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宝钗暗中拉拢李纨后,却在背后做下这种事,最后两人反目

薛宝钗暗中拉拢李纨后,却在背后做下这种事,最后两人反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里草人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20 21:47:46

在《红楼梦》五彩纷呈的人物群像中,李纨应该是最黯淡的一位,恰似她那一身青哆罗呢的褂子,幽暗而昏晦。虽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但作者在其身上的笔墨却少得可怜,以致红学家俞平伯都说过:“谈《红楼梦》尽可以撇开李纨、巧姐儿等”。

《红楼梦》开篇不久,文中便点名了李纨的身份。其为金陵名宦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族中无人不读书。至李守中继承后,因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方不令李纨十分用功读书了,仅仅念过《列女传》此类书籍三四本,而着重纺绩井臼之事。

李纨命运不大好,嫁入荣国府成为大少奶奶后,绣帐犹新,鸳衾未冷,丈夫贾珠便撒手人寰,李纨成了孀妇,一生与红妆无缘。

在贾府,李纨是有名的佛爷,素日里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下人们都不太将其放在眼里。如抄检大观园次日,尤氏在李纨处洗脸,李纨的丫头素云就敢将自己的胭脂拿给这位宁府的奶奶“将就着用”,随后炒豆儿给尤氏端水洗脸,更是只弯腰捧着,对比探春面前丫头跪着捧水的样子,李纨素日对下人何等宽容,于斯可见一斑。

“心如槁木、形同死灰”,这是作者赐予李纨的八个字,自贾珠去世,李纨便对周边人和事失去了热情,什么都唤不起她的兴趣,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银子,这是一个失去依靠的单亲母亲都具备的“本能”。李纨的性格,正如其抽到花签后所说的“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然而,自称不问众人“废与兴”的李纨,似乎并不完全如此,比如在诗社上,李纨的表现是非常热情的,而其中还独断专行了一次。

在第三十七回,探春雅兴大发,致信园中兄弟姐妹们,意在结社吟咏。宝玉收到信笺后拍手称妙,忙敢去秋爽斋赴会。及至秋爽斋,便见宝钗。黛玉、迎春和惜春已经到场了。探春见宝玉来了后,便笑道:

“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探春能出此言,可见她下帖请来的人都已经到场。然而宝玉在鼓动大家为诗社出主意的时候,宝钗却说了一句话:“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

宝钗话音刚落,李纨便进门了,并且还非常主动自荐掌坛,称要帮探春把这诗社作兴起来。

这就很有意思了,李纨未进门之前,探春便称人都到齐了,可见其并未给李纨下帖,这也是非常能理解的,毕竟这个大嫂子素日里矜持自守,是个槁木之人嘛。然而宝钗却让大家等等,可知等的就是李纨,那么宝钗怎么知道李纨对诗社有兴趣呢?左不过是素日“留心窥察”的结果,毕竟宝姑娘,可是知道园子里上下大多都爱吃螃蟹的人啊。李纨“前儿春天”就有这个意思的,宝钗岂能不知啊?所以收到探春的帖子,宝钗就去找李纨了。

而李纨一到,便倚老卖老要做诗社社长,连探春也有几分委屈,在李纨立了一番规矩后,其笑称:

“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

宝钗的投其所好,李纨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在第一次诗社,即便众人认为黛玉和宝钗的诗不分伯仲,贾宝玉更是异议颇多,但李纨仍固执己见,硬推薛宝钗第一,这应该是李纨对薛宝钗的回报了。

此次诗社结束后,李纨便强调了:

“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

瞧瞧,谁说珠大嫂子心如死灰啊?人家顶多是一堆石灰,想要沸腾起来,还需浇上冷水,而诗社就是那一盆冷水。在诗社中,才能一见李纨青春模样,而且,珠大嫂子似乎还很霸道。

然而,李纨和宝钗愉快的合作,很快因为宝钗的背叛戛然而止。

海棠诗社后,宝玉想起了史湘云,忙求贾母接史湘云进府,在做下两首海棠诗后,史湘云快人快语,拍胸脯称下一场诗社自己负责了。众人散了后,宝钗将史湘云请来蘅芜苑,给史湘云说了一大堆的难题,令史湘云后悔不跌,随后宝钗又很贴心地为其出主意,最后拍定以螃蟹宴作席。事实上一个诗社何须如此劳师动众?试想宝玉生日,中丫环攒了几两银子就够四十盘果子,几位姑娘能吃什么呢?所以史湘云还是吃了年幼懵懂的亏了。紧接着,宝钗便和湘云讨论起诗社的韵律问题来,最终决定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拟定十二个题目,不限韵脚。

前儿李纨再三强调“出题限韵要依我”,转眼便被宝钗置之不顾,这何止是不尊重人那么简单,明显是打脸李纨嘛。所以菊花诗社上,自湘云拿出题目起,未见李纨发声。而在评定名次时,李纨对这些诗篇都未多加评点,便直取黛玉三首为上,要知道黛玉都自称“我那个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仍一意孤行,称“巧的倒好”,而宝钗亦未置一词。

李纨此举,何尝不是对宝钗背叛的惩罚呢?当然,李纨和宝钗经过此事后,再很少交集了,及至大观园抄检次日,宝钗气冲冲来告辞,李纨不仅未加挽留,还和尤氏忽视一笑,这其中的意味,大抵也只有李纨和尤氏自己知道了。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李纨为何被作者嘲讽“不积阴鸷”?只因她没有做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李纨

