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王熙凤是大家闺秀为啥不识字呢?古代女人基本都不识字

《红楼梦》王熙凤是大家闺秀为啥不识字呢?古代女人基本都不识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萨沙讲史堂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1/6 3:43:20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424期

《红楼梦》王熙凤是大家闺秀为啥不识字呢?古代女人基本都不识字

古代贵族妇女不识字,也没什么稀奇。

以慈禧太后为例,她已经算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了,在家破天荒的读过私塾,粗通文墨。

所以咸丰皇帝患病以后,时常口授并让她代笔批阅奏章,还允许慈禧发表自己的意见。

由此,慈禧走上政界,就是因为她识字。

而地位比慈禧高的慈安太后钮祜禄氏,虽然是宗室贵戚的大小姐,就基本不识字。后来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都要慈禧念奏折给慈安听。

那么,慈禧太后既然能够承担这么重要的工作,又是后宫少有的知识分子,文化程度应该很高。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慈禧在辛酉政变杀死肃顺的时候,曾亲自写过一道密旨。

这短短几十个字中,就有一大堆错字、别字,字还写得非常难看。

谁都知道,慈禧身边可能有众多肃顺的卧底、奸细,这种可能导致慈禧完蛋的密旨,绝对不可能找人代笔。那么,通过这份密旨来看,慈禧的文化最多是今天小学低年级水平。

再说通俗点,慈禧也就是识字罢了,不是文盲。

而慈禧这点文化水平,在紫禁城后宫中竟然还算是好的,可见当时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慈禧、慈安太后尚且水平如此,王熙凤不识字,也就没什么稀奇。

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女子无才便是德。

今天是女子无德便有财,当年是无才便是德。

古代妇女尤其是贵族妇女根本不需要出门工作,只需要在家生孩子、养孩子、操持家务。

这个操持家务并不是去做家务,而是管理仆人们去做家务。

那么,她们识不识字没什么区别。

仆人中肯定有管家,这个管家一般是会识字、记账的,不需要主人识字。

溥仪贵为皇帝,他就不会算术。

为啥?古代主人是不需要管理这些庶务的,只要仆人负责清点、计算然后汇报。

另外,古代是大男子主义的社会,希望女子处于从属地位,只需要服从。

有思想的人不容易随便服从别人,女子一旦识字会看书,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主见。

对于男人来说,妇女识字只会让她们不听话。

所以,自古以来都不鼓励女人读书,女人受教育是歪门邪道。连小姑娘薛宝钗也认为这话是对的,还以此教育林黛玉。

王夫人儿媳妇李纨,是世代书香门第家的大女儿,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这个国子监祭酒,就是国家最高的教育官员。这样人家的女儿李纨,尚且只是“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

所以,王家老姐妹基本都不识字,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都是文盲。

贾母很有可能不识字,就算识字也是略懂几个,水平很低。

贾母给丫鬟取得名字很粗俗,就知道她文化程度不高。

第二,王家轻视女人的教育。

王家是四大家族之一,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的后代,王子腾的官职先是京营节度使,升官以后是“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

九省统制这个官衔,在宋代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正一品。

京营节度使也是武官,类似于地方军区司令员。

可见,王家也不是书香门第,而是武官出身。

古代武人绝大部分不识字(识字就去科举考试了),或者勉强看得懂兵书而已。

红楼梦是清代故事,满清最初入关的那批满蒙战将根本不认识汉字,甚至不认识满族自己的文字。他们都是文盲,一样建功立业。

所以,王家很有可能连男人也没什么文化,妇女就更别说了。

由于是世袭的将军家庭,历代男人们轻视读书,根本不让女人识字。

第三,当时社会风气鄙视识字的女人。

不要说贵族家庭,皇帝的女儿,堂堂公主也大多不识字。

满清皇族的资料写到:皇族的女儿们大都没有名字,仅以‘大妞’称呼。女孩长大后,很少看到她们就学的纪录。宗人府所设的左右翼宗学,不让宗女子就读。旗人妇女一般不识字。

皇族绝对不是条件让女孩读书,主要是社会风气就是如此,皇宫里也不例外。

第四,王熙凤其实是识字的。

识字这种事情,对于年龄不是很大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想学不想学。

如果真的想学,自己抽出业余时间,咬牙认识一千五百个常用字,就大体脱盲了。

中国红军的士兵基本是清一色青年农民,几乎都不识字。

进入红军以后,军队会给他们业余上文化课,让他们脱盲。

根据经验,年轻小伙子只要在军队学习一年左右,就可以大体脱盲。

大家想想看,红军战士可是要打仗的,最多只能在训练和战斗的空闲时间学习。

就这样,他们也能在一年内识字不少。

王熙凤之前确实不认字,稍后可以看得懂记账,甚至能看懂司琪的情书。

可见,王熙凤知道不识字不方便管家,后自学了识字。

王熙凤是年轻妇女,也就是20多岁,记忆力很好,花费几年时间识字还是没问题的。

你自己真正要学,尤其是贵族妇女,还是可以学会的。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标签: 王熙凤

