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

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19 19:16:44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公元前33年,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出塞与北方匈奴和亲。王昭君出塞之后,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使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得以保证。她与她的子孙后代以及姻亲们对匈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昭君顾全大局,甘愿牺牲

姓名:王昭君

生卒年:前52前19

籍贯: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山县昭君村)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晋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称为明妃。她出生在南郡秭归县,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她和屈原是同乡,同样的,她也和屈原一样具有忧国忧民之心。

天生丽质的王昭君,周身都散发出一种典雅柔美,成语“沉鱼落雁”就是形容她的。当她到小河边洗脸的时候,河里的鱼都惊叹于她的美貌,自沉河底。可惜的是,她被选入宫以后,由于自己太有个性,倔犟耿直,不肯贿赂给宫女画像的毛延寿,结果当看到王昭君的带有“丧夫掉泪痣”的画像的时候,汉元帝当下否决了她。

这样,她在汉宫中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这种境况一直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她利用有利的条件,刻苦学习,丰富自己。本来就秀外慧中,这3年的修养更成就了她的美丽和高雅。

公元前33年,在汉朝的帮助下巩固了自己统治地位的匈奴王呼韩邪来到中原,请求和亲。汉元帝让那些后宫没有临幸的妃嫔们自愿报名。王昭君主动请缨被选中。汉朝一般来讲都是皇帝把王公大臣的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匈奴,而王昭君是第一个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担任和亲大使的。后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真容,后悔不已,但又不好反悔,在嫁出王昭君后就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带着自己的心愿和一丝丝的怨恨,离开了中原地区,前往茫茫的草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传说王昭君出塞的时候,非常悲伤,自然而然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凄凄惨惨的曲调,空谷幽兰的她,就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甚至都放弃了飞行,落在王昭君的周围。这就是“沉鱼落雁”典故中的“落雁”由来。

告别了长安的王昭君战胜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漠北。匈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对她疼爱有加。

昭君出塞以后,汉朝和匈奴不再征战,而是和睦相处,边境保持了60多年的和平。她还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她与她的子孙后代和她的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都做出了贡献。后来呼韩邪死了,她又听从汉成帝的意见,随匈奴族的风俗,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王昭君在塞北住了16年。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厚礼把她葬在今天呼和浩特市的南郊,她的墓依大青山、傍着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青冢”名副其实。每到秋来,塞上北风卷地,百草皆白,独有昭君墓上依然是郁郁青青。名不虚传的昭君墓是一个高高的土堆,相传王昭君死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匈奴人,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热泪把昭君埋葬在这里。土堆占地1.3公顷,墓高33米,显得气势非凡。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的形状规制颇为相近。

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是典型的中原建筑。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平畴阡陌纵横,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时时都有变化。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夕如从”,大概不是妄谈。从远处看,在一片翠郁青葱的丛林掩映下,兀立平原的青冢显出“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景象,这便是著称于世的奇观“青冢拥黛”了。

成才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需要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做人就意味着尽责任。

标签: 王昭君

更多文章

  • 王充简介_王充的故事_王充是个怎么样的思想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充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中国古代颇具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遍览诸子之书,博通百家之言,构建了系统的无神论理论体系。曾任县、郡、州长官的属吏。王充追求真理而痛疾虚妄,针砭时弊而思无禁忌,所著《论衡》将矛头直指天神崇拜、孔子崇拜、圣王崇拜、儒家经典崇拜及形形色色的世俗迷信,强烈地冲击了当

  • 蔡伦简介_蔡伦造纸的故事_蔡伦造纸的历史影响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蔡伦

    蔡伦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曾任主管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因功被封为龙亭(今陕西洋县)侯。他总结了西汉以来民间用麻类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这一技术,最终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等造出用于书写的纸,并于105年把它献给朝廷。由于他造的纸质量高,很快得以推广应用,逐渐代替了简帛。为了纪念蔡伦,后人将他制造的

  • 张衡简介_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17岁时游学于关中一带,学有所成。100年,张衡担任南阳主簿,后来入朝为官,拜郎中,任太史令。他还做过河间相等地方官。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仪器,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和文学等方面,张衡均有一定的贡献。张衡数星星数出来的天文大

  • 华佗简介_华佗成为神医的故事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佗

    华佗,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从小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典籍,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之道。后来他去各地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获得渊博的医学知识。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外科医术尤其高明。后世尊称华佗为外科的祖师。他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传说,华佗医病的方法很多,而且简

  • 关羽简介_关羽的故事_关羽为什么是忠义的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关羽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

  •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稚晖

    吴稚晖的妻子袁云庆,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是一位秀外中慧的贤妻良母。她平素从不过问政治,从不向吴稚晖打探党内政府之消息。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最初欲托他或疏通关系、或办事者不少,吴稚晖一概不睬。给他送礼,吴稚晖躲避不见面,来客要送礼都无处送,只好原货带回去。他的夫人也从不请托社会关系,对吴稚晖的一切行

  • 杜暹是谁 杜暹的后人 杜鸿渐和杜暹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暹

    杜暹以明经入仕,以清廉节俭闻名,也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还因军功拜相,出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封爵魏县侯,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杜暹被称作“百纸参军”,非常孝顺家人、爱护弟弟,却从来不接受亲友赠遗,算得上是个清官。杜暹是谁杜暹(?-740年),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

  • 唐朝大臣李元纮后人 对李元纮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李元纮为人谨慎笃厚,为官颇有政绩,不畏强权,很有声誉,当初他不畏太平公主权势而秉公办案为人赞颂。著有《废职田议》《绿墀怨》、《相思怨》等作品,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少傅,谥号文忠。李元纮后人儿子:李有季、李有容、李有功。对李元纮的历史评价宋璟:李侍郎引宋遥之美才,黜刘晃之贪冒,贵为国相,家无储积。

  • 李元纮简介 李元纮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李元纮出生陕西西安,原本姓丙,后因曾祖归降唐朝而被赐姓李,曾任雍州司户参军、润州司马、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封爵清水县男,是唐朝时期著名宰相,宋璟赞他有“宋遥之美才”。李元纮简介李元纮(?-733年),字大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

  • 王晙的主要贡献 如何评价王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晙

    王晙曾在临洮击败吐蕃军、平定反叛的突厥降户、讨平康待宾叛乱,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也因战功出将入相,得到唐玄宗赏识,也曾被玄宗治罪贬职,于公元732年逝世,朝廷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为忠烈。王晙的主要贡献击破吐蕃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