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嬛传》:余莺儿,职场和情场都容不下作弊的女人

《甄嬛传》:余莺儿,职场和情场都容不下作弊的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柚子娱乐记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1/13 3:44:22

莺儿是《甄嬛传》死的最早、最惨的女人,被太监小夏子活活勒死,她的结局在意料之中,因为她踩了职场和情场的地雷:作弊。

余莺儿本是普通的宫女,因为除夕之夜听到了甄嬛在倚梅园祈愿,甄嬛仓促之中谎称自己是宫女。第二天皇帝便让苏公公通过对出“逆风如解意”的下句来寻找倚梅园那个只闻其声,未闻其面的神秘宫女。所有宫女都没有对上来,只有当时的旁观者余莺儿对出“容易莫摧残”,她因此平步青云,从宫女直接晋升为答应,又因其擅长唱昆曲,皇帝封她为“妙音娘子”。

饱读诗词的女人一定是有修养的女人,而余氏不懂礼仪,沈眉庄比她高两个等级,她却让沈贵人给她让路。安陵容侍寝之夜被退回去,她对安陵容讽刺加羞辱。她仰仗着自己一时得宠嚣张跋扈,无视宫规,为自己埋下隐患。

她的嚣张、无礼惹怒了太后,“妙音娘子”的封号被撤销,她非但不自省,还把怨气撒在别人身上。半个月闭门思过之后,她没有改过自新,变本加利继续作下去,让小夏子徒手剥核桃,小夏子的手都剥出了血,又羞辱得宠的菀常在,惹怒皇上被打入冷宫。她就像宫中的一朵昙花,绚烂一时,即刻消逝。

被打入冷宫的余氏仍不死心,对甄嬛怀恨在心,联合华妃在甄嬛的药里下毒。她的“作弊”行为也暴露出来,皇上以“欺君之罪”赐她白绫自缢。她哭喊着见皇上,幻想皇上能念其旧情饶她一命,而此时被她羞辱过的安陵容推了太监小夏子一把,小夏子用绳子活活把她勒死,脖子被绞断一半,死状非常惨烈。

余氏本可以见好就收,在宫内做个低调的答应,与众妃子和善相处,远离争风吃醋的斗争,可她就像个暴发户,到处显摆自己的才能,处处树敌,殊不知自己的“假文凭”就是一枚炸药,随时会让自己惹上杀身之祸。所以余莺儿的死是她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余莺儿的故事也带给我们许多职场示:要有自知之明,职位要与自己肚里的墨水相匹配;多交朋友少树敌,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帮手,树一个敌人,就等于多一把刀对着自己的胸口;如果所在的职位让你力不从心,请静下心来学习,而不是一味嫉妒比你有能力、有才华的人。

标签: 莺儿

更多文章

  • 《甄嬛传》余莺儿其实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新技能标签:莺儿

    也是因为余莺儿的目中无人,所以她把欣常在关入了慎刑司。电视剧中,余莺儿因为获得了皇上的宠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一次淳贵人和欣常在正走在回宫的路上,灯笼被风吹得烧了起来,使余莺儿乘坐的马车受了惊,把余莺儿震了一下,结果余莺儿就和欣常在发生了口角,不顾欣常在的位份以及资历,一怒之下将欣常在关入了慎行司

  • 看看莺儿跟紫鹃教养的差距,就知道宝钗远比不上黛玉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莺儿

    曾有人精辟地指出:“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红楼梦》里,向来不乏互相对比映衬的人物。荣府有个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的王熙凤,宁府就有个“锯了嘴的葫芦”尤氏来衬她;迎春懦弱胆小、资质平庸,就有个魄力超凡、精明能干的探春来衬她;贾府有个雍容华贵

