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钱大昕抨击宋明理学的原因是啥 怎么评价钱大钧

钱大昕抨击宋明理学的原因是啥 怎么评价钱大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3/12/8 15:10:57

钱大昕早年曾以诗赋闻名江南,后乾隆赐其举人,官拜内阁中书、翰林院侍讲学士等,与纪晓岚并称“南钱北纪”,与顾炎武齐名,被尊为“一代儒宗”。

钱大昕抨击宋明理学

对于宋、明学术,钱大昕从两个层面上进行了驳难:在工具层面上,钱大昕对宋明人研究学术的方法进行了抨击,他说:“自宋、元以经义取士,守一先生之说,敷衍傅会,并为一谈,而空疏不学者,皆得自名经师。间有读汉、唐注疏者,不以为俗,即以为异,其弊至明季而极矣。”又说:“宋儒说经,好为新说,弃古注如土苴。”在钱大昕看来,宋人治经,不通训诂,率意改经,重视发挥,喜与前人立异,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实际上流于空谈,没有根柢。这也是钱大昕往往以汉学与宋学对举,扬汉学而抑宋学的原因。

“性即理”是程朱理学关于人性的一个重要范畴,由程颐提出,朱熹进行了完善。在二程的哲学逻辑结构中,“理”与“道”、“天”为相同的范畴,“理”成之在人为“性”,则“天道”亦然。“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

从积极意义上讲,钱大昕是为了进一步扭转学风偏向,改玄远为浅近,变空虚为敦实,号召人们真正去接触儒家原典,体会圣人思想的真实涵义;从消极方面看,钱大昕对理学的哲理性思辨不甚了解,他以日常伦理批驳理学的思辨,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理学在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

钱大昕抨击宋明理学,还因为宋儒引佛入儒。理学本来就是儒、释、道三者结合的产物,学者既修儒籍又归心释道也是平常之事。

尽管钱大昕与宋、明理学在很多问题上认识不同,但他对宋、明儒者正心诚意、躬行自修十分推崇,且树为楷模。

怎么评价钱大钧

①王俊义较为全面的评价了钱大昕的学术成就,指出钱大昕有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他并非只钻故纸堆,专搞烦琐考证,他没有脱离现实的政治斗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其学术着述中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另外,王俊义还研究了钱大昕的义理观,认为钱大昕主张通训诂而明经,经明而义理即明,不存在六经之外的义理,亦不在文字、声音、训诂之外求义理,也就是寓义理于训诂,将考据学放在第一位。

②周清澍总结了钱大昕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字音韵学、舆地、职官、氏族、金石、年代、元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认为钱氏是乾嘉时期学识最渊博的史学家和若干学科的倡导人。吕友仁归纳了钱大昕“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即不分门户,唯是之从;言必有据,无征不信;文必己出,反对剽窃;平等讨论,知错即改;订讹规过,意存忠厚;奖拔人才,折节交下。并对《潜研堂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分析,也指出了钱大昕的局限。方诗铭、周殿杰合著的《钱大昕》一书,对钱大昕的生平、史学成就、对《宋史》的考订、对《元史》的研究、金石学的成就、文字音韵学的建树以及天文历算学的贡献都进行了探讨,通过较深入的研究,充分肯定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的史学大师。

③张舜徽撰《钱大昕学记》一文,全面评价了钱大昕的学术成就,同样给予极高评价。

④王记录指出,钱大昕的学术见解与主张,既体现了乾嘉时期的学术特点,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那个时代;“实事求是”是钱大昕治学的核心;钱大昕以考据着称,但又不忽视经世致用的的学术传统,并对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经史关系上,钱大昕继承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尊经重史的思想,提出“经史无二学”,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为学术发展纠偏。另外,王记录还对学术界长期以来把钱大昕归为吴派的看法提出质疑,指出钱大昕与吴派首领惠栋之间没有师承关系,在治学旨趣上大异其趣,研究重点更是不同。钱大昕的思想与学术渊源是多方面的,宋代诸学者、清初顾炎武、浙东学派以及戴震等都对钱大昕有影响。

⑤龚江红、张淑艳则重点分析了钱氏的经世致用思想,认为钱大昕主张“文须有益天下”,提倡儒者之学应务实用,并注重史学的资治作用和社会效益,能把史学与现实弊病联系起来研究。

⑥戴逸指出钱大昕开了近代历史考证学的先河,坚持历史学秉笔直书的传统,对官修史书进行考校,重视舆地、官制、氏族,在金石学、历史文献学、音韵学、天算学等方面成就卓着。钱大昕还对现实发表了很多看法。他的治学精神体现了一定的科学的理性主义的因素。

