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稻香村经历三次改名,稻香村的定名让李纨摆脱生活的三重束缚

稻香村经历三次改名,稻香村的定名让李纨摆脱生活的三重束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贤谈文史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3/12/27 4:59:25

稻香村是潇湘馆之后的第二个院落,这里从未进门开始就展示出它的朴素,用黄泥筑造的矮墙,墙头只用稻茎掩护。稻香村外围有桑树、榆树等树作为篱笆,中间的屋舍都是茅屋,四周还有很多的农田土地,这完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农庄。

大观园中各具特色,这里的田园风光可谓是独一无二。过不久这里就成为纨在大观园的住所,稻香村本不叫稻香村是经历了三次改名才得来的名字,不过“稻香村”的成型却是对李纨生命的一种解放。

第一次,从“杏花村”到“杏帘在望”,从朴实无华到保持优雅

稻香村最有特色的就是几百株杏花,于是众人就提议把稻香村叫做“杏花村”,因为诗句“借问酒家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贾政一度还想着在这里挂上酒幌做成诗词中的样子,可是宝玉却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好,借着唐伯虎的一句“红杏梢头挂酒旗”于是就改成了“杏帘在望”,本想直接根据“柴门临水稻花香”改名稻香村,无奈贾政不允,还是觉得“杏来在望”更好于是就采用了。

杏花村指的是酒家,那么在身在其中的人自然是朴实无华的,正如屋内纸窗木榻,一点富贵气象皆无的样子,可是当“杏花村”成了“杏帘在望”,这里的格调上升了,但这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不复存在。

屋子和主人的气性是相通的,那么李纨自然也不得谨受“杏帘在望”的优雅,处处行为做事不能失去了分寸。人因会犯错而可爱,可是这下李纨照旧只能以古代淑女和贤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她即便从贾府过度到都甘愿居住,但是她的生活还是从未发生过任何变化。

第二次,元春将“杏帘在望”改作“浣葛山庄”,妇德成了首要

元春在正月十五得到允准回家省亲,于是她第一次畅游大观园,当看到宝玉在此处的写的对联“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心中感慨便将此处由“杏帘在望”改作“浣葛山庄”。

元春会如此触动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被对联的深层含义所感,这对联是在称颂元春,因为元春尽到后妃之德,新近涨起来的春水使浣葛之处越来越多,她就成了女子的表率;元春如水草好云一般坚韧,默默守护着贾府的读书儿郎。元春看到这个对联自然知道宝玉理解她在宫里的隐忍和坚强都是为了在家中的她们,所以为了自省与勤勉。

元春把稻香村从喝酒的闲适处改成了洗葛处,仅仅只是改了一名字,稻香村承载的意义完全不同了。元春原本只是给了自己的告诫,可是后来住在这里的人也必须承继元春的意志,元春以妇德自勉,那么李纨也只能照做。李纨本来就因为谨守各种规矩变得毫无生气,如今更是如此,李纨如果此时入住,那么她的生活还是周而复始的枯燥和乏味。

第三次,终将“浣葛山庄”改成了“稻香村”,简单生活成了重心

元春游览完了大观园,为了留下一个纪念便让众姊妹和宝玉一起为大观园的几处她很喜欢的地方写诗,其中宝玉一个人要写四个地方就有点力不从心,看到宝玉为难黛玉便出手相助,黛玉帮着宝玉写了稻香村的《杏帘在望》。元春对这首诗中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很喜欢,便再一次为稻香村改名,直接将“浣葛山庄”变作“稻香村”。

同样从“稻香村”这个名字来看这个地方被赋予的意义,稻香村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闻到稻花稻谷香的地方,与之前的两个两个名字不同,这里此时有了更加完整的田园风格,而且不是“杏帘在望”的优雅,也没有“浣葛山庄”的压抑,这里此时拥有的就是一种简单的田园风。

站在上帝视角能够知道“稻香村”将来就是李纨的住所,这个地方承载的意义就需要她去践行,所以如果是叫之前的两个名字,那么李纨照旧会活得很累。因为李纨从小就是读着《列女传》,学着“三从四德”长大的女子,贾珠去世之后她没有选择再嫁而是自愿为贾珠守寡,这是在当时是美德,但是对于李纨本人而言却是一种伤害。

李纨明明还在很年轻却只能活得如同枯木一般,不能打扮也不能玩乐,只能孤寂冷清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继续维持着“杏帘在望”的优雅和“浣葛山庄”的压抑,那么李纨永远都是被束缚的人,永远都和快乐无缘了。可是黛玉的机智和元春的明达终于将稻香村这个名字定下来。这也是李纨生命中的幸运,因为稻香村会让她的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红楼梦》里的李纨很低调,但为什么比王熙凤拿的月钱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李纨

    李纨在《红楼梦》中存在感不强,但作为贾家的媳妇、“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她的出身其实是很高的。第四回说:“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要知道,明清两代的国子监既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而“祭酒”就是这个双重机构的主管。也就是说,李纨的父亲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部长兼北

