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对于贾宝玉的出家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贾宝玉出家一是“悔情”,二是生活穷愁孤苦;有人以为宝玉出家是为了摆脱个人苦闷;有人提出,贾宝玉出家是由于走出儒门后无路可走,被迫走进佛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持续了一百多年,今天仍是很难达成共识。
贾宝玉为什么要出家?笔者依据百二十回的程甲本,提出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贾宝玉出家是必然的。《红楼梦》开篇所写的顽石幻入红尘的神话,不是可有可无的游戏之笔,而是纲领式的文字,所有内容情节都是在这框架之下展开,贾宝玉的结局更不可与之相背离。所谓“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绝非妄言,这种叙事结构就注定了贾宝玉最终出家的命运。
二、贾宝玉出家的过程。贾宝玉出家是作者在小说结构中所注明的必然命运,而从开篇贾宝玉下凡到最后尘缘已满出家,形成了一个圆形回环结构,一入一出,这中间的过程是贾宝玉在尘世历劫的过程,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出家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演绎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
三、宝玉出家的实质。贾宝玉无论对待什么事情,什么人,付出的都是一颗真诚的本心,从不做作。这种性情演化的结果就是在贾宝玉明白自己身世后毅然选择离家出走,因为那才是真实的他。出家不是皈依佛门,而是要回归自己的本来。换句话说,出家只不过是回归自身本来的一种途径,真正的还是为了追求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