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当了中层干部,就会有许多烦恼。下面的人挤兑,上面的人施压,自己在中间受夹板气。处理得好,上下都满意,处理不好,上下不讨好。
《红楼梦》里,王熙凤就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位置。面对下级打小报告,我们看看王熙凤是怎么应对的。
王夫人是王熙凤的直接领导。
赵姨娘、周姨娘,虽然是贾政的妾,但地位没有王熙凤高,应该接受王熙凤的管理。
由于两位姨娘的月利银子少了一吊钱,不知是谁,就向王夫人告状,说王熙凤少给他们一吊钱。
王夫人当然要主持正义,于是向王熙凤问责。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
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
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凤姐见问得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
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缘故?”
凤姐忙笑道:“姨娘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
王熙凤赔着笑脸,向王夫人解释。将姨娘丫头的月利钱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姨娘丫头月利钱少了一吊钱是外头账房,也就是现在的财务部决定的。不是我私自少给她们月利钱。
其实,外面账房决定将姨娘丫头的工资减半,王夫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王夫人还是要向王熙凤问责。这是明知故问。王熙凤当然明白,这是王夫人在行使上位者的职权,以大压小。
两位姨娘也应该明白,在工资的问题上,王熙凤没有自主权,她只是一个发工资的人,怎么来,怎么去,顶多是延迟开资,没有少开资的权力。
当然了,如果犯错误了,王熙凤有扣工资和罚款的权力。但是,赵姨娘和周姨娘不一样,她们属于叔叔的妾。王熙凤不会无缘无故地克扣她们的工资。两位姨娘将少开工资的责任都推给王熙凤,告王熙凤的状,显然是污蔑。
王熙凤也有点生气了,虽然还保持着微笑,但是语气加重了,语速加快了。王熙凤接着说:“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做主。”
王熙凤继续解释,短一吊钱,不是我的责任,是外面财务部的决定的。姨娘不满,发泄气愤,也不能对我不满,对我发泄。给她们发工资是公家的钱,又不掏我的腰包,我乐得给她们。但是外面财务扣的钱,我不能为了她们高兴自己填窟窿,没这个道理啊。
王熙凤还说自己为两位姨娘争取过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可是外面账房不同意,“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叫我也难再说了”,只能每月按照外面账房给的工资发放。
王熙凤用下人的工放贷,挣利息银子。因此王熙凤经常拖欠丫头婆子的工资。王熙凤敏锐地意识到,王夫人对自己拖欠工资的事情,有所察觉。
王熙凤说,“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地得过一遭儿!”以前是外面的账房给内宅发工资,那时候,的确有拖欠工资的现象。每个月都不按时发工资。
她开始标榜自己,从不拖欠工资,“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
如果您让我管理财务,我就不会出现这种压低工资,让姨娘不满的现象。王熙凤这是委婉地向王夫人要权力。
王夫人一听,只得罢了。她不追求王熙凤的责任,当然也不能给王熙凤更大的权力。这件问责事件,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