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大臣太尉楷书鼻祖”:钟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大臣太尉楷书鼻祖”:钟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07 更新时间:2023/12/15 20:01:34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累迁前军师。曹操受封魏王时,任魏国大理卿、相国等职。曹魏建立后,拜廷尉卿,再迁升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明帝时晋升太傅,封定陵县侯。太和四年(230年),锺繇去世,谥号为“成”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武帝曹操庙庭。

锺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南朝庾肩吾评其书为“上品之上”;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神品”。

人物生平

早有贵相

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谋助献帝

后来,钟繇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大将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牧曹操任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于是商议扣留使者,拒绝接受曹操的诚意。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谋士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的功劳封东武亭侯。

稳定关右

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曹操为此很忧虑,经荀彧推荐,在建安四年(199年)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钟繇到达长安后,致信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都送一子到朝廷为人质。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是应部队的急需。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当年萧何(西汉开国元勋)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大败郭援

建安七年(202年),南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包围他们,未能攻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抵达河东,人数众多。诸将议论想要放弃离去,钟繇说:“袁氏正在强盛的时候,郭援现在到来,关中诸将暗中与他勾结,但还没有全部反叛的原因,不过是顾忌我的威势名声罢了。假如下诏放弃向他们示弱,这里所有的居民,谁不是我们的仇敌?即使我想回去,难道能够做到吗?这是尚未开战先自行败退啊!并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轻视我军,如果他们渡汾河扎营,我们趁他们没到对岸时打击他们,可以大获全胜。”

此时,张既又劝说马腾来合击郭援,马腾便派自己的儿子马超率领精锐部队迎面攻来。郭援到了以后,果然轻易地渡汾河,众人劝止,不听。还未渡到河中央,钟繇发兵进击,将其打得大败,斩杀郭援,并降服单于。

郭援本是钟繇之甥,被马腾手下庞德亲手所杀,庞德并不知道他便是郭援。钟繇见郭援首级后哭泣,庞德向他谢罪,钟繇说:“郭援虽是我的外甥,但他是国贼,你何须谢罪呢?”

建安十年(205年),卫固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人一同作乱,钟繇又率众将将其击败。

自从献帝西迁,洛阳百姓减少将尽,钟繇将关中民众迁徙过来,又招纳逃亡叛离的人口来充实,几年之内百姓户口逐渐充实。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征讨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人。因为钟繇充实了人口,得以用来保障供给,曹操便上表任他为前军师。

据《典略》记载,马超在起兵反曹时,曾对韩遂说:“钟司隶(钟繇)曾让我图取将军您,关东人不能再相信了。如今,马超弃父,认将军为父;将军也应当弃子,认我为子。”

魏室元勋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以钟繇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在为魏太子时,赏赐给钟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文字说:“堂堂魏国作汉室屏障。可作相国的人惟有钟繇,实在像心脏脊骨一样重要,整夜毕恭毕敬,不知怎样安处,您是百官的师长,记在这里以为众人的楷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王位,钟繇又任大理。同年,曹丕称帝,改任钟繇廷尉,进封崇高乡侯。

黄初三年(222年),代贾诩为太尉,转封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年高德望

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钟繇进爵为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户,又迁为太傅。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当时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当初,曹操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的设想。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到了曹丕主政时,重新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卿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商讨未定,恰逢战事起,于是又停止了讨论。太和年间,钟繇再次上疏,请求恢复肉刑,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意见与王朗相同(认为不宜恢复肉刑)的人居多。而曹叡以吴、蜀尚未平定为由,暂停了这次讨论。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享年八十岁。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钟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

标签: 太尉钟繇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邢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邢颙

    邢颙(yóng,?-223年),字子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任丘市鄚州镇)人。东汉到曹魏时期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河间邢氏。东汉时期,拒绝朝廷举孝廉和三公辟命,交好田畴。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后,授冀州从事史,迁广宗县长。迁司空掾属、行唐县令,任内鼓励

  • 西汉孝平皇后黄皇室主:王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嬿

    黄皇室主是公主的称谓,指的是孝平皇后王嬿,王莽的女儿。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黄皇室主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不但是汉朝的皇后与皇太后,还是新朝公主,而她的丈夫与父亲也都是皇帝。那黄皇室主为何会投火自焚呢一,出身名门绥和元年(前8年),王氏出生于西汉都城长安,为大司马

  • 何曾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何曾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何曾

    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原名何谏,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曾出身于陈郡何氏,博学好学,事亲至孝。曹魏时期,袭封阳武亭侯,起家平原侯(曹叡)文学掾。魏明帝即位,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黄门郎

  • 三国曹魏西晋大臣司隶校尉、尚书、征北将军:何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何曾

    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原名何谏,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曾出身于陈郡何氏,博学好学,事亲至孝。曹魏时期,袭封阳武亭侯,起家平原侯(曹叡)文学掾。魏明帝即位,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黄门郎

  • 三国曹魏大臣司空掾属、城父县令:何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何夔

    何夔(生卒年不详),字叔龙,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西晋太宰何曾的父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于陈郡何氏,为人孝友,容貌矜严。避乱于淮南,成为袁术的下属。后来投奔曹操,历任司空掾属、城父县令、长广乐安二郡太守、相府东曹掾。曹操进封魏公,以为魏国尚书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仆射:毛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毛玠

    毛玠(?216年),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东汉末年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因战乱而打算到荆州避乱,但中途知道刘表政令不严明,因而改往鲁阳。后来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得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令中尉:崔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崔琰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

  • 对管宁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管宁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管宁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汉末三国时期著名隐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

  • 太平天国将领右军主将:韦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韦俊

    韦志俊(1827-1884),又名俊,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名将。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弟,地主兼典当商出身。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封国宗,12月参加三汊河之战。1854年加提督军务衔。1855年春参加江西湖口、九江战役,1856年4月击伤湘军悍将罗泽南。1857年春转战江西吉安等地,受挫

  • 元朝数学家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恂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