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探春:最出色的她,有最糊涂的母亲,一场远嫁让她命运逆袭

贾探春:最出色的她,有最糊涂的母亲,一场远嫁让她命运逆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962 更新时间:2024/4/8 9:05:37

文|四季文史

贾府三小姐贾探春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雅称:玫瑰小姐。

玫瑰,又红又香,可谓人见人爱,不过它却是带刺的花朵,不可随意触碰,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为之喜爱,只是大家都对它增加了几分敬畏罢了。

众所周知,探春是赵姨娘贾政所生,比不得元妃,她只是一个庶出的小姐。既然出身不算高贵,那么贾探春为何还有如此高贵的雅号?这一切源于她的聪慧和能力。

虽然她是庶出的小姐,不过贾探春却志存高远,可以说她是曹公最钟爱的女子。探春虽然拿着一手烂牌,但她硬是打出了“王炸”。而一次远嫁终于让她命运逆转,愿望成真。

志存高远的贾府三小姐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

这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眼里的贾探春就是这样的。不难看出,曹公笔下的贾探春虽然诗才比不过钗黛,但她却是让人“观之忘俗”之人。

贾探春别号蕉下客,在姐妹中她排行老三,是贾政庶出之女。与其他姐妹相比,贾探春没有贾迎春的懦弱,不像惜春的孤僻,她是个大气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不过她却没有像史湘云那样大大咧咧,甚至不修边幅。

探春能力出色,远见卓识,是十二钗里其他群芳所不具备的。

探春的诗才虽然不是最佳的,但她却是诗社的发起人,在她的带领下,众人在大观园的生活诗情画意,精彩纷呈,就连贾母和王熙凤都乐于参加诗社大集体。

探春与王熙凤一样都是贾府中的女豪杰,属于巾帼不让须眉。而她杀伐果断的性格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包括胸襟和志向,却远在王熙凤之上。通读红楼不难发现,探春是他钟爱的角色之一,“四春”中,她着墨最多。相较于迎春温柔的长相,探春的相貌更让人惊艳。

黛玉一身清愁,是风雨飘摇中的芙蓉花;宝钗淡然大方,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而能担得起玫瑰花这一称号的,却只有探春。

然美貌在贾府并不是稀缺品,探春的身价如此之高,和她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贾环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是因为探春努力战胜自我,不会纠结于出身。

探春很温暖贴心。当她得知迎春受平儿欺负时,果断找她评理;当探春看到大家都有玉佩,邢岫烟没有时,细心的探春也送了一块给邢岫烟;即便自己再忙,当知道黛玉生病时,她还是抽出时间去探望,哪怕多心眼的黛玉礼数不周,她也表示无所谓。

当家理财有一套。探春参与管家,能镇住想要给她们下马威的下人,想出了两项俭省之策:少爷们上学的点心费8两银子和小姐们脂粉钱2两银子都给免了,还提出了“大观园承包责任制”,直接俭省了一年400两银子的花销。管家短短1一个月,就能想出这些妙招,探春确实有经济头脑。

难怪王熙凤也评价探春:“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与生母赵姨娘的爱恨纠葛

探春一身才华,也非常聪明,只可惜曹公给她的定位却是一个庶出女儿,她的母亲可不是王夫人,而是赵姨娘。在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中,探春最为介怀的就是这件事,这也不可避免地让母女俩产生了很多爱恨纠葛。

探春聪明,赵姨娘却很糊涂,甚至说是愚蠢,被别人当枪使都不知道,所以有了一出赵姨娘大闹议事厅的戏码。

赵姨娘在探春管家的时候,探春的舅舅赵国基去世,如果按照贾府旧例,其家人只能得20两银子,但赵姨娘出于私心找到探春,因为自己的女儿现在管事,想必伸手多要一些肯定无可厚非,因此,赵姨娘公然跑到议事厅同探春争论。

当时李纨都觉得可以增添一些,包括平儿也从中间打圆场。但探春很为难,如果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其他人看在眼里,自己威信全无,根本没办法再管理别人,所以她对赵姨娘说出来最狠心的话:“哪有主子小姐拉扯奴才”。

