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阎立本的评价如何?阎立本有哪些轶事典故?

对阎立本的评价如何?阎立本有哪些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10 更新时间:2024/2/6 6:13:06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举荐名臣狄仁杰,累迁中书令。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

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人物评价

总评

阎立本继承家学,又师法张僧繇郑法士等,把魏晋南北朝以来“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绘画,逐渐推进为“焕烂而求备”的唐代绘画。其绘画道释、人物、山水无所不能,最擅长历史人物画,善于通过绘画刻划人物性格,被誉为“六法皆备”。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被时人列为“神品”。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为当时称誉。

名人评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①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②阎(立本)则六法该备,万象不失。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七》: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李嗣真:①《续画品录》: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未,倍得人情。②像人之妙,号为中兴。

轶事典故

阎立本视画

有一次,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觉得张僧繇不过是“虚得其名”。可是,第二天他继续去看时,发现张僧繇毕竟是“近代佳手”。到了第三天,他又仔细去看,他才确实领悟到张僧繇作品的真正妙处,并感慨地说:“名下定无虚士。”于是他在那里继续停留了十多天,朝夕揣摩,“坐卧观之”,不忍离去。

悔以书画

唐太宗有一次同侍臣们乘舟在御苑的池中游玩赏景,看到池中有奇异的怪鸟在水面上随波浮游。唐太宗手拍船栏杆叫好多次,命令在座陪同的侍臣们当场赋诗赞咏,又命令随侍的宫人宣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宫人们当即向岸上传呼道:“召画师阎立本到青苑玉池拜见皇上!”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而且,满面羞愧不堪。

事后,阎立本告戒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我都是有感而发才写文章。在同行中,我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不错的。然而,我最知名的是绘画。可是,它却使我像奴仆一样地去侍奉他人,这是莫大的耻辱。你应该深以为戒,不要学习这种技艺了。”

丹青神话

唐太宗在位时,阎立本官至重位,与哥哥阎立德齐名,曾经奉太宗召令,亲自为唐太宗画像。一次,南山出现一只凶猛的野兽伤害人,太宗皇帝派遣勇猛的勇士去捕获它,没有捕到。虢地的王元凤自报奋勇为民除害,一箭射死了这只猛兽。太宗皇帝非常喜爱他的豪壮,让阎立本将他射杀猛兽的场面画下来,鞍马仆从,都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看过这幅画的人,无不惊叹和佩服他技艺之高超 [41] 。李嗣真说:“阎立本的画,师承郑法士,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郑法士。在阎立本之后,还有王知慎,师范的画也很见功夫。阎立本的画是最精妙的艺术品。”

标签: 阎立本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画家博陵县男:阎立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阎立本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

  • 关于张文瓘有哪些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张文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文瓘

    张文瓘,字稚圭,唐朝时期宰相,阳城令张虔雄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文瓘出身清河东武城张,生于魏州昌乐县。明经及第,历任并州参军、水部员外郎、云阳县令、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大理卿。唐高宗年间,官至宰相,参知政事、同三品,累迁侍中。仪凤三年(678年),反对征讨新罗,抱

  • 唐朝宰相参知政事:张文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文瓘

    张文瓘,字稚圭,唐朝时期宰相,阳城令张虔雄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文瓘出身清河东武城张,生于魏州昌乐县。明经及第,历任并州参军、水部员外郎、云阳县令、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大理卿。唐高宗年间,官至宰相,参知政事、同三品,累迁侍中。仪凤三年(678年),反对征讨新罗,抱

  • 唐朝宗室吴王:李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恪

    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鼎盛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格言,励精图治,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段时期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rd

  • 唐朝宰相耿国公:王孝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孝杰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唐朝时期宰相、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与吐蕃联军战于

  • 三国东吴名将黄盖的历史评价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

  • 三国曹魏大臣司空:崔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林

    崔林(?-244年),字德儒。三国时曹魏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武城)人。曹魏时期历任邬长、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司空等职。居官称职,任大鸿胪时曾整理诸国使臣待遇制度,革除了前弊。卒后谥孝侯。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诸城)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为坞长,后改任御史中丞。

  • 三国曹魏大臣太中大夫:韩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暨

    韩暨(jì)(159年-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今河南方城东)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的后代。韩暨早年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宜城长,丞相曹操平定荆州后,又转为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监冶谒者等职。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

  • 三国曹魏大臣兖州刺史:裴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裴潜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农

  • 三国曹魏大臣大司空:赵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俨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