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晙的主要贡献 如何评价王晙

王晙的主要贡献 如何评价王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3/12/10 16:20:42

王晙曾在临洮击败吐蕃军、平定反叛的突厥降户、讨平康待宾叛乱,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也因战功出将入相,得到唐玄宗赏识,也曾被玄宗治罪贬职,于公元732年逝世,朝廷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为忠烈。

王晙的主要贡献

击破吐蕃

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营。在距离敌军五里时,王晙命前队大声呼喊,后队击鼓响应。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自相残杀,死伤惨重。

不久,右羽林将军薛讷也率军赶到,在大来谷二十里外的武阶谷,遭遇吐蕃拦截。吐蕃在王晙与薛讷两军之间,摆开战阵,连绵数十里。王晙趁夜命精兵袭击敌军,再次大败吐蕃。与薛讷会师后,王晙乘胜追杀,一直追到洮水,将吐蕃掠走的牧马全部夺回。

讨平叛胡

唐玄宗诏命王晙率并州军队渡河平叛。王晙抄小路进军,轻骑奔袭,不料夜遇暴风雪,难以行进。王晙担心耽误时间,对神灵祷告道:“如果我不应该出兵讨贼,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为什么要连累众将士?如果我是忠心为国,就请上天停止下雪,调转风向,助我讨贼成功。”随即,风停雪止,王晙遂率军急驰。这时,叛军分成两路逃跑,王晙沿东路追击,斩首三千。

如何评价王晙

李隆基:①正议大夫行鸿胪少卿上柱国朔方军副大总管王晙,倜傥多智,坚刚竭节,每读前史,思齐古人。辞家而志灭獯戎,报国而躬先将校。②王晙学综九流,才苞七德,武称敌国,文乃时宗。忧边之诚,所怀必尽。奉上之道,知无不为。出则守於四方,入则式是百辟。

李邕:晙,慷慨英达,激扬忠孝,诵习文忠,昭宣干略,元宰经国,上将示师,申通明之伟方,竭寅亮之诚节。其志如石,其心如丹,五□三连,少籍多得,空始无所逞其计,合散无所用其锋。李牧十年,武侯七纵,尽兵声于河外,扬主威于海滨。

张预:孙子曰:“动如雷震。”晙令士卒大呼,鼓角应之,而敌惊溃。又曰:“卒善而养之。”晙以降虏料以充兵,则皆劲卒。又曰:“上下同欲者,胜。”晙与知运不协而贼叛是也。

蔡东藩:①唐代文武兼才,自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张仁愿外,要算是王晙了。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岂和亲之策,所得而羁縻之者?微王晙之智足破敌,吐蕃其肯敛迹乎?

标签: 王晙

更多文章

  • 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晙

    王晙是唐朝政治家、著名将领,历任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爵中山郡公。他为人正直、义气,敢为不公平发言,深得同僚和百姓敬重;他忠于大唐,为唐朝边疆稳定立下不少功劳。王晙生平事迹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

  • 杨绾后人 对杨绾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绾

    杨绾杨绾著有《条奏贡举疏》《上贡举条目疏》《裴遵庆碑》等作品,他为官期间疏议贡举,清俭公正,为人豁达、乐善好施,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后世基本上对他赞颂较多,称他是能与谢安、杨震等相提并论的人。杨绾后人儿子杨氏,苏妻子氏所生,先于杨绾去世。儿子杨弘微,曾任监察御史。对杨绾的历史评价杨绾以俭朴为乐,不曾留

  • 齐映简介 齐映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齐映

    齐映状元及第后担任过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衡州刺史、江西观察使等职,封爵河间县男,虽然只当了一年宰相,却得唐德宗信任,是诸相中颇称敢言的。公元795年,齐映逝世,追赠为礼部尚书。齐映简介齐映(747年-795年),出身于瀛州齐氏、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唐朝宰相,大历四年(769年)己酉科

  • 郑余庆的故事 如何评价郑余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余庆

    郑余庆著有《郑余庆集》,《全唐诗》和《全唐文》都收录有他的作品。他历居要职、出将入相,为人清廉俭朴,品德高尚,时人都称赞不已。公元820年,郑余庆逝世,追赠太保,谥号为贞。郑余庆的故事好用古语郑余庆通晓《六经》,奏对之时多引用古语。夏绥留后杨惠琳不听朝廷诏令,宰臣多主张用兵。郑余庆也上表皇帝,并引用

  • 郑余庆生平介绍 郑余庆子孙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余庆

    郑余庆郑余庆出身名门荥阳郑氏,曾经两次担任宰相,历任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太子少师、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要职。他身居高位却能克己奉公、公正自持,品德为时人赞颂,甚至被誉为“一代儒宗”。那么,郑余庆的子孙后代都有哪些人?郑余庆生平介绍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

  • 北宋大将种师中的故事 如何评价种师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种师中

    种师中历任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等职,1126年,金兵入侵,他陷入重围,最终战死,为国捐躯。种师中死后追赠少师,谥号“庄愍”。种师中的故事成语”老成持重“出自《宋史》:“师中老成持重。”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张叔夜和宋江关系 历史上怎么评价张叔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叔夜

    张叔夜曾在靖康之难时镇守汴梁城、抗击金兵,后与宋钦宗一同被金人掳走,在途中就自缢身亡了。他死后被追封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忠文”。张叔夜和宋江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宋江在河朔起事,起义军转战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势浩大。公元1121年(宣

  • 张叔夜简介 张叔夜后裔 张叔夜后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叔夜

    张叔夜出身官宦世家,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在镇压宋江起事、招安宋江方面做出了贡献,历任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右司员外郎等职。张叔夜简介张叔夜(10651127年), 字嵇仲,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侍中张耆之孙,北宋名将。宋徽宗大观年中赐进士出身,曾任右司员外郎、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曾镇压宋

  • 章楶的子女后人 如何评价章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楶

    章楶巩固边防、屡败夏军,攻取西夏大片地区,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威震西夏,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是一位功勋显赫的将领。章楶的子女后人儿子:章縡、章综、章綡、章绾、章綖、章縯、章缜,皆为蔡京倾覆。孙子:章杰,擢龙图阁直学士、知苏州,张商英入相,始辨前狱,章楶之孙,俱列仕显。如何评价章楶邹

  • 章楶简介 章楶与章惇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楶

    章楶是北宋名将、诗人,担任过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等职,封爵秦国公,有《成都古今诗集》等作品。章楶简介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厉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