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王熙凤生日当天,宝玉祭拜的人是谁?

《红楼梦》王熙凤生日当天,宝玉祭拜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如玉公子 访问量:2493 更新时间:2024/1/6 7:42:48

王熙凤生日,贾母为了给她庆祝,特意想了个凑份子钱的方式来让大家一起热闹。从贾母、王夫人李纨到下面的各位姑娘、丫头婆子都凑了一份钱,最后在尤氏的打点下,生日宴办得异常热闹好玩。

可是凤姐生日这一天,宝玉却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而且穿戴得十分素裹,和袭人说是出去奔丧。那宝玉真的是出去奔丧了吗,又是什么人值得他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出去祭拜呢?

宝玉确实是出门祭拜去了,他在头一天晚上就和袭人说了明儿一早要到北静王府去一趟,且又要准备素衣来穿,袭人便猜测可能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但其实去北静王府只是宝玉的借口,他祭拜的人在书中自始至终没有明写,但从一些细节的描写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来是谁。

却说宝玉一早就只带了茗烟一人,出门骑了马就跑,直到了一处冷冷清清的地方才停下来。然后他让茗烟买一些名贵的香,但冷清之处哪里买得到这些。宝玉随身带的荷包虽然有些香,却又没有炉炭。然后茗烟便带了宝玉去往水仙庵,这水仙庵里面供的是洛神。宝玉往日最讨厌水仙庵,觉得洛神原是曹子建的谎话,但今日他却觉得刚好合他的心事。

为何合了他的心事,其实从水仙庵这名字我们便可猜测出一二了。提起和水有关的人,就会想起了跳井而死的金钏。当日,宝玉和金钏在闹,却被装睡的王夫人打了一巴掌,骂她勾引宝玉,并把她撵了出去。金钏清誉受损,最后只得投井自尽。

是的,宝玉这天祭拜的人就是金钏。金钏含恨而死,皆是因宝玉的一句玩笑而起,她的死是宝玉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和放不下的心结。她跳井而死,死后可能也会成为水中的神,所以水仙庵才会正合宝玉的心事。

我们继续往下看,宝玉到了水仙庵竟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最后只得来到井台上烧香。这“井台上”更加印证了宝玉祭拜的人是金钏。茗烟看宝玉一边烧香一边流泪,也跟着烧了香磕了头。因为宝玉不说,茗烟也不知道宝玉祭拜的是谁,其实何止茗烟不知,府里又有谁还记得金钏这么一个丫头?贾府里热闹非凡,人人都在为凤姐庆生,却不知凤姐的生日刚好是金钏的祭日。但宝玉却记下了这个日子,在这样特殊的日子,他一个人默默的出来祭拜她。宝玉是个有情的人,金钏的死也不能说是宝玉的错,但宝玉却为她心疼和惋惜,在她的祭日撮土为香,祭拜这份不了情。若金钏有知,也能无怨了吧。

宝玉礼尽以后,才和茗烟赶回城,换下素服再去凤姐的宴席。他还没进屋,却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里面热热闹闹,玉钏为什么在外面流泪,这也再次印证了宝玉祭拜的人是金钏。这天是金钏的祭日,金钏是玉钏的姐姐,玉钏在为她姐姐而哭。

宝玉过来见过贾母等人,那时台上正在演戏,演的是《荆钗记》,正到《男祭》一出。这个戏又是暗示金钏的一个有力证据。

《荆钗记》讲述的是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的后母也逼她改嫁,玉莲不从,投河自尽。《男祭》正是王十朋到河边哭泣的一段戏。

王十朋这个场景和宝玉刚才祭拜的场景多么相似,而钱玉莲投河自尽和金钏也是如出一辙。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这已经都快是明示了。接下来黛玉的一句话,更加凸显了这个事实。

黛玉看着台上的戏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宝钗不答。

黛玉的话说明了什么,宝钗的不答又说明了什么。黛玉这话明是对宝钗说,实际是对宝玉说的,说的正是宝玉。宝玉虽然和谁也没有说他出去的真正目的,但是黛玉却懂他。黛玉也记得金钏的祭日,也知道以宝玉的为人,他会怎么做。只是黛玉觉得形式并不重要,只要心中有那份深情便可。比如祭拜金钏,并不需要跑到外面,也找个有水的地方,只要有那份心,在哪里祭拜都是一样的。不拘一水,不拘一处,心中有情便好。

宝钗虽然不回答黛玉的话,但是黛玉的意思她应该也是知道了,甚至宝玉出去祭拜金钏的事她也明白。宝钗不一定像黛玉那般与宝玉心灵相通,但金钏的死宝钗应该也没忘记。当时她为这事劝慰过王夫人,还拿出了自己的衣服为金钏装殓。对于金钏,宝钗也是有记忆的。

综合上面提到的种种,已经可以完全证实宝玉当天出去祭拜的人就是金钏。一边是热闹的生日,一边是冷清的洒泪,作者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说明了宝玉的有情,他觉得众法平等,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宝玉的有情,也侧面体现的部分人的无情,一些低贱的生命往往被忽视。