  • 红楼梦:李纨是一个成功的母亲,贾母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纨

    小说《红楼梦》里,最成功的母亲应该是李纨,李纨只有一个独生子贾兰,贾兰相貌清秀,为人儒雅,勤奋好学,做诗做得比贾宝玉还好,后来在贾家败落之后,贾兰考上了科举考试,重振贾家。贾兰应该是贾家最优秀的子弟,李纨应该是贾府(宁国府和荣国府)最成功的母亲,她当然比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成功。贾母是荣宁二府最为尊贵

  • 为何贾珠娶的是李纨,而不是娶王熙凤一样的世家大小姐?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李纨

    贾珠娶李纨,贾敏嫁林如海都是贾家政治转型的体现,是贾府由功勋集团向文官集团转向的正确选择,无疑这次以联姻为纽带的政治转向是成功的,但天意难测,贾府负责政治转向的三代贾敏,四代贾珠都是早夭,导致了政治转型的失败。在《红楼梦》里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除了薛家之外都是依靠军功起家,尤其是贾府获得两个国公爵位,

  • 看看李纨的寡婶,才知道薛家这“皇商”的礼数有多丢人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李纨

    作为赫赫扬扬了近百年的勋贵家族,贾府不乏同气连枝之家族,这些家族有的是故交,有的是挚友,更有姻亲,其数目之盛,于秦可卿葬礼可见一斑。与贾府联系得最为紧密的是“四大家族”中的史家、王家与薛家,其中贾家与史家、王家近几代有联姻,走动频繁,而在薛家入住贾家之前,贾家人应该没想过,自己会与一介商家能如此亲近

  • 薛宝钗暗中拉拢李纨后,却在背后做下这种事,最后两人反目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李纨

    在《红楼梦》五彩纷呈的人物群像中,李纨应该是最黯淡的一位,恰似她那一身青哆罗呢的褂子,幽暗而昏晦。虽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但作者在其身上的笔墨却少得可怜,以致红学家俞平伯都说过:“谈《红楼梦》尽可以撇开李纨、巧姐儿等”。《红楼梦》开篇不久,文中便点名了李纨的身份。其为金陵名宦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是典型

  • 李纨为何被作者嘲讽“不积阴鸷”?只因她没有做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李纨

    作为为闺阁女儿立传的恢宏巨著,《红楼梦》里但凡关乎女子的文字大多都是饱含柔情的,即便因“淫”而亡的秦可卿,作者也为最后删去“更衣”“遗簪”细节,甚为慈悲。然而对于李纨,作者却一反常态,无论在判词或者《红楼梦曲》,都极尽嘲讽之笔,尖刻中带着些许恶毒。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见到众钗的判词无不是挽

  • 李纨为何能嫁贾珠?这个特征最讨王夫人欢心,薛宝钗同样拥有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李纨

    十二金钗中的李纨,应该是最老实本分的女子。贾珠是贾政的嫡长子,贾宝玉的亲哥哥。他才貌俱佳,学富五车,是贾家复兴最大的希望。至于李纨,系金陵名宦之女,也是书香门第。只是李纨的父亲信奉“女子无才便有德”,便只让她识得几个字,“以纺绩井臼为要”。国公之后,名宦之女。两者门第相当,结为夫妻倒也在情理之中。可

  • 孤寡女人李纨守寡一生,她是贾府最成功的母亲,贾母也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略知一二标签:李纨

    在红楼的故事中,要是说到其中哪一位母亲是最成功的,那应该还是李纨吧。她只有一个独生子,也就是贾兰。而贾兰容貌上等,清秀帅气,为人也是十分儒雅。并且在学习方面,更是勤奋好学,诗词当面比贾宝玉还要优秀。而后来也正是因为他,贾家在败落之后,他考了科举,重新让贾家发挥起来了往日的荣光。其实他应该是这所有人里

  • 寡妇李纨的居所遍植杏花,曹雪芹给了6字评价,一语道破底牌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纨

    红楼十二钗诗词解读系列【第十三篇第4节】穿凿扭捏的稻香村李纨的居所是稻香村,对于这个所在,《红楼梦》第十七回,通过贾政和宝玉对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已经告诉读者稻香村的定位,其实就是李纨的定位,曹雪芹对其给出了底色和基调。大观园是贵妃娘娘的省亲别苑,自然是人间胜境,理应一片富贵气象才是。稻香村却是个特

  • 橙红年代:刘子光成心理辅导员,小帅李纨立功,梅姐的老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香标签:李纨

    前面的剧情中,马思纯饰演的胡蓉以优异成绩成为刑警,老爸胡跃进(巫刚饰)因为胡蓉是战友黄振武的亲生女儿,所以始终不同意。第11集一开始,胡蓉就趴在护士站闷闷不乐,陈伟霆饰演的刘子光瞬间变身成心理辅导员,对胡蓉一通开导。光哥的心理辅导技能全开,从护士站到走廊,从走廊到休息区,从站姿到走姿,从走姿到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