    作为为闺阁女儿立传的恢宏巨著,《红楼梦》里但凡关乎女子的文字大多都是饱含柔情的,即便因“淫”而亡的秦可卿,作者也为最后删去“更衣”“遗簪”细节,甚为慈悲。然而对于李纨,作者却一反常态,无论在判词或者《红楼梦曲》,都极尽嘲讽之笔,尖刻中带着些许恶毒。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见到众钗的判词无不是挽

  • 李纨为何能嫁贾珠?这个特征最讨王夫人欢心,薛宝钗同样拥有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李纨

    十二金钗中的李纨,应该是最老实本分的女子。贾珠是贾政的嫡长子,贾宝玉的亲哥哥。他才貌俱佳,学富五车,是贾家复兴最大的希望。至于李纨,系金陵名宦之女,也是书香门第。只是李纨的父亲信奉“女子无才便有德”,便只让她识得几个字,“以纺绩井臼为要”。国公之后,名宦之女。两者门第相当,结为夫妻倒也在情理之中。可

  • 孤寡女人李纨守寡一生,她是贾府最成功的母亲,贾母也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略知一二标签:李纨

    在红楼的故事中,要是说到其中哪一位母亲是最成功的,那应该还是李纨吧。她只有一个独生子,也就是贾兰。而贾兰容貌上等,清秀帅气,为人也是十分儒雅。并且在学习方面,更是勤奋好学,诗词当面比贾宝玉还要优秀。而后来也正是因为他,贾家在败落之后,他考了科举,重新让贾家发挥起来了往日的荣光。其实他应该是这所有人里

  • 寡妇李纨的居所遍植杏花,曹雪芹给了6字评价,一语道破底牌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纨

    红楼十二钗诗词解读系列【第十三篇第4节】穿凿扭捏的稻香村李纨的居所是稻香村,对于这个所在,《红楼梦》第十七回,通过贾政和宝玉对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已经告诉读者稻香村的定位,其实就是李纨的定位,曹雪芹对其给出了底色和基调。大观园是贵妃娘娘的省亲别苑,自然是人间胜境,理应一片富贵气象才是。稻香村却是个特

  • 橙红年代:刘子光成心理辅导员,小帅李纨立功,梅姐的老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香标签:李纨

    前面的剧情中,马思纯饰演的胡蓉以优异成绩成为刑警,老爸胡跃进(巫刚饰)因为胡蓉是战友黄振武的亲生女儿,所以始终不同意。第11集一开始,胡蓉就趴在护士站闷闷不乐,陈伟霆饰演的刘子光瞬间变身成心理辅导员,对胡蓉一通开导。光哥的心理辅导技能全开,从护士站到走廊,从走廊到休息区,从站姿到走姿,从走姿到坐姿…

  • 《红楼梦》:李纨的性格为何那么矛盾?封建社会“未亡人”的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李纨

    如果要说出一部女人最多的小说,小编一定为大家推荐《红楼梦》,从老太君到活泼可爱的姑娘们,每个都有各自的特色。在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也就是李纨。李纨在书中是个非常矛盾的角色,她是以“未亡人”的身份出现的,平时很容易让人忽视,唯独众女策划举办诗社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她的活跃。事实上,李纨的年纪和

  • 李纨娘家为何极少与贾家有来往?与贾宝玉有莫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李纨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世族,贾家除了在与其他贵族世家来往周旋,对同气连枝的世交老亲亦勤于联络,一丝不苟,贾府好客,常常有亲友往来,薛家不必说,仅仅作为王夫人的姨表关系就一住不走;史湘云隔三差五来住大半月才回家;连邢夫人的侄女都跟随父母亲投靠姑妈而来,而李纨呢?作为荣府二房的长媳,李纨的地位不比其

  • 李纨晚年幸福,儿子没有早逝,她也没有早逝,共同享受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李纨

    小说《红楼梦》里,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而金陵十二钗却都上了薄命司的册子,全部是红颜薄命,李纨薄命就在于青年丧夫,早早断绝了夫妻之爱,以至于她的判词中有一句就是“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但是现在很多红学研究者认为李纨晚年也是悲剧,或者她在儿子贾兰中举后就病逝了,

  • 红楼梦:贾府败落后,李纨有钱,却对巧姐袖手旁观?她做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李纨

    《红楼梦》贾府败落的结局从一开篇就已经有征兆了,冷子兴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说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更可怕的还是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来,贾府就像冷子兴所说的彻底败落了,府中的一干人等都落了难,不过很多人根据《红楼梦曲》中对李纨的叙述断定李纨躲过了这一劫,但是她不仅没

  • 若是李纨不救巧姐,也是应该,你会倾家荡产去救婆家堂侄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李纨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从问世以来,就被读者关注,因此有了很多红学家和索隐派,于是有了很多不同的说法。不知道哪个索隐派竟然索隐出,在贾家败落之后,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入青楼,而此时只有李纨有钱,可是李纨为人凉薄吝啬,竟然不肯出钱搭救巧姐。先不说这种说法实在是匪夷所思,《红楼梦》后八十回没有这样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