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探春远嫁后过得怎样?贾母一句话道尽她的惨境

贾探春远嫁后过得怎样?贾母一句话道尽她的惨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观心铭史 访问量:2993 更新时间:2023/12/6 10:18:47

在京都煊赫近百年的望族贾家,钟鸣鼎食,诗礼簪缨,随便一个丫头,都比别家的小姐还强,遑论自幼受到严格教导的姑娘们。

林黛玉进府当天,贾府的三个姑娘都在跟先生读书,因有远客贾母才给放了假。三位千金小姐,以俊眼修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最为出彩,让人见之忘俗。

与迎春和惜春相比,探春实在值得家长们喜爱的。这位三姑娘,才华上虽逊于林薛,但品味高雅,颇有格调,所以只因小恙几天便生出办诗社这样的雅集之事来,深得众人称赞。

虽然诗词略逊几位姐姐,但在书法上还以探春为尊,贾府四春,四个贴身丫头名字暗合其雅擅之道,元春善琴,迎春通棋,惜春会画,而探春喜书,也写得好,故诗社中皆由探春挥毫。而其房间案上皆文房四宝,数十个砚台,无数名人法贴,无数的笔在笔筒中插成了树林,壁上挂的非米襄阳即颜鲁公,情趣之高雅,可见一斑。

当然,探春的优秀,绝非这点小才情而已,最叫人服气的,是她的才干精明。

“才自精明志自高,”这是第五回探春的判词。这位庶出的三小姐,头脑清醒,手段老道,口齿亦了得,在鸳鸯拒婚贾母迁怒王夫人时,无人敢站出来打破僵局,只有探春站了出来,几句话说得贾母眉开眼笑。让王夫人心甚感激。

至五十五回,王熙凤小月休养,由探春,李纨和宝钗理家,此次探春兴利除弊,大刀阔斧一番改革,虽于偌大贾府不过蚍蜉撼树,但探春的魄力和能力在此一览无遗,连凤姐都谈起她都有所畏惧,只因她不仅能力出众,更读书识字比自己更厉害一层。

而到了大观园抄检时,探春的表现更为人所折服,她对府中各种内耗痛心不已却无能为力,所以在被刁奴冒犯下一个嘴巴子扇了过去,她由甄家推及贾家,可见其远见卓识,目光如炬。

有才情,有姿色,有能力,有远见,这就是贾家三小姐。故在贾母生日,众姑娘被叫出来见客,南安太妃一眼就相中了探春。

根据前八十回给出的线索,探春最终远嫁成为王妃,这在红学界没有争议,而探春远嫁后,她的结局如何?却鲜有人关心,人们只知道,这位贾府略可指望的女儿,不幸远嫁了,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故土,而且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探春一生的悲剧,可是,探春的悲剧仅仅于此吗?不见得!

第五十五回,因为二十两的赏银,赵姨娘寻到探春哭闹了一番,探春自觉受辱,哭道:“但凡我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的道理。”可知探春志向之远大,野心绝非王熙凤这样的区区女管家而已,她不恋家,只爱事业。那么,如果成为了王妃,在探春看来,是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谈何薄命?所以,探春的这个王妃,绝对是被迫的,不存在两厢情愿的,而探春绝对不会被对方珍视的。

那么面临这样的处境,探春能活得如鱼得水吗?

其实,早在第四十回,贾母一句话就道尽了探春日后的悲凉处境。

贾母携刘姥姥逛大观园,至秋爽斋,众人各处观赏时,贾母透过纱窗往后院看了一回,便道:

“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

梧桐,正是凤凰的栖息之树,正暗合探春是只凤凰。然而老话又说“檐下梧桐细,天上凤翅软”,秋爽斋的梧桐细,正暗指探春这只凤凰的翅膀不够硬!后面的“娶亲”一问,直指探春的翅膀不够硬,将在其出嫁后出现最坏的影响。

探春为何翅膀不够硬?在贾府时,是因为一个庶出的身份,就因为庶出,连一个奴才都敢对其无礼,更别说将来择婿时遭受的阻碍,这一点王熙凤就和平儿讨论过,为此叹息不已。

而在探春远嫁后,她的“翅软”则不仅于此,而是贾家的式微甚至后来的败落,探春的婚姻,显然是被强制的结果,正如当初她的风筝被一个声势浩大的大囍字强绞断一般。

这种局势下的婚姻,探春嫁过去,若是家族权势尚盛,对方或许还有顾忌,而元春薨逝后,贾家将彻底败落,探春的靠山在哪儿呢?彼时她将成为刀俎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所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探春必然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同为下凡造历幻缘的“风流孽鬼”,众钗将早早结案回归太虚,同元春、黛玉、秦可卿等人一般,探春自然也逃不过早逝的命运,而其早逝,显然是遭受了夫家的虐待。

标签: 贾探春

更多文章

  • 中秋之夜贾探春为何陪贾母到深夜,这一个细节,其实寓意颇深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贾探春

