的人看来,薛家算是四大家族之一,一句“珍珠如土金如铁”足够说明他们的家当。

可贾母听到张道士的话后,怎么反应呢?第一句就是拒绝:

“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大一点儿再定罢”

这话说得很有意思:

第一,我们都知道薛家放出的“金玉良缘”,就是借用和尚说话,称薛宝钗这金需要找玉的配。如今贾母拒绝这样一个和薛宝钗条件相似的女孩子,也是打出“和尚说的”的名号,是不是有揶揄的成分呢?更是有一种意思在内“你们家的和尚跟我们家的和尚说的看来不是一桩婚事嘛。”

第二,古代女子一旦及笄,就意味着可以出嫁了,可贾母却称贾宝玉还得等几年,那这薛宝钗岂不是熬成大龄剩女了?但凡贾母跟贾元春一样中意薛宝钗,想要她做贾家的媳妇,岂会拖延这么久的?这根本就是让你薛家知难而退嘛。

而在拒绝完后,贾母还说出了她理想中孙媳妇的样子:

“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一再强调模样和性格,而以贾母的标准来看,这模样儿和性格是怎样的呢?很巧的,贾母就曾亲口夸赞过一个人的模样,这个人就是丫头晴雯,因为觉得晴雯“模样爽利、言谈、针线”没有丫头比得上,所以她打算将来把晴雯给宝玉使唤,也就是当姨娘。而晴雯的模样、言谈则和林黛玉非常相似,这一点也是王夫人亲自说的。

说到底,贾母所认为的好模样、好性格,就是她外孙女林黛玉那样的嘛。

借着张道士的“提亲”,贾母仅用三言两语,便将被元春赐礼抬起来的“金玉党”斗志消灭于无形,也含蓄地向元春表明了自己的心思,元春被贾母一手带大,也当不敢违拗贾母的意愿。所以再后来,贾元春再也没有插手宝玉的婚事。

贾母打完这场“回绝”战后,虽然第二天还有戏看,但她已经不出门了,很简单,该办的事儿都办了,看戏不看戏的对她来说才没那么重要。而书中却只说是两个理由:一,宝玉看昨日道士说亲不开心;二,黛玉中暑了。侧面告诉我们贾母心里就只惦记着这两个玉儿,她昨日去清虚观,也是因为他俩。

贾母是轻松了,可“金玉”党就难受了。

先是薛宝钗,本来还沉浸在红麝串带来的喜悦中,可次日,便因贾宝玉一句玩笑话登时拉下脸来,素日的好脾气也不见了,转而是尖刻的讽刺,连林黛玉也被殃及。继而一个小丫头来寻扇子,以为在宝钗身上,笑嘻嘻礼貌地就找宝钗讨,宝钗也是毫不留情面地怒斥一番。这一番表现,真的非常有悖其“能含忍、知尽让、有涵养”的名声。

薛宝钗如此反常,无非因为前日贾母当众回绝了那桩亲事,聪明的她,怎会听不出弦外之音呢?

至于王夫人,本来想着元春插手就能高枕无忧,优哉游哉在家躺着得意,谁料贾母在清虚观唱这么一出,打得她措手不及,贾母是铁了心要插手宝玉的婚事,连他多少岁结婚也要做主,你王夫人纵然是他亲妈,也得顾念老祖宗的面子啊,而元春更不敢跟贾母反着来,王夫人是敢怒不敢言。

原本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王夫人,马上变得暴躁起来,也就是在被宝钗怒斥后,贾宝玉溜达到了她屋里,正巧跟金钏调戏了几句,王夫人便怒扇金钏,破口大骂。

本来,贾宝玉素日便常和丫头们玩闹,从第二十三回彩云跟他讨嘴上胭脂吃就知道,这种场面王夫人当时知道的,可是此次却突然暴怒,无非是心底本来压着一股气,正好金钏撞上了。

而这股气,正是因为贾母的清虚观反击。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母支持宝黛联姻吗?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贾母

    我始终认为,贾敏在去世之前对黛玉的婚事是做过安排的,贾敏和贾母以及哥哥贾政对黛玉的归宿有过约定。之所以没有公开,一是因为宝玉和黛玉年纪小;二是因为如果公开了宝黛的婚姻关系,两个人就不能在一起,而要分开居住,避嫌。为了宝玉和黛玉有一个完美、快乐的童年,长辈们隐瞒了二人婚姻的约定。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贾