你是不是觉得探春非常冷漠,其实不然。平日里,赵姨娘总会埋怨探春送鞋子给宝玉而不给贾环,其实她不懂探春生活的艰难。探春为人无可挑剔,她行的端坐得正,别人除了拿她庶出的身份说事,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可说的。基于此,她对母亲赵姨娘,也并不像外人看上去的那样“不闻不问”。

在探春的内心深处,她是非常认可这个母亲的。平儿在处置彩云偷盗玫瑰香露事件时,为了避免赵姨娘牵涉其中,她都看在探春的面子上算了。众芳官欺负赵姨娘时,都是探春在背后默默善后。

细品探春你会发现,她真的很睿智。她总是毫不掩饰说王夫人的好话,处处维护她的形象。虽然探春明知嫡母的王夫人未必多真心待她,但是她每每说出“太太满心疼我”之类的话来,且与赵姨娘母子保持距离,这不仅对自己有利,其实也是为了保护那对糊涂的母子。

远嫁他乡实现命运逆袭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这是探春曾对那糊涂的母亲说的一句话。

可以看出,探春非普通芳官,更不是只会待在闺阁里自怨自艾的娇小女生,她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她的能力是跟着贾母学起来的,她可不是只想做一个深闺妇人,被拘束于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她想要一番更为广阔的天地。

《红楼梦》第74回: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她们也没的收藏,要搜,只管来搜我……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自觉流下眼泪来。

从探春的这段话中我们至少能得到两个信息点:探春有责任感,更有忧患意识。查抄大观园时,她对手下的丫头多有保护,并说若查她们就先查自己,出了事情自己去承担后果,这就是探春的格局;贾家如果遭遇祸端,一般都是“外头杀来”,一时间是不会灭亡的,倘若是自己家里自灭,这样的家族也难以长久。这又是探春的担忧。

细数《红楼梦》中有忧患意识的女性并不多,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再就是贾探春。秦可卿不当家且早逝,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王熙凤虽然管家,不过没有实质性见解,而且私心重,捞取私利有一套;林黛玉虽然也有忧患意识,但她人微言轻,而且是客居屋檐之下,不便提出意见。

只有探春,身份包括其性格最为契合,只可惜,贾府衰败的锅,不应该她来背。查抄大观园时,让她很心伤,如果没有这一出,在探春的管理下,说不定贾府会延迟衰亡。

从桃花社大家一起去放风筝时,两个凤凰风筝和一只“喜”字风筝纠缠在一起,这就暗示了探春“凤凰”的命运。从她的判词花签也可以看出,探春“必得贵婿”,也就是后来远嫁藩王成了王妃。

可以说,探春的抱负和理想是她与生俱来的,并不是贾府给的,她的身上有很多的不平凡,她是贾府三小姐,她聪明貌美,有男儿气概,更有远大抱负。她不想贾府衰败,她也力图改变,只可惜,她一己之力又岂能挽救贾府“盛极而衰”的宿命!

虽然探春远嫁是一件悲伤的事,不过只有远嫁,远离贾府这个是非场,她才能找到属于她的舞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贾探春

更多文章

  • 贾探春远嫁后过得怎样?贾母一句话道尽她的惨境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贾探春

    在京都煊赫近百年的望族贾家,钟鸣鼎食,诗礼簪缨,随便一个丫头,都比别家的小姐还强,遑论自幼受到严格教导的姑娘们。林黛玉进府当天,贾府的三个姑娘都在跟先生读书,因有远客贾母才给放了假。三位千金小姐,以俊眼修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最为出彩,让人见之忘俗。与迎春和惜春相比,探春实在值得家长们喜爱的。这位三姑

  • 中秋之夜贾探春为何陪贾母到深夜,这一个细节,其实寓意颇深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贾探春

    第七十六回,中秋之夜,贾母悲悲喜喜,熬至四更天。宝玉黛玉迎春惜春湘云熬不住溜了,只有探春,一直陪着贾母。所谓: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作为孙辈,探春其实是可以开溜的,她没有义务和责任要一直陪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是必须陪着贾母的,她们是媳妇。可是,探春却一直陪着贾母到深夜

