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耿国公:王孝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耿国公:王孝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4/1/9 0:47:14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唐朝时期宰相、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与吐蕃联军战于冷泉、大领谷等地,于次年将其击败。 公元695年,任朔方道行军总管,攻打后突厥。十月,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并归附武周。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兵败坠谷而死。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开元中,赠特进。

人物生平

免死归唐

王孝杰,生于京师长安附近(雍州,后来的京兆府)的新丰县,年轻时以军功晋级。公元677年(仪凤二年),吐蕃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书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乐都)都督,代刘仁轨镇洮河,又于关内、河东募兵击吐蕃。时王孝杰为副总管,从工部尚书刘审礼领军西行。九月,唐军与吐蕃大将论钦陵战于青海大非川。唐军大败,李敬玄按军不敢救,刘审礼与王孝杰被俘,不久刘审礼伤重而死。吐蕃赞普赤都松赞看见王孝杰,因其相貌与父亲相似而厚加敬礼,得以免死归唐。武则天时,任右鹰扬卫将军。

收复四镇

公元692年(长寿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都督唐休璟请求武周女皇武则天,收复陷于吐蕃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即安西四镇)。因为王孝杰曾经长期住在吐蕃,知道吐蕃的内情,于是武则天以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讨击吐蕃。十月,王孝杰率军进入西域后,击败吐蕃,接连收复安西四镇,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3万人镇守。王孝杰因军功被授予左卫大将军一职。

击败联军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部拥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一同进攻武周。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与之战于冷泉、大领谷。公元694年(延载元年)二月,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成功击败吐蕃与西突厥联军,因功官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县男。

北攻突厥

之后,王孝杰出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在薛怀义的率领下攻打后突厥,但是未遇突厥军。

于是公元695年正月,武则天又任命王孝杰为朔方道行军总管,攻打后突厥。十月,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并归附武周,武则天便册封默啜可汗为“归国公”,并授予大周左卫大将军一职。

兵败殉国

公元696年(万岁登封元年),素罗汗山之战爆发,王孝杰任肃边道大总管,率娄师德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由于战事失利,被削职免官。

同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唐,李尽忠死后,他的妻兄孙万荣继续领导叛军。次年(公元697年),契丹进入河北,武则天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统兵十八万讨击契丹。

三月十二日,苏宏晖、王孝杰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与契丹孙万荣遭遇,因为峡谷狭窄,前面峡谷外的契丹军队军队又非常多,王孝杰便亲率少量精锐士卒为前锋,且战且进,奋勇冲杀,冲出谷外,又将士兵排成方阵与敌人交战。但是这时苏宏晖因为敌人太多而害怕,逃走,后方的唐军主力没有跟进、没有来支援。王孝杰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坠崖身亡,他所率的少量先锋也死亡殆尽。节度官记张说返回后,武则天询问王孝杰兵败情况,张说曰:“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武则天于是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派使者去斩杀苏宏晖,以示惩处。使者未至幽州,苏宏晖已经立功赎罪,最终免于诛杀。

约一年的时间,唐朝张九节、杨玄基等击败契丹孙万荣(万斩),孙万荣的首级被送到东都洛阳。武则天用李锴固等人平定契丹余党。

标签: 王孝杰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名将黄盖的历史评价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

  • 三国曹魏大臣司空:崔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林

    崔林(?-244年),字德儒。三国时曹魏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武城)人。曹魏时期历任邬长、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司空等职。居官称职,任大鸿胪时曾整理诸国使臣待遇制度,革除了前弊。卒后谥孝侯。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诸城)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为坞长,后改任御史中丞。

  • 三国曹魏大臣太中大夫:韩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暨

    韩暨(jì)(159年-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今河南方城东)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的后代。韩暨早年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宜城长,丞相曹操平定荆州后,又转为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监冶谒者等职。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

  • 三国曹魏大臣兖州刺史:裴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裴潜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农

  • 三国曹魏大臣大司空:赵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俨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

  • 三国曹魏大臣太中大夫谋士:杜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袭

    杜袭(生卒年不详),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曹魏官员。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累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杜袭去世后,获赠少

  • 三国曹魏大臣光禄大夫:常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常林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生卒年不详。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

  • 三国曹魏大臣侍中:和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洽

    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时进封为西城乡侯。转官为太常。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死

  • 三国曹魏大臣司徒:卫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臻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为黄门侍郎,转任丞相府户曹掾,加封关内侯。魏文帝继位之后,晋封安国亭侯,任尚书、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右仆射,晋封康乡侯。抗击诸葛亮期间出任征南将军。后来历任光禄大夫、司空、司徒、晋封长垣侯。卫臻死后追封太尉

  • 三国曹魏大臣御史中丞:徐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宣

    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