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觉得贾探春远嫁也挺好的,至少留了条命。
那一日,周瑞家的跟贾探春说:南安王府的太妃来了,要见三姑娘。
探春想也没有想,吐口而出的话语,是这样的:哦……那好,我去找林姐姐。
大观园众姐妹中,唯独探春是最有思想,能担当重任的人。在那个嫡庶有别的封建社会,探春靠她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得众人的尊重,让那些仗势欺人的人都不敢小瞧三丫头探春实属不易。纵观红楼全局,探春从始至终可以看出她骨子里就具有那种反叛精神。从凤姐生病她代为管家和王夫人自己抄检大观园时怒扇奴才王善宝家,足以看出探春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奇才。
在“探春远嫁伤别离”那场戏中,她一开始把女子出嫁时,那种悲欢离合女子的柔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痛定思痛后昂起头进入船舱,又表现出她的刚毅果敢的性格。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女子实属罕见。相信也只有探春的出嫁一定会能挽回众多的损失。
叫了林黛玉是礼节,听到要见她,探春还以为是跟上次太妃见诸姐妹一样,谁知道是单见她一个,所以走的有点若有所思,但无论太妃见不见林黛玉或薛宝钗,哪怕是史湘云,最后和亲的人选都会落在探春头上,别忘了那三个是嫡出的大小姐,有一定的名位,作为战败一方去和亲怎么能用嫡出的女儿,而探春是庶出,随便收了义女,即使将来战火再起,她也不会成为条件,生死不相干,死了也算为国捐躯了,如何在乎她的死活,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不能想象探春领着孩子回娘家探亲时,会多么伤感!贾府被抄,大观园充了公,贾母死了,邢王二夫人死了,凤姐死了,黛玉死了,迎春死了,惜春出家了,丫头们都遣散了,亲娘和亲弟弟不知踪迹,连宝哥哥都不知所踪,那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探春回娘家还不得哭死!站在满目疮痍的贾府和大观园门前,探春一定会哭得扶不起来。
或许,在那个时刻,贾探春以为,即使远嫁,也是林黛玉吧,也许是林妹妹反而为好,来时远处来,去处远处去,不管是贾探春还是林妹妹,都是泪珠儿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