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凤姐害死了尤二姐,为何唯独又只有她想着祭奠尤二姐?

凤姐害死了尤二姐,为何唯独又只有她想着祭奠尤二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619 更新时间:2024/2/15 12:54:22

文/庄生晓梦

王熙凤身为“凡鸟偏从末世来”的一只“雌凤”,除了有着出色的治家能力而挽救贾家于末世外,还有就是在丈夫贾琏的妾室方面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用下人兴儿的话说,那就是“人家是醋罐子,她是醋缸醋瓮”。借用这样一种夸张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王熙凤对于贾琏在女色一方面的干预之强。而其中将王熙凤的手段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便是尤二姐一节。

可以说,整部《红楼梦》中,王熙凤真正想害死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尤二姐以及她的原配丈夫张华

当黛玉初次见到自己这位嫂子时,贾母便向她介绍说这是这儿有名的“破落户”,外号“凤辣子”,而这个辣确实是将凤姐的作风形容得几近完美。无论是在处理家务时的杀伐果断,还是对付上下的心细如发,亦或是对付丈夫贾琏的那一套都确实是“辣味十足”。所以,当这样一个心性极为要强的人在得知了自己的丈夫竟然在门外娶了一房小妾时,其内心之震怒可想而知。

凤姐之怒,因为其丈夫的不忠,因为其下人的瞒骗,因为对贾琏的在乎。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没有过一丝丝接纳尤二姐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王熙凤在接下来骗取尤二姐入贾府的过程中,将兴儿所说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玩到了极致,单纯的尤二姐就这样上了她的当,最终在进入贾府后因凤姐的苛刻对待而心力交瘁,吞金而亡。

在这件事上,确实让人们看到了凤姐对于维护丈夫的那份爱的坚决,但是却也过于狠辣了些,就连贾琏在尤二姐死后,都义愤填膺地说要为尤二姐报仇。其实他也应该基本上心知肚明,害死尤二姐的罪魁祸首无非就是凤姐,可结果呢?

尤二姐死快一年的时候,贾琏早已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反而是凤姐主动提出来要祭奠尤二姐。

“我因为我想着后日是尤二姐的周年,我们好了一场,虽不能别的,到底给她上个坟烧张纸,也是姊妹一场。她虽没留下个男女,也要‘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才是。”

凤姐的这番话,真实用意是否如她所说的“我们好了一场,虽不能别的,到底给她上个坟烧张纸,也是姊妹一场”恐怕有待商榷,因为众所周知尤二姐就是因她而死,彼此之间哪有什么情谊而言?那么,凤姐又为何主动提出来祭奠这位败在自己手下的“情敌”呢?

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凤姐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

事实证明,贾母作为贾府的“老太君”,其识人之明还是有目共睹的,而她所看中的王熙凤确实不负众望,于末世承担起了“挽贾府这大厦于将倾”的重任。这其中固然因为王熙凤的过人才能,但是更让贾母看重的,还是王熙凤的人品道德。

王熙凤虽然有着很强的表现欲,虽然有时候也确实表现得泼辣了些,但是她对于善恶美丑的分辨却不应该被掩盖。她身为邢夫人的儿媳,却因为看不惯邢夫人的作风而鲜与之亲近,但是当她发现邢夫人本家的邢岫烟与邢夫人完全不同,单纯善良时,立刻对邢岫烟另眼相看,刻意照顾。也正因为这些,贾母与王夫人才放心将这样一个大家庭交给她来掌管。

其次,王熙凤对于尤二姐之事,终究内心有愧。

当初王熙凤因为贾琏与鲍二媳妇之事大闹了一场之后,鲍二媳妇因羞耻而选择了上吊而死。这个时候,鲍二便扬言要去衙门状告贾琏,而王熙凤一听如此说,便表现得十足的强硬,摆出一副“想打官司我奉陪”的强硬姿态。可是,对于鲍二媳妇的死她其实还是有些不安的,所以才有原文中“里面凤姐心中虽不安”一说。而相较于鲍二媳妇的自己寻死,尤二姐却完全是死在她王熙凤手里。

王熙凤虽然强硬,但是事关人命的事,一时冲动那样做了,事后难免会有心理负担。加上自己因为争强好胜而身体上的毛病渐渐凸显出来时,也自然而然地会多出一分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难免会有悔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主动提出来祭奠尤二姐,是她确实有些内疚和惭愧,所以想以此来弥补一下,从而缓解自己内心中的道德负担。

再者,也有在贾琏面前作秀的嫌疑。

当初尤二姐死后,想要为尤二姐报仇的贾琏自然难免会迁怒于凤姐,而凤姐却一直表示自己对于尤二姐之死并没有直接的责任。而如今,凤姐主动旧事重提,提出来祭奠尤二姐,一方面表明尤二姐之死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也似乎是向贾琏宣示,我们姊妹俩的感情恐怕比你们俩都要好,所以也才让贾琏在听闻其用意后,“一语倒把贾琏说没了话,低头打算了半晌。”

