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后人

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83 更新时间:2024/1/16 16:57:53

晙是唐朝政治家、著名将领,历任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爵中山郡公。他为人正直、义气,敢为不公平发言,深得同僚百姓敬重;他忠于大唐,为唐朝边疆稳定立下不少功劳。

王晙生平事迹

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

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

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赐爵清源县男。四年(716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加封御史大夫。九年(721年),王晙镇压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

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

王晙后人

儿子:王班(《新唐书》作王珽),曾被授为朝散大夫。

孙子王殷任,曾任太原少尹、易州刺史。

标签: 王晙

更多文章

  • 杨绾后人 对杨绾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绾

    杨绾杨绾著有《条奏贡举疏》《上贡举条目疏》《裴遵庆碑》等作品,他为官期间疏议贡举,清俭公正,为人豁达、乐善好施,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后世基本上对他赞颂较多,称他是能与谢安、杨震等相提并论的人。杨绾后人儿子杨氏,苏妻子氏所生,先于杨绾去世。儿子杨弘微,曾任监察御史。对杨绾的历史评价杨绾以俭朴为乐,不曾留

  • 齐映简介 齐映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齐映

    齐映状元及第后担任过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衡州刺史、江西观察使等职,封爵河间县男,虽然只当了一年宰相,却得唐德宗信任,是诸相中颇称敢言的。公元795年,齐映逝世,追赠为礼部尚书。齐映简介齐映(747年-795年),出身于瀛州齐氏、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唐朝宰相,大历四年(769年)己酉科

  • 郑余庆的故事 如何评价郑余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余庆

    郑余庆著有《郑余庆集》,《全唐诗》和《全唐文》都收录有他的作品。他历居要职、出将入相,为人清廉俭朴,品德高尚,时人都称赞不已。公元820年,郑余庆逝世,追赠太保,谥号为贞。郑余庆的故事好用古语郑余庆通晓《六经》,奏对之时多引用古语。夏绥留后杨惠琳不听朝廷诏令,宰臣多主张用兵。郑余庆也上表皇帝,并引用

  • 郑余庆生平介绍 郑余庆子孙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余庆

    郑余庆郑余庆出身名门荥阳郑氏,曾经两次担任宰相,历任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太子少师、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要职。他身居高位却能克己奉公、公正自持,品德为时人赞颂,甚至被誉为“一代儒宗”。那么,郑余庆的子孙后代都有哪些人?郑余庆生平介绍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

  • 北宋大将种师中的故事 如何评价种师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种师中

    种师中历任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等职,1126年,金兵入侵,他陷入重围,最终战死,为国捐躯。种师中死后追赠少师,谥号“庄愍”。种师中的故事成语”老成持重“出自《宋史》:“师中老成持重。”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张叔夜和宋江关系 历史上怎么评价张叔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叔夜

    张叔夜曾在靖康之难时镇守汴梁城、抗击金兵,后与宋钦宗一同被金人掳走,在途中就自缢身亡了。他死后被追封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忠文”。张叔夜和宋江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宋江在河朔起事,起义军转战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势浩大。公元1121年(宣

  • 张叔夜简介 张叔夜后裔 张叔夜后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叔夜

    张叔夜出身官宦世家,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在镇压宋江起事、招安宋江方面做出了贡献,历任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右司员外郎等职。张叔夜简介张叔夜(10651127年), 字嵇仲,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侍中张耆之孙,北宋名将。宋徽宗大观年中赐进士出身,曾任右司员外郎、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曾镇压宋

  • 章楶的子女后人 如何评价章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楶

    章楶巩固边防、屡败夏军,攻取西夏大片地区,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威震西夏,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是一位功勋显赫的将领。章楶的子女后人儿子:章縡、章综、章綡、章绾、章綖、章縯、章缜,皆为蔡京倾覆。孙子:章杰,擢龙图阁直学士、知苏州,张商英入相,始辨前狱,章楶之孙,俱列仕显。如何评价章楶邹

  • 章楶简介 章楶与章惇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楶

    章楶是北宋名将、诗人,担任过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等职,封爵秦国公,有《成都古今诗集》等作品。章楶简介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厉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

  • 武训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武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训

    武训原本无名,这个名字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尽管他是一名乞丐,却也是一位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的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武训是怎么死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在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