⑦倪所安也认为钱大昕学问博大精深,在经学、史学、文字音韵训诂学、金石、诗文等领域均成就卓著。尤其在史学上,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史学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史学的崇高地位。

⑧施丁则对钱大昕的人格进行了考察,指出钱大昕为人为学具有诚厚谦逊的优良品质。对同辈学者亲切交往、坦诚相待,对前辈学者由衷尊崇又贡献己见,对古代学者实事求是而不刻意苛求,对晚辈学者真诚诱导和热情提携,与历来文人学者中骄与吝两种不良倾向迥然不同,值得继承和发扬。

万里指出钱大昕的学问成就主要在经学和史学,这些学问又以其深湛的校勘、版本、目录知识为枢纽而贯串综合之。特别是钱大昕在其勤奋着述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学者风范,更值得后人学习。

⑩许苏民考察了钱大昕在中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中的作用,认为钱氏的言论具有近代人文觉醒的新观念。路新生认为钱大昕治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在文论、史论以及探求儒家之“理”方面见解深刻。

标签: 钱大昕

更多文章

  • 东晋叛将王敦生平 王敦结局 王敦子女 王敦与王导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敦

    280年,晋帝国灭吴,三国时代终告结束,中国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时代出现了。本篇的主角王敦(266~324)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登场的。王敦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出身于当时的名门王家,是后来成为东晋名相的王导的从兄。他生性简慢轻脱,善于察言观色,精通《左氏春秋》。王敦秉承魏晋士人风气,喜欢

  • 战国后期军事理论家尉缭生平 尉缭结局 尉缭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尉缭

    尉缭,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战国著名军事家。他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来到秦国的,此时秦王政已亲秉朝纲,国内形势稳定,秦王正准备全力以赴开展对东方六国的最后一击。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所以摆在秦

  • 隋末江淮义军领袖吴王杜伏威生平 杜伏威结局 杜伏威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伏威

    隋末各路农民起义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了。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佑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公务员,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

  • 唐朝道士兼诗人吴筠生平 吴筠结局 吴筠子女 吴筠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筠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风靡时下,基于侠骨柔性的人性抒写,也给了宗教大量的篇幅,全真教的王重阳,武当派的张无忌等等侠客,其功夫盖世,有如神助,令不少孩童摆臂学招,迷恋不已。《八仙过海》在中国也是妇孺皆知的道教神话故事,诸如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等人,都可以从《唐才子传》等书籍中发现他们的影子。这些神仙的源

  • 兵圣孙武简介 孙武怎么死的?(疑似被吴王夫差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武

    孙武、孙膑傻傻分不清楚,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人吗?不是的(孙膑是孙武的后人)。孙武是春秋时哪国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孙子兵法》堪称是兵书之最,被誉为“兵圣”,那么孙武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度哥历史小编来一起看看孙武简介以及他的相关历史故事。

  •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斯蒂芬茨威格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文学家都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在他们心中,尘世已然看透,活着也似乎达到了终点。来自奥地利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便是这样一位可叹的人物。翻看茨威格的作品,也如同翻阅了一个人的人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茨威格简介以及茨威格的作品。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是1881年出生的奥地利著名作家,

  • 步练师是谁?三国东吴孙权的皇后(内附三国杀步练师玩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步练师

    美女配英雄在三国时期是真实的写照,尤其以东吴的江南美女最为出色,不仅有著名的江东美女大乔和小乔,还有步练师。步练师是谁?了解点三国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她吧,她是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的皇后,步练师也是孙权最爱的女人(死后才被封的皇后)。步练师,吴国皇帝孙权的皇后步练师原本是养在深闺之中的小家碧玉,因为避

  • 清朝史学家全祖望简介 全祖望墓 全祖望故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全祖望

    全祖望是清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著有《鲒埼亭集》、《经史问答》《宋元学案》百卷等作品,于51岁时逝世,葬于六世祖全少微墓之西南。全祖望简介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

  • 全祖望作品 全祖望的学术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全祖望

    全祖望相当推崇黄宗羲,又深受万斯同的影响,专门研究宋和南明史事、保存明清文献、校勘旧籍,在经学、理学、书院教育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全祖望作品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全祖望秉笔直

  • 全祖望散文特点 如何评价全祖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全祖望

    全祖望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辞官回乡不再出任官职,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讲学,曾在绍兴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讲学,对南粤学风影响很大。全祖望散文全祖望写了不少传记散文。碑铭如《忠介钱公第二碑铭》、《二曲先生窆石文》、《亭林先生神道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