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昊任相期间带来了哪些影响?有哪些与李昊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昊任相期间带来了哪些影响?有哪些与李昊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3/12/17 18:05:55

李昊(892年-965年),字穹佐,关中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昊少年时在唐末战乱中父死母散,流寓邠州十余年,后入刘知俊幕下,被刘知俊招为女婿,随其投靠前蜀,仕至翰林学士。他在前蜀灭亡后,入后唐为检校兵部郎中,但不久又被遣回蜀地,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为观察推官,又升节度掌书记,辅佐孟知祥建立后蜀,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后主孟昶时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职拜相,加同平章事,累进至司空,封赵国公。广政二十八年(965年),李昊随孟昶降宋,拜工部尚书,后病死于东京,终年七十五岁,追赠右仆射。

主要影响

李昊仕于蜀地五十年,其对政局产生影响主要是在后蜀政权的建立、发展过程中。主要有:

抑制藩镇:孟知祥兼并东川后,命李昊以赵季良、李仁罕等西川将吏的名义起草表章,请朝廷授自己为蜀王、行墨制,并自求旌节。李昊却道:“此前诸将每夺一处节镇,便自有其地,如今又自求朝廷节钺及明公封爵,如此则轻重之权,皆在群下矣。”孟知祥顿悟,改命李昊以自己的名义草表,向朝廷索要墨制之权,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再封赵季良等为节度使。李昊此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李仁罕等藩镇的权力,保障了孟知祥在两川的权威。

铲除权臣:李昊在孟昶在位时,协助孟昶除掉了权臣张业。

修撰史书:李昊担任宰相期间,奏请设置史官,任用郭廷钧、赵元拱、崔崇构、王中孚等人,为前蜀修史,又为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两朝编修了实录。

轶事典故

奢侈

李昊在后蜀时位至将相,常年把持财政大权,每年收入财物数以万计,生活尤为奢侈。家中蓄养的妓妾多达数百人,皆身穿罗绮。 他曾读《晋书》,读到石王斗富一事,对王恺石崇非常鄙弃,道:“穷俭乞儿以此为富,可笑可笑。”

后蜀大臣赵季札出使南唐,自江南购得唐武宗任命李绅为宰相的制书,赠于李昊。李昊不仅拿出两千匹帛作为酬谢,还在成都城内专门搭建了一座彩楼,用以放置制书。他随后身穿朝服,将制书迎回私第,又大宴宾客,将成都的歌妓尽数召来助兴。此一次花费,不可胜数。

世修降表

李昊在蜀地为官五十年,两次经历亡国,两次都是由他撰写降表。蜀人不齿其所为,偷偷在他府邸的大门上题写“世修降表李家”六字。见者无不哂笑。

标签: 李昊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后蜀宰相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李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昊

    李昊(892年-965年),字穹佐,关中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昊少年时在唐末战乱中父死母散,流寓邠州十余年,后入刘知俊幕下,被刘知俊招为女婿,随其投靠前蜀,仕至翰林学士。他在前蜀灭亡后,入后唐为检校兵部郎中,但不久又被遣回蜀地,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为

  • 东汉末董卓谋士:李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儒

    李儒,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东汉末年的博士、弘农王郎中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专政时,李儒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弘农王)。董卓死后,李傕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此后李儒的事迹及下落史书

  • 蜀汉大臣尚书令:刘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巴

    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诸葛亮绝对算得上三国第一人。然而诸葛亮也有自叹不如的人,他就是刘巴。诸葛亮称赞刘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刘备也曾赞之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

  • 五代后梁朱温正妻元贞皇后:张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惠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一场混乱的时期,结束唐朝统治,开启这一乱世的就是后梁太祖朱温。朱温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根据史籍记载,他是个背信弃义、没有道德底线、反复多疑、残暴嗜杀之人,这样一位帝王,却也有自己的软肋,便是他的嫡妻张惠。朱温与张惠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他鲜为人知、痴情温柔的一面。

  • 清朝宗室雍正帝第六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弘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4月27日),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总排行为第十子。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母为谦妃刘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帝逝世后,因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无子,乾隆帝将弘曕过继其为嗣。乾隆三年(1738

  • 有哪些与弘昼相关的轶事典故?弘昼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弘昼

    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历之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十一年(1733年),晋封为和硕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协同弘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

  • 清朝宗室雍正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弘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弘时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宗室,雍正帝第三子(总排行为第四子,除长子和次子外,弘时出生前还有一子早夭未序齿,故弘时序齿为第三子),乾隆帝异母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出生,母为齐妃李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清朝宗室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弘昼

    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历之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十一年(1733年),晋封为和硕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协同弘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2月2日1823年10月13日),清朝公主,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生母为惇妃汪氏,养母容妃和卓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朝鲜承政院日记载,公主在宫中有波罗公主之号。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 多至百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硕和恪公主

    和硕和恪公主(1758年8月17日1780年12月14日),清朝公主,乾隆帝第九女,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十四日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二月封为和硕和恪公主,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嫁札兰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