  •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利用子女间的联姻来稳固权力,维系地位。贵族女子的一生便成为了权力争斗下的牺牲品,但今天的主人公却不同凡响,她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用自己的睿智和果敢,成功逆天改命。

  • 红楼梦:为何贾探春冷不丁的就要赶走薛宝钗?她给的理由很给力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贾探春

    为何当贾府要被抄检的时候,贾探春要将薛宝钗撵走?其实原因很少有人知道。说到薛宝钗这个人物,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自打住进了荣国府就一直广结朋友。先是拉拢了史湘云,随后又对贾宝玉进行多次示好,最后竟然连袭人也被她收买了,薛宝钗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成为了贾府很受欢迎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贾探春和薛宝钗

  • 贾探春只是个庶女,为什么在姐妹里结局最好?因为这四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贾探春

    贾府的四姐妹各有所长,大小姐元春善音律,二小姐迎春善下棋,三小姐探春善笔墨,四小姐惜春善画画,四姐妹占全了琴棋书画。随着贾府的衰败,四姐妹的命运也受到影响。元春死于宫斗,迎春嫁给豺狼孙绍祖受虐而死,探春远嫁海疆,惜春出家为尼姑。相比较与其他姐妹的或惨死或孤寂的下场,贾探春远嫁的结局反而成为最好的了。

  • 贾探春:从家族弃子到皇后,远嫁海外之后,开创了一段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金陵十二钗”乃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塑造的经典艺术群像,指的是小说剧情里,最核心发生地金陵的“十二冠首女子”。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为首的是林黛玉,其次是薛宝钗、贾元春和贾探春等十二位姑娘、小姐、奶奶。在正册的排序中,三小姐贾探春紧接着身为皇妃的贾元春位列第四位,可见这位三姑娘是个不一

  • 袭人借着贾探春之口,低看了林黛玉一眼,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贾探春

    林黛玉的出身,是正统的嫡出,而贾探春则是比较尴尬的庶出,在那传统社会嫡出比庶出更高贵些,贾探春这方面不得不有些敏感。黛玉虽然是远来的客,但能得到贾母庇护和宝玉的关爱。从王熙凤和贾琏关于如何给宝钗过生日的对话中,知道每年是要给林黛玉过生日的。探春会不知道黛玉的生日,这有点不好理解。探春理家,很精明的一

  • 王熙凤为何要对将来要出阁的贾探春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贾探春

    探春虽然庶出,但容貌出色,才华出众,可能嫁入高门大户,王公贵族吧。女孩子出嫁,等于再次投胎,探春可能会咸鱼翻身,所以掐尖好强,玲珑八面凤姐委曲求全了吧。其实,凤姐还真没这顾虑,即使探春成了第二个元春,如果没了娘家,她也威风不来。凤姐让出管家权,不是对探春的妥协,也不是对王夫人妥协,而是对自己身体的妥

  • 不要用今天的观点,评价贾探春无情,她比任何人都有情有义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贾探春

    赵国基是赵姨娘的兄弟,他曾经是贾府仆役,赵姨娘生了贾环之后,赵国基负责随侍贾环身边,成为贾环的奴仆之一,随着赵国基年龄的增加,贾府辞退了他。而贾探春出生之后,直接由王夫人抚养,她虽然知道赵国基这个人,他必然没有机会直接的接触,更不要说有什么感情了?从情理而言,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唯一的羁绊也就是赵姨

  • 贾探春出家时,最挂念的不是生母和宝玉,而是没有送亲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夏末讲讲历史标签:贾探春

    红楼梦中前80回,并未提起探春远嫁之事,但其实早就有暗示。八七版的红楼将探春远嫁当成重头戏来拍,无论是取景还是拍摄,几乎都接近完美,只不过其中有一个遗憾,那就是送亲的队伍中少了一个人。尽管此人在书中的形象让人喜欢不起来,但他却是探春远嫁时,心里最挂念的那个。那么贾探春在远嫁的时候,心里最挂念谁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