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到六十三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个是秦可卿葬礼一个是贾敬葬礼。这两场发生在宁国府的葬礼,中间只隔了两年多时间,可辈分大的贾敬,葬礼规模竟然不如小辈分的秦可卿。差距如此之大,这两年来宁国府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贾珍一直在败家。宁荣两府同为国公,其中宁府居长,宗祠也设立在宁国府。而且宁府人口一直很单薄,到贾珍和贾蓉的时候,几乎都是一脉单传的。宁府的家业只可能比荣府大,不可能比荣府小。
但是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乌进孝来进贡时却说荣府的土地要比宁府这边多几倍,这说明贾珍一直在变卖土地,两年来把宁府消耗的已经非常空虚,秦可卿葬礼的大手笔此时肯定是拿不出来了。
其次,贾敬的葬礼发生在特殊时期,宁府不敢大操大办。贾敬葬礼不如秦可卿办得隆重,一方面是因为宁府确实没钱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贾敬去世正好赶上国丧,此时贾府的重要人物都在朝中参加老太妃葬礼。贾敬去世,葬礼不仅要皇帝亲自批假,连贾敬的生平事迹和葬礼的具体事宜都有交代,贾珍绝对不敢逾矩行事。
第三,秦可卿的葬礼确实逾矩,贾敬的丧仪尽管也不差,但和秦可卿相比规格还是差得很远。一是秦可卿使用的棺木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用的千年不坏的樯木,而贾敬使用的是早年备好的一般寿木。二是由于皇帝限定王公以下才能吊唁,不可能像秦可卿那样,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来祭拜,也不可能有四王八公搭棚路祭。三是没有单请一百零八禅僧和九十九位全真道士,也没有停灵七七四十九天,葬礼更不可能一带摆出三四里远。
秦可卿葬礼时的贾家正是“告谋反都不怕”的时候,贾珍的无法无天正是当时整个家族的写照。然而随着老太妃去世,贾府与皇宫的情分已经消耗殆尽,新皇帝对贾家基本是陌生的。今非昔比,此时贾敬的葬礼,贾珍绝对不敢再无法无天逾矩操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