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释疑第100期/奉天玉)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母非常溺爱孙子贾宝玉,不仅有什么新鲜物件,都给贾宝玉留着,甚至遇上讨喜的女孩子,也恨不能都塞到宝玉身边,例如在丫鬟中,贤惠能干的袭人、活泼伶俐的晴雯,都是由她送到宝玉身边的;宝二奶奶的侯选人中,黛玉在她的干涉小,从小与宝玉一起长大,宝钗被传出金玉良缘的说法,她没有阻止,就连来借住的宝琴,她也不放过,问了生辰八字,想要直接给宝玉和宝琴定亲,等等。
可是,史湘云作为贾母娘家的姑娘,小时候曾在贾府常住,而且由贾母看重的袭人亲自服侍,可见她非常得贾母疼爱。再加上她娇憨可爱,又文才斐然,性子也比较开朗,按理说贾母一定会把她当作宝二奶奶的侯选人之一。更何况,她自己也心系宝玉,不仅常针对黛玉,平时的言行中,也曾多次无意间透露了自己的心事,例如捡到与贾宝玉配对的金麒麟,不避嫌的戴在身上,穿宝玉的衣服女扮男装,以及来到贾府之后开口便问“宝哥哥不在家么”,等等。
那么,为什么贾母从未提过亲上加亲,让史湘云嫁给贾宝玉呢?小编认为,贾母之所以没有撮合此事,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史家衰败,无法为贾家提供助力
贾母虽然溺爱宝玉,却还要考虑贾府的前途,因此在为宝玉选择妻子的时候,需要将对方的家世考虑在内。黛玉自不必多,她虽然是一介孤女,却出身书香世家,林如海去世之后,林家的家产也都归到了贾家;宝钗则出身于皇商之家,曾饱受皇恩。这两个人不管是相貌还是才情,在小说里所有女子中都是拔尖的,因此贾母虽然看似一直支持木石前盟,却一直犹豫不定。
直到宝琴出现,才貌不输宝钗黛玉,又颇有见识,虽然同样年幼丧父,却有一个能干的哥哥支撑,于是贾母忙不迭的要把她许配给宝玉,将黛玉和宝钗都抛在了一边,得知宝琴已经许了人家才作罢。而史湘云所在的贾家,虽然是贾母的娘家,却早已衰败,连太多的丫鬟婆子都养不起,家人所需的针线活计需要史湘云和几个婶婶亲自动手,这样的家族无法给贾府带来任何助力,甚至可能成为拖累,贾母当然不会做这样不划算的买卖。
二、亲疏有别
贾母喜欢女孩子承欢膝下,因此大房二房的孙女,甚至对面宁国府的姑娘都被她养在了身边,甚至连娘家的内侄孙女史湘云,小时候也常住贾府。最开始的时候,贾母可能会出于对湘云的怜惜,动过将她许配给宝玉的念头。可是随着女儿贾敏去世,黛玉来到贾府,她却改变了主意,毕竟外孙女比内侄孙女亲近的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黛玉到来之前,湘云因为史家的太太过世,离开了几个月,再回贾府之后却没有了立足之地,只能偶尔前来小住,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她主动来的,贾母很少派人去接她。
三、湘云本身有缺陷
以贾府的形势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终会落在宝玉手中,那么宝玉的正妻将是贾府的当家主母。一个大家族的主母,可以才华有所欠缺,但是明面上必须让人挑不出短处,否是整个家族的面子都会被丢尽。湘云却有大舌头的毛病,她喊宝玉“二哥哥”的时候,只能喊成“爱哥哥”,被黛玉打趣了一句立马就恼了,明知黛玉刚刚因为宝钗与宝玉怄气,却非要说黛玉挑不出宝钗的错处,甚至说黛玉往后要嫁一个大舌头的林姐夫,故意戳黛玉的心事。以她反击的力度,可见她对自己“咬舌”一事的在意,由此可见,这很可能是她未能成为贾母心目中,宝二奶奶候选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