  • 八十回后宝钗出嫁,会带着莺儿做陪嫁丫鬟吗?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莺儿

    肯定带过来了啊。第一,八十回中已经有预示:“宝姐姐也就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红楼梦》例无虚笔。宝玉这么说了,当然会有着落。第二,按照惯例,小姐出嫁时,要带最得力、跟得最久、最知心或者说最可信任的丫鬟。而莺儿,符

  • 《甄嬛传》里盛宠的余莺儿因为这三点,把自己的未来作没了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莺儿

    《甄嬛传》中余莺儿在宫女中算是运气好比较的一个,仅仅因为余莺儿大胆对出皇帝在倚梅园中听到的一首诗,于是封了她为官女子,因她会唱昆曲,又升了答应位份,且被赐封号“妙音娘子”。从宫女到宠妃简直光速。皇帝恩宠她,一时之间,她成了后宫里人人惊奇且妒忌的对象。按她原有的命运来看,她有这些成就真的算是命极好的了

  • 为什么没人欺负余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萌面怪标签:莺儿

    后宫里处处是争斗,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后宫也是一个拜高踩低的地方,人性的丑陋之面一览无遗,而越是处在食物链下层的嫔妃,资源和后台越少,就越是被动,也越容易受人欺负。在后宫里,没有宠爱,自然容易受到无视和欺压,而没有家世和背景,也是如此。就算是所谓的恩宠,也不过是

  • 安陵容到死也不知,她完璧归赵后,华妃赏给余莺儿玉轮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家乡景色美如画标签:莺儿

    《甄嬛传》真实再现了一些典型人物,艺术倾向自然流露。结构纵横交错,情节环环相扣,是其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甄嬛、安陵容、沉眉庄、富察贵人等菜鸟宫女入宫后,上演了一连串好戏。没想到,一向傻乎乎的夏东淳进宫没几天,就被华妃赏赐“一丈红”,被打入冷宫,之后夏东淳消失在后宫。小编还记得

  • 袭人明明会打络子,为何还让宝玉麻烦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莺儿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在请莺儿打络子之前,宝玉正挨了打休息养伤中,袭人在王夫人那说了一大堆急王夫人之所急、想王夫人之所想的肺腑之言。王夫人对袭人本就印象极好,这会心下越发感爱袭人,并亲口承诺把宝玉交给袭人,也就是说王夫人已经默许承认了袭人的姨娘身份。这时候的袭人揣摩王夫人的喜好和作风、再加上自己心里的

  • 《甄嬛传》:安陵容亲自去冷宫让人勒死余莺儿,根本不是为了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莺儿

    愿你一生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正文共2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甄嬛传》前几集里安陵容给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楚楚可怜,时刻都需要人保护的形象。同情弱者这是人的共性,所以作为出身比较好的甄嬛的沈眉庄都对安陵容特别的照顾。尤其是甄嬛,如果没有她,安陵容说不定连宫门都进不了。如果按照这

  • 宝玉去看犯病的宝钗,宝钗多次让莺儿去倒茶,莺儿为什么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莺儿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生病的宝钗,见宝玉来,宝钗便让丫鬟莺儿去倒茶,但奇怪的是,莺儿竟站着不动,宝钗先后三次催她,她都没去,这是为什么?按理说,作为丫鬟,理应服从主子命令,像端茶倒酒这种事,也是豪门奴仆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为什么莺儿敢抗拒宝钗的命令,不去倒茶呢?对宝钗来说,虽然他们一家客居贾府,

  • 为何玉钏不用避讳宝玉名字,红玉却只能改名?答案在第三十五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玉钏

    林小红,是怡红院一位颇有心机算计的小丫头,原想仗着三分容貌通过宝玉巴高望上,不料马前失蹄,被秋纹等丫头发现后辱骂打压,心便回灰了下来。小红是奴才林之孝的女儿,据其所言,自己原名是叫红玉的,只因重了宝二爷的名字,才改成了红儿。也就是说,红玉的名字不能带有玉字,难怪凤姐道:“讨人嫌的很,你也玉我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