    第七十六回,中秋之夜,贾母悲悲喜喜,熬至四更天。宝玉黛玉迎春惜春湘云熬不住溜了,只有探春,一直陪着贾母。所谓: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作为孙辈,探春其实是可以开溜的,她没有义务和责任要一直陪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是必须陪着贾母的,她们是媳妇。可是,探春却一直陪着贾母到深夜

  •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利用子女间的联姻来稳固权力,维系地位。贵族女子的一生便成为了权力争斗下的牺牲品,但今天的主人公却不同凡响,她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用自己的睿智和果敢,成功逆天改命。

  • 红楼梦:为何贾探春冷不丁的就要赶走薛宝钗?她给的理由很给力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贾探春

    为何当贾府要被抄检的时候,贾探春要将薛宝钗撵走?其实原因很少有人知道。说到薛宝钗这个人物,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自打住进了荣国府就一直广结朋友。先是拉拢了史湘云,随后又对贾宝玉进行多次示好,最后竟然连袭人也被她收买了,薛宝钗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成为了贾府很受欢迎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贾探春和薛宝钗

  • 贾探春只是个庶女,为什么在姐妹里结局最好?因为这四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贾探春

    贾府的四姐妹各有所长,大小姐元春善音律,二小姐迎春善下棋,三小姐探春善笔墨,四小姐惜春善画画,四姐妹占全了琴棋书画。随着贾府的衰败,四姐妹的命运也受到影响。元春死于宫斗,迎春嫁给豺狼孙绍祖受虐而死,探春远嫁海疆,惜春出家为尼姑。相比较与其他姐妹的或惨死或孤寂的下场,贾探春远嫁的结局反而成为最好的了。

  • 贾探春:从家族弃子到皇后,远嫁海外之后,开创了一段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金陵十二钗”乃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塑造的经典艺术群像,指的是小说剧情里,最核心发生地金陵的“十二冠首女子”。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为首的是林黛玉,其次是薛宝钗、贾元春和贾探春等十二位姑娘、小姐、奶奶。在正册的排序中,三小姐贾探春紧接着身为皇妃的贾元春位列第四位,可见这位三姑娘是个不一

  • 袭人借着贾探春之口,低看了林黛玉一眼,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贾探春

    林黛玉的出身,是正统的嫡出,而贾探春则是比较尴尬的庶出,在那传统社会嫡出比庶出更高贵些,贾探春这方面不得不有些敏感。黛玉虽然是远来的客,但能得到贾母庇护和宝玉的关爱。从王熙凤和贾琏关于如何给宝钗过生日的对话中,知道每年是要给林黛玉过生日的。探春会不知道黛玉的生日,这有点不好理解。探春理家,很精明的一

  • 王熙凤为何要对将来要出阁的贾探春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贾探春

    探春虽然庶出,但容貌出色,才华出众,可能嫁入高门大户,王公贵族吧。女孩子出嫁,等于再次投胎,探春可能会咸鱼翻身,所以掐尖好强,玲珑八面凤姐委曲求全了吧。其实,凤姐还真没这顾虑,即使探春成了第二个元春,如果没了娘家,她也威风不来。凤姐让出管家权,不是对探春的妥协,也不是对王夫人妥协,而是对自己身体的妥

  • 不要用今天的观点,评价贾探春无情,她比任何人都有情有义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贾探春

    赵国基是赵姨娘的兄弟,他曾经是贾府仆役,赵姨娘生了贾环之后,赵国基负责随侍贾环身边,成为贾环的奴仆之一,随着赵国基年龄的增加,贾府辞退了他。而贾探春出生之后,直接由王夫人抚养,她虽然知道赵国基这个人,他必然没有机会直接的接触,更不要说有什么感情了?从情理而言,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唯一的羁绊也就是赵姨

  • 贾探春出家时,最挂念的不是生母和宝玉,而是没有送亲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夏末讲讲历史标签:贾探春

    红楼梦中前80回,并未提起探春远嫁之事,但其实早就有暗示。八七版的红楼将探春远嫁当成重头戏来拍,无论是取景还是拍摄,几乎都接近完美,只不过其中有一个遗憾,那就是送亲的队伍中少了一个人。尽管此人在书中的形象让人喜欢不起来,但他却是探春远嫁时,心里最挂念的那个。那么贾探春在远嫁的时候,心里最挂念谁呢?不

  • 贾探春:从家族弃子到一国皇后,远嫁海外后,缔造出一段灿烂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贾探春

    小说《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府从烈火烹油到最红衰落的故事,贾府一共有四位千金,长女贾元春入宫成为了妃子,剩下的就是探、惜、迎三位姐妹,其中贾探春是姨娘所生。古代嫡庶有别,贾探春却在包括贾母在内的众人面前颇得脸面,相比其他姐妹悲惨的结局,她虽然远嫁海外,却从家族的弃子一跃成为皇后,创造了一段辉煌人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