更多文章

  • 跟王熙凤学习职场中层智慧:空降后,应该怎么做?怎么杀鸡儆猴?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熙凤

    职场中层干部是最难干的工作。明明有规章制度,可是下面的员工就是不遵守纪律,作为中层领导应该怎么办?这就要学习一下王熙凤的管理智慧了。先礼后兵。 王熙凤空降到宁国府,管理秦可卿葬礼事宜。宁国府的管理非常混乱,纪律涣散。针对这些现象。王熙凤上任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破尽痼弊根底。将所有工作分成若干

  • 她是王熙凤的贴身“润滑剂”,没有她,王熙凤的日子就不好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为人精明,行事雷厉风行,是大观园里的大管家。但是,她能保持住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却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丫鬟平儿。平儿可以说是王熙凤的“润滑剂”,没有她,王熙凤的日子就不好过。 平儿虽然是丫鬟,却比袭人、鸳鸯这些更高出一头,因为平儿是府里实权派王熙凤的丫头,很多事情王熙

  • 《红楼梦》清虚观的张道士为什么容忍王熙凤掌扇自己小徒儿?

    历史人物编辑:萨沙讲史堂标签:王熙凤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418期《红楼梦》清虚观的张道士为什么容忍王熙凤掌扇自己小徒儿?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贾家妇女去清虚观,王熙凤重重扇了一个小道士,张道士的小徒弟。有趣的是,随后王熙凤也好,张道士也罢,都完全当作

  • 贾琏惧怕王熙凤的三个理由,暴露他对王熙凤深深的爱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的是时代里,一直都还保持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夫妻间相处也是秉承着“夫为妻子纲”的传统,对于丈夫女子一般都是顺从不能够违背,可是这个现象在贾琏和王熙凤身上就不成立,因为贾琏一个堂堂的公子爷,却惧怕妻子王熙凤。至于其中的缘故,其实都很简单。第一,贾琏对王熙凤有爱,自愿忍让从平儿在鸳鸯的朋友圈

  • 为什么王夫人不喜欢王熙凤?有三个王熙凤无法面对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王熙凤

    文/潇湘夜雨在红楼梦里,王夫人王熙凤的亲姑妈,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王夫人是很喜欢王熙凤的,可是后来慢慢地品味才发现,王夫人对王熙凤还是心存芥蒂的,她好像并没有那么喜欢王熙凤。第一,管家的不信任,王夫人不喜欢王熙凤太过聪慧能干王夫人是贾府的女主人,本该由她当政管家,可是为了平衡她和邢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

  • 如果王熙凤是面试官,你靠什么打动她?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熙凤

    王熙凤,贾府里贾琏的妻子,来自金陵王家,因其能力突出,干劲十足,被授予管理荣国府的职务。荣国府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得经由凤姐裁度、安排,每天要见的人,要处理的事,都够她忙的。也正因为凤姐在这个位置上,有实权又有说话的底气,来求她办事,或在她面前走动的人,也分外得多。凤姐年纪并不算大,但已经十分老练了,

  • 王熙凤这两个贴身丫环,名字的谐音挺好玩!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王熙凤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是一部非常耐人咀嚼的小说。其中的不少细节,都设有机关!比如,王熙凤身边的两个重要丫环——“平儿”、“丰儿”,她们的名字就很有讲究。小说第七回,讲了周瑞家的给王熙凤送宫花。这宫花是薛家准备的“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剩下十二枝没用上,薛姨妈就交给周瑞家的送人。

  • 王熙凤和平儿:主仆,姐妹,还是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熙凤

    平儿和王熙凤一直都是红楼梦里我很喜欢的人物。可是,她们两的关系很特别,是主仆,也是姐妹,同时还是情敌,到底哪一种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呢?主仆关系中,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王熙凤有四个陪嫁丫头,但是到最后只剩下平儿一个,不管是平儿聪明听话,还是王熙凤手下留情,平儿就是留下来了,而且还成了王熙凤最得利的助

  • 贾府那么有钱,仆人药材应有尽有,为何王熙凤还会流产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王熙凤

    导语:《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没有谁可以和它相媲美。虽然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但是后人对《红楼梦》这本著作的了解和深挖也是费了不少心血的。里面主要描写了关于贾宝玉他一生相串联的故事,每一位人物之间的关联性都很强,并且里面每一位人物角色的刻画都栩

  • 《红楼梦》王熙凤生日当天,宝玉祭拜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王熙凤

    王熙凤生日,贾母为了给她庆祝,特意想了个凑份子钱的方式来让大家一起热闹。从贾母、王夫人、李纨到下面的各位姑娘、丫头婆子都凑了一份钱,最后在尤氏的打点下,生日宴办得异常热闹好玩。可是凤姐生日这一天,宝玉却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而且穿戴得十分素裹,和袭人说是出去奔丧。那宝玉真的是出去奔丧了吗,又是什么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