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也是豪门千金,与薛宝钗平辈,地位也相当。但是薛宝钗可以久居贾府,而史湘云来贾府却总是小住一段时间,便要离开。
为何曹公如此安排,且听详解。
史湘云与贾府的关系
史湘云与贾府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从原始的单纯的血缘关系上看,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相差还是挺远的。
但是她为何时常出入贾府,却又不能长住呢?问题还是在血缘关系上。血缘关系是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但是在封建社会中,血缘关系的划分已不那么单纯。
在红楼梦中,我们看到的血缘关系已经是一种旨在按社会等级的宗法性来定位的关系,也是是协调人际关系与处理政治问题的纽带。
小说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便是以此为基础的。他们之间关社会关系与经济利益以联姻的方式绑定在一起。
到了贾府的第三代掌门人贾政当家,贾府里所呈现的社会关系已经有些单薄了,仅有王家两位,一位王夫人,一位王熙凤。
与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两家:史家和薛家,联系已经相对松散。与史家的联系,仅靠贾母撑门面,一旦贾母亡故,则没有更可靠的硬性关系。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史湘云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她是贾母的侄孙女,史家的侯门嫡女,其出身比林黛玉还要富有高贵。
贾宝玉已经作为贾府的第四代掌门人在培养,那么与之相关的各类社会关系也要跟上。如果把史湘云拉拢过来,将来对贾府也是一大利好。
乘着贾母还活着,贾府拉拢史湘云还有足够强悍的理由,毕竟作为老一辈史门侯女的威严还在,史家的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在小说中,我们也发现,史湘云每次来贾府,基本是托贾母的福。第三十六回,史湘云眼泪汪汪地离开贾府,在史家人在面前又不敢说话,跑到宝玉跟前,悄悄的嘱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
也就是说,一旦贾母不在了,史湘云要来贾府基本是很难得,没有正当理由,几乎不可能来到贾府。
在通行本的续书中,第一百一十回,写到贾母病倒后,史湘云并没有常来看他。其原因有二:其一,史湘云已出嫁,她的身份已不允许她四处乱逛。其二,贾母已是日落西山,贾府也已摇摇欲坠,也没有足够的底气将她请来。
续书的这种写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部分学者认为,史湘云与贾宝玉有可能成亲,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对于贾府来说,贾宝玉作为贾府的未来接班人,其原配也只能从王史薛三家中选出。
王家与贾府的关系一时半会还不会断,所以贾府要着力修补的便是,与史家和薛家的关系。那么是选史湘云还是薛宝钗?这中间又有着诸多博弈。
史湘云没有父母,在婚姻上的问题只能遵从叔叔的安排。但从她在史府的个人遭遇来看,很显然,叔叔平时并不怎么关心这个侄女。从家庭的角度上讲,对于她的婚姻,史家并不会太上心。
薛宝钗能从众多美女中胜出,她本身的八面玲珑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关系恐怕还是要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来考量。
因此,史湘云不能长期定居于贾府,因为有着血缘关系的牵绊,但贾府为了维护与史家的关系,只能晒出贾母的面子,尽可能地保持与史家的联系,以此维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史湘云的逃避
在小说中,尽管史湘云也是侯府嫡女,但在侯府的待遇也远不能与贾府的小姐们相比。
曹公给了她一个很尴尬的身份,出身高贵,但是自幼失了父母,虽家有叔叔身居高位,但在亲情上严重缺乏温暖。
史湘云有一个爽朗的性格,小说中大部分都在表现她男性化的一面,但也有几处写到了她的卑微与心酸。
第三十二回,湘云笑道:“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身在豪门,没有父母的撑腰,她在史府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但没有人关心,没有人为她作主,而且还有繁重的工作,每晚做女红都要做到三更半夜。遇到一个稍微对她上心点的姐姐,多比别人关心她一点,她便感动得要落泪了,可见,她对亲情是多么的渴望。
还是第三十六回,史湘云来辞别宝玉,穿得齐齐整整,因为史家来人要接她回去了。宝玉和黛玉还站起来给她让座,她都没敢多坐一会儿。
走时眼泪汪汪,见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宝钗也赶来送别,倒催她早些回去。因为宝钗对史湘去相对更加了解,如果她晚会一会儿,便会遭到婶娘的责骂。所以湘云不敢坐,心里委屈,又不敢哭,不想回去,又不敢说,最后为了能再次享受在贾府片刻的放松,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温暖,她只好拜托宝玉,经常想着她,打着贾母的名义常去接她来贾府小住几日。
史湘云在这回什么都没说,但是她的表情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可以说,她把贾府当作救世主一般,这是一个让她身心得到放松的地方,是一个让她能感受到温暖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她暂时能做一会儿小姐的地方。
因此,除了她能讨贾母欢心,贾母喜欢她,她来贾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她能在贾府获得最基本的尊重,从她个人心理上看,她很向往来贾府。
第三十七回,因为结了诗社,宝玉去把史湘云也请了来。众人要罚她做东道,她自己也很乐意充大头,但是东道是要真金白银拿钱出来请客的,她如何做到呢?
这时,薛宝钗出手了,她替史湘云为大伙做了一顿螃蟹宴。从宝钗的口中,我们还得知史湘云的零花钱,“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宝钗说连自己的盘缠都不够。
我们知道贾府对手下的奴才出手很大方,贾母房里的八个大丫头和王夫人房里的四个大丫头,每月一两银子的分例;妾室赵姨娘和周姨娘房里的丫头,月例每人各一吊钱;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月例每人各一吊钱。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月例每人则各五百。
史湘云的月例只有几串钱,也就是说,她的零用钱还没有袭人多,甚至比不上贾府的小丫鬟。如果史湘云来了贾府,那么贾府会不会给她发工资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续书来看,作者写到邢岫烟来了,都有钱拿。这个写法应该是采用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传统,因此,史湘云来到贾府,也是和贾府的小姐们一样,也可以得到每月二两银子,这对她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零花钱了。
所以,史湘云来贾府不但不会亏钱,而且还有大笔的收入,从她自己的利益来看,她也十分向往来贾府玩。
综上所述,史湘云之所以在贾府来了又去了,不能久居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缘关系上的疏离。但是,不论从四大家族的利益考虑,还是她自身的利好来说,史湘云常来贾府都是有好处的,从而呈现出时来时去的这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