贾琏低头打算什么呢?恐怕也是暗暗思考了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吧。所以说,王熙凤此举有为自己洗脱嫌疑、取悦贾琏的可能性存在。

参考文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大观红楼》欧丽娟著。

标签: 尤二姐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晴雯和袭人同为丫鬟,为什么命运差异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雪花情感标签:晴雯

    《红楼梦》中不仅蕴含着大智慧,不单纯只有谈情说爱的感情戏,文化,诗词,养生以及职场人生,其中晴雯和袭人同为丫鬟,但为什么两人命运却截然不同?这两个角色,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贾宝玉房内需要人伺候,作为妈妈贾母自然要挑选最看重认为最好的给儿子,如果开始非要说偏爱程度,不得不说,起初贾母更偏爱倾向

  • 宝玉和袭人那鬼鬼祟祟之事,晴雯是如何知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晴雯

    在第五回,在尤氏婆媳的的热情邀请下,贾母携宝玉过来宁府赏梅花,期间宝玉困倦欲睡,秦可卿便带其到房中小憩。在秦可卿装饰温软奢靡的房间内,宝玉梦游了太虚幻境,并在梦中与秦可卿之妹兼美共试了云雨之事,醒来后宝玉便梦遗了。宝玉醒后,袭人便上来为其整理衣裳,不曾想摸到宝玉大腿处一片冰凉沾湿,忙问宝玉为何,宝玉

  • 李嬷嬷为何只敢排揎袭人,却不找晴雯的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晴雯

    李嬷嬷的身份是贾宝玉的奶娘,这也是她口口声声说的吃我的奶长大的,贾府是大户人家,在选择奶娘这件事情上,肯定不会马虎,年轻时的李嬷嬷一定不会太差,(逆风解语)从身体到品质方面都很出挑,从她在文中表现出对袭人一干丫头的鄙视,可以分析出她年轻时,也一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人总会有一点追忆过去的怀旧之情,李

  • 晴雯之殇,一个俊俏丫环为何不能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晴雯

    晴雯是《红楼梦》中又副册之首,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生得风流灵巧,大有黛玉之风。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是被贾府的掌权人史太君(贾母)所看中的人,因为她可爱且动人,史太君把给了最爱的孙子宝玉。在宝玉房中,她也因为容貌动人,受到宝玉的喜欢,就像王熙凤所说的那样,这些丫环统共加起来也没有她生得好

  • 《红楼梦》中最轻狂的丫头,典型奴才嘴脸!不是晴雯!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晴雯

    晴雯是《红楼梦》中最为出彩的丫头之一,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就是王夫人所说的“轻狂样”,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当然也有很多人为她叫屈,说她死的冤枉,于是到处找证据说法说她并不是一个“轻狂”的人。确实,晴雯在《红楼梦》中虽然举止有的时候失了一个丫头的分寸,但绝对不是书中最为“轻狂”的丫头。小编今天要指

  • 宝玉和袭人,“幸喜无人撞见”,为什么晴雯又会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晴雯

    不止一次呗。宝玉袭人“初试云雨情”时,“幸得无人撞见”。但,他们就这一次吗?我这么说,你肯定不信,咱们来找找证据。第八回,宝玉摔茶那次,“原来袭人实未睡着,不过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他玩耍”。这话看似平常,但是你想一想,“引宝玉来怄他玩耍”,和衣而睡,怎么会引宝玉“怄他玩耍”?少年看到自己的情人和衣睡

  • 晴雯口里的“玩水事件”,碧痕有没有越礼呢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晴雯

    晴雯说“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宝玉小解时丫环也要背过脸去,那为什么小解要回避,洗澡却不用回避?别的丫头不能进去,碧痕就能进去呢?如果说少爷洗澡,丫头可以在旁边站着递东西,那么自然不止一个碧痕能进去,首先袭人就能进去看看怎么还没洗完,碧痕宝玉依然不可能如此大胆做些什么事。那日晴雯说向贾宝玉:“起来,让我

  • 晴雯死后留下巨额财富,这么多钱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晴雯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里让人非常难受的画面,每每想到此处,总让人情不自禁地落泪,尽管红楼梦整体上是个悲剧,但晴雯之死,显的是特别悲哀,此后的金钗结局,大部分都不是曹雪芹的手笔了。现在红楼梦是个显学,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大量的以讹传讹的现象,就比如说晴雯死后,留下巨额财产这事儿,很多人都没看原文,甚至是看了

  • 红楼梦:贾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晴雯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晴雯

    小说《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里有这么一段描写:“宝玉才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说到云雨私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看袭人更自不同

  • 《红楼梦》里袭人对晴雯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晴雯

    文/韩雪丽天生丽质难自弃,太美丽的女孩子,难免心高,宝玉又是一直捧着她。所以晴雯是有些托大的心理。袭人和宝玉的事,晴雯自然知道,知道了一是妒忌袭人,二是瞧不起袭人这狐媚子的手段,所以冷嘲热讽,难免显得尖刻。袭人肯低头,肯用手段,投靠王夫人,晴雯不肯,晴雯行事有些光明磊落,她是想着天长地久,才不肯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