  • 贾母说了一句话,让王熙凤胆战心惊,幸亏王熙凤有办法拒绝贾母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贾母

    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里,贾母说了一句话,让王熙凤胆战心惊,这句话是什么话呢?原文如下:贾母又笑道:“凤姐儿也不提我!”凤姐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和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个‘不是’?”凤姐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

  • 袭人在贾母处,为啥叫珍珠?是父母、还是贾母给起的名儿?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丫鬟的名字,很多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的。王夫人有金钏儿、玉钏儿、彩云、彩霞,薛姨妈有同喜、同贵,李纨有碧云、素月,王熙凤有平儿、丰儿。而“四春”的大丫鬟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更成了一套。这么多名字成双成套,当然不会全都是凑巧,多半是主子代起。就像英莲做了薛姨妈的丫鬟,宝钗就给起名叫香

  • 李婷的贾母,是硬化出来的,看原贾母候选人,才是真正的慈眉善目

    历史人物编辑:姜欣博标签:贾母

    87版《红楼梦》每个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仿佛从书中走出来一样,这和导演王扶林选角有关,也有化妆师杨树云的功劳。王扶林把和书中角色气质容貌相像的演员,从众多的候选人中,挑出最适合的,最终定下角色。比如林黛玉的扮演者,王扶林从张蕾,张静林,陈晓旭,胡泽红,沈璐,王晓杰等候选人中,选出了气质上最符合的陈晓

  • 红楼梦:贾母送宝琴凫靥裘,为何不送黛玉?贾母的心思你别猜!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贾母

    薛宝琴一出场就是高光时刻,贾母对这个小姑娘喜欢的不行!又喜又疼,还让王夫人认了做干女儿。贾母作为贾府的一把手,喜欢谁就直接表明,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薛宝琴已经贾府就受宠至极。贾母也是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喜爱,还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件宝贝送给她。贾母送给薛宝琴的宝贝就是一件凫靥裘,这凫靥裘一般人也没有见识过的

  •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贾母直接造成,贾母对林黛玉太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贾母

    在小说《红楼梦》里,贾母是一个仁慈的老祖母,她非常疼爱孙子贾宝玉和外孙女林黛玉,可是事实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贾母直接造成,贾母对林黛玉太残忍。后四十回里的贾母简直是狼外婆,眼睁睁看着林黛玉病危,却欢天喜地、开开心心地给贾宝玉办婚事。林黛玉病故后,贾母也没什么内疚,哭了一场就完事了。但有人说

  • 贾母寿辰,南安太妃为何非见探春不可?因五个月前元春做下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贾母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在第二回,冷子兴如此评价贾家。赫赫扬扬近百年的贾家,它的颓势虽然早被旁人窥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继续肆意享乐、安富尊荣。贾母八十大寿时,已经离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过去了近十年,贾府已经被掏空了。然贾母

  • 红楼梦:她是奴才却比贾母厉害,进门是老封君,出门坐轿,敢教训宝玉和凤姐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贾母是老封君,还有一个奴才也被称为老封君。这个奴才就是赖嬷嬷。王熙凤对赖大的老娘赖嬷嬷说,“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王熙凤为什么说赖嬷嬷是老封君呢?第一、赖嬷嬷有子有孙,而且儿孙有出息。 赖嬷嬷和丈夫都是贾府的得力奴才,婚后生了赖大。赖大长大成人,娶妻生

  • 为什么说贾母不是真的疼林黛玉?林黛玉完全是被贾母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贾母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好的悲剧人物,在她身上有多重悲剧集中在了一起,如生命悲剧、境遇悲剧、性格悲剧和爱情悲剧。生命悲剧指的是她“病如西子胜三分”,境遇悲剧指的则是幼年失母不得不寄人篱下,这两重悲剧可谓是不可抗拒的客观悲剧,并不具备多少讨论意义。性格悲剧虽与生命悲剧和境遇悲剧息息相关,但亦和贾母

  • 红楼梦:她没有得到贾母的喜欢,却比贾母喜欢的姑娘更有福气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贾母

    在小说《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荣国府来了几门亲戚,其中有四个姑娘美貌如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四个姑娘就是:邢夫人侄女邢岫烟、李纨的两个堂妹李纹、李绮,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薛宝琴的相貌最为漂亮,不但比其它三个姑娘漂亮,也比她的堂姐薛宝钗漂亮,而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