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简介_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和启示

张衡简介_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和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4/1/19 7:04:20

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学家。他17岁时游学于关中一带,学有所成。100年,张衡担任南阳主簿,后来入朝为官,拜郎中,任太史令。他还做过河间相等地方官。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仪器,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和文学等方面,张衡均有一定的贡献。

张衡数星星数出来的天文大师

姓名:张衡

生卒年:78139

: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态度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早上带着露珠的花朵,中午高悬天空的太阳,晚上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都让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他总是跟在父母身后问这问那。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煞是可爱。他不经意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的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回到家里,张衡一直关注着自己影子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自己的影子又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新知识,高兴极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父母带着小张衡一起到打谷场上纳凉。这是人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大人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地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过家家。只有张衡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待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里还小声默念着:“一个,两个……”母亲以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着了,就说:“衡儿,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里歇着吧,不要愣在那里,像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苍穹。

父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又过了好一会儿,大人们都困倦了,接二连三地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望着天空。这时,一个大点儿的孩子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咳!傻了,老瞅着天上干什么,那上边又不会掉金豆子。”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一揉酸痛的脖子说:“谁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数星星。”此语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么,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瓜。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大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已经数到1000多颗了。”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1000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被张衡的执着精神打动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父亲赶紧过来打圆场:“不许这样跟老爷爷说话。”张衡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老爷爷道歉。但他回过头来,还是想跟父亲辩解一番。父亲早看出他的心思,就说:“衡儿,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挨个数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弄清、记牢。”

小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当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发生,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它来无影去无踪,一旦发生却极具破坏力。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以便及时调拨物资进行救援。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来到刚刚发生地震的地方,测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测震仪插入大地,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肉泥。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地动仪。

不久,地动仪成功问世了。

成才

不盲目顺从别人,遇事要有主见。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注重实地研究。

积极主动,注意观察生活。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华佗简介_华佗成为神医的故事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佗

    华佗,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从小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典籍,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之道。后来他去各地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获得渊博的医学知识。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外科医术尤其高明。后世尊称华佗为外科的祖师。他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传说,华佗医病的方法很多,而且简

  • 关羽简介_关羽的故事_关羽为什么是忠义的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关羽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

  •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稚晖

    吴稚晖的妻子袁云庆,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是一位秀外中慧的贤妻良母。她平素从不过问政治,从不向吴稚晖打探党内政府之消息。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最初欲托他或疏通关系、或办事者不少,吴稚晖一概不睬。给他送礼,吴稚晖躲避不见面,来客要送礼都无处送,只好原货带回去。他的夫人也从不请托社会关系,对吴稚晖的一切行

  • 杜暹是谁 杜暹的后人 杜鸿渐和杜暹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暹

    杜暹以明经入仕,以清廉节俭闻名,也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还因军功拜相,出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封爵魏县侯,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杜暹被称作“百纸参军”,非常孝顺家人、爱护弟弟,却从来不接受亲友赠遗,算得上是个清官。杜暹是谁杜暹(?-740年),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

  • 唐朝大臣李元纮后人 对李元纮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李元纮为人谨慎笃厚,为官颇有政绩,不畏强权,很有声誉,当初他不畏太平公主权势而秉公办案为人赞颂。著有《废职田议》《绿墀怨》、《相思怨》等作品,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少傅,谥号文忠。李元纮后人儿子:李有季、李有容、李有功。对李元纮的历史评价宋璟:李侍郎引宋遥之美才,黜刘晃之贪冒,贵为国相,家无储积。

  • 李元纮简介 李元纮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李元纮出生陕西西安,原本姓丙,后因曾祖归降唐朝而被赐姓李,曾任雍州司户参军、润州司马、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封爵清水县男,是唐朝时期著名宰相,宋璟赞他有“宋遥之美才”。李元纮简介李元纮(?-733年),字大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

  • 王晙的主要贡献 如何评价王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晙

    王晙曾在临洮击败吐蕃军、平定反叛的突厥降户、讨平康待宾叛乱,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也因战功出将入相,得到唐玄宗赏识,也曾被玄宗治罪贬职,于公元732年逝世,朝廷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为忠烈。王晙的主要贡献击破吐蕃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

  • 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晙

    王晙是唐朝政治家、著名将领,历任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爵中山郡公。他为人正直、义气,敢为不公平发言,深得同僚和百姓敬重;他忠于大唐,为唐朝边疆稳定立下不少功劳。王晙生平事迹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

  • 杨绾后人 对杨绾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绾

    杨绾杨绾著有《条奏贡举疏》《上贡举条目疏》《裴遵庆碑》等作品,他为官期间疏议贡举,清俭公正,为人豁达、乐善好施,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后世基本上对他赞颂较多,称他是能与谢安、杨震等相提并论的人。杨绾后人儿子杨氏,苏妻子氏所生,先于杨绾去世。儿子杨弘微,曾任监察御史。对杨绾的历史评价杨绾以俭朴为乐,不曾留

  • 齐映简介 齐映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齐映

    齐映状元及第后担任过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衡州刺史、江西观察使等职,封爵河间县男,虽然只当了一年宰相,却得唐德宗信任,是诸相中颇称敢言的。公元795年,齐映逝世,追赠为礼部尚书。齐映简介齐映(747年-795年),出身于瀛州齐氏、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唐朝宰相,大历四年(769年)己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