标签: 王熙凤

更多文章

  • 王熙凤告诉你什么叫做“腹黑”?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熙凤

    王熙凤告诉你什么叫做“腹黑”?文/姜卫华什么叫腹黑?腹黑(はらぐろい)看字面意思的话,就是“肚子里都是黑的”。她(他)善于伪装,看起来总是笑意盈盈亲切有加,但却是心机重重,让你防不胜防。直白点说,她(他)外表善良、温柔,内心却恶毒、邪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人好像缺少了什么?所以

  • 为什么探春可以挑战王熙凤的权威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王熙凤

    文/陌游常乐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就是王熙凤的聪明之处了。王熙凤在审时度势、当家理政、选人用人方面绝对是非常出色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要向探春妥协的原因。第一,未出嫁的女孩儿在家族里中有很高的地位。探春即使是庶出,但是她在家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这也是大家族中一种惯例。我们从探春这些女孩子们可以跟着贾母一

  • 跟王熙凤学职场中层智慧: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发现哪些今天依然存在的管理漏洞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熙凤

    职场中人,免不了调动,尤其是中层干部,会经常被大领导从一个部门调到另一个部门。调到好部门就罢了,如果丢给你一个烂摊子就糟心了。那么中层干部接管一个烂摊子应该怎么办呢?新官上任三把火?错!我们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就可以窥见中层干部调新部门应该怎么办。宁国府管理混乱,尤其是当家主母尤氏生病后,更是一团糟。

  • 为何薛姨妈偏偏要给王熙凤四朵宫花,难道因为王熙凤是自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王熙凤

    薛姨妈自从举家住到贾府一住就住了很多年,她们一家直到薛蟠成婚都没有离开,但是他们一家却从来都没有被贾府嫌弃,这就是因为薛家人都很会为人处世,不管是薛姨妈的亲切厚道、宝钗的大度懂事、薛蟠的仗义豪爽,并且薛家在贾府多年只是借住房屋,其余的一应开销都是自给自足从来就没有给贾府添过任何的花销,反正薛家人给大

  • 王熙凤的生财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熙凤

    贾琏出轨鲍二家的一回,平儿受了琏凤夫妇的夹板气,大奶奶李纨后来带着姑娘们去找王熙凤要诗社经费,顺便替平儿打抱不平。这时候王熙凤替李纨算了一笔账,说她一年到头银子不少拿,姑娘们起诗社能花几个钱,都不舍得出,还说李纨月例比她多了两倍。李纨的月例是十两,就已经比凤姐多了两倍,这么说凤姐一个月只有五两银子月

  •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走向衰败的一道分水岭。另外,从此之后,大观园的姑娘们也开始渐渐减少,晴雯被撵了出去,戏班子里的人被撵了出去不说,就连众人都喜欢的薛宝钗这么尊贵的人都被撵出去了。从表面上看,薛宝钗是自己搬出去的,但是实际

  • 贾探春对生母大不敬,为何有人说她既有主见又深明大义,从何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身上的争议源于对她的不了解,她是封建正统主义最忠实的代表,不仅有领导才能,而且有政治远见。一个领导者的风范要有主见是必须的,深明大义是必然的,此外,还要有六亲不认,大义灭亲的刚正不阿。这样一个有领导风范的贾探春,作者偏偏给了她一个尴尬的身份--庶出。这一身份注定了她这一辈子要“逆风而行”,注定

  • 贾母几次逐客令都撵不走,贾探春只用一番话,薛宝钗就溜之大吉了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贾探春

    贾敏去世后,贾母便匆匆打发男女船只来接,至贾府,便被安排和贾宝玉同住贾母屋里,二人床位仅一碧纱橱之隔,这种宠爱,仅林黛玉独有。再往后,我们便发现,贾母对林黛玉似乎不仅单纯当外孙女抚养,而是默认其为贾宝玉未来的妻子,如其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称呼为“小冤家”,并直呼:“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

  • 贾探春最后做了王妃?想太多!她真正的夫家写在第七十二回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未完之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行本,后四十回是程高续作,真正的原著只有前面八十回。因此,关于佚稿中许多人物的结局,成为了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而对于扎手“玫瑰花”贾探春的结局,最盛行的版本莫过于“外藩王妃”一说了。然而,贾探春是否真的做了外藩王妃?只怕还有待商榷。在第二十二回,在贾

  • 贾探春:最出色的她,有最糊涂的母亲,一场远嫁让她命运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贾探春

    文|四季文史贾府三小姐贾探春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雅称:玫瑰小姐。玫瑰,又红又香,可谓人见人爱,不过它却是带刺的花朵,不可随意触碰,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为之喜爱,只是大家都对它增加了几分敬畏罢了。众所周知,探春是赵姨娘和贾政所生,比不得元妃,她只是一个庶出的小姐。既然出身不算高贵,那么贾探春为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