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家将之杨延平生平介绍 杨延平结局 如何评价杨延平

杨家将之杨延平生平介绍 杨延平结局 如何评价杨延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4/1/24 10:51:11

杨延平是战功显著杨家将杨大郎,本名杨泰,字延平。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早年常跟随杨业建功立业,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杨家众将更是各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业的对手。而杨大郎更是战功显著;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杨延平吗?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杨延平简介战功显著杨家将杨大郎

杨延平人物简介

杨延平,本名杨泰,字延平。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长子,杨家七郎的大哥,故称“杨大郎”。父母不在时,便会担起职责;众弟有难,会挺身而出。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封忠孝侯。早年常跟随杨业建功立业,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

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亲自往宋营送去战书,并且识破了宋军的伏兵之计,为北汉多立殊勋。杨业归宋后,杨延平又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

到了五台山,杨业率七子上山拜佛,以求平安。方丈智聪禅师得道高深,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极为感动,不忍杨家遭受灭顶之灾,却又不敢道破天机,便劝杨业解甲归田。老令公叹道:“杨业并非贪功好战之人,只因辽兵屡犯边疆,不单我大宋子民,就是辽国百姓也是深受其害。杨业唯有以战止战,逼迫辽国退兵,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若宋辽两国平息干戈,友好往来,我杨业定解甲归隐,不问功名利禄。”智聪禅师道:“我有一言,留给将军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老令公以为其中有个儿子会回不来,而大郎身为保驾大将军,首当其冲,便请智聪禅师解说,禅师摇头不答,老令公也不勉强,逐率七子下山出征。

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杨家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杨家众将更是各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业的对手。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朝君臣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与杨家军,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与杨家将。

杨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太宗建议由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奸臣潘仁美却极力劝阻,说有损国体。最后在杨业的力谏下,太宗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

金沙滩上,宋辽两军对峙,杀机四伏。谈判过程中,天庆王看出皇帝是杨延平假扮的,计策已被杨业识破,逐下令开战。杨业沉着应战,命杨家军分成三路杀进。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辉率领;中路由杨业、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由四郎延朗、五郎延德率领。

杨家军奋力抗敌,从已时战到巳时,突然辽军剧增,将杨家将三路人马分而围之,使其左右前后不得相顾。杨业发现敌情有变,于是发令左右两路向外突围,同时派七郎延嗣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求援。

中路军在激战中被辽兵冲散,杨业且战且退,战至午时。当退至两狼山时,余部只剩下百十人,可叹老令公英雄一世,此时却是“望兵兵不到,盼子子不归”。辽兵再次进攻,杨业以死相抗,最终全军覆没,老令公不想被捕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墓前。

七郎杨延嗣回到宋军大本营,请潘仁美搬救兵求援。潘仁美痛恨杨家,不肯发救兵,更恨七郎曾在擂台上将其子潘豹打死,于是假意好言款待,将七郎灌醉后绑在芭蕉树上,命军士万箭齐发,七郎被乱箭穿心而死。

六郎杨延昭在乱军中反复冲杀,寻找父兄,终因辽兵甚众,只好退出金沙滩,派兵打探,等待消息。原来“七子去六子回”并非有一个人回不去,而是只有第六子杨延昭一个人脱险。

而左路军的大郎杨延平见天庆王在山上坐观杨家军困兽之斗,旁若无人谈笑风生,大怒,提弓拉弦,一箭射死天庆王。惹恼了辽兵,被乱枪挑死。可怜大郎一世英雄,今日为国捐躯。二郎杨延定见兄落马,急忙来救,无奈辽兵一批批涌上来,延定血战不得脱身,力尽被杀。三郎杨延辉被钩镰枪勾于马下,辽国骑兵一拥而上,踏成肉泥。右路的四郎杨延朗冲出重围,半路又遇到辽将韩延寿、耶律奇率精兵四下围绕,部下全部阵亡,四郎只身被捕。而五郎延德只剩单枪匹马,后面喊声不绝,辽兵乘虚赶来,延德想到当日到五台山拜佛时,智聪禅师曾留给自己一个小盒子,吩咐自己遇难则开,于是从怀中掏出盒子,只见里面装着剃刀一把,度牒半纸。延德会其意,卸下战甲、头盔,挂于树上,用剃刀剃光头发,轻身走往五台山去了。

金沙滩战役是杨家军打得最惨烈、最悲壮的一仗,杨家七子被辽兵冲散,各自为战,结果“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这就是“血染金沙滩”的故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太宗亲征辽国,杨业率诸子随驾出征,大败辽军。辽帅韩延寿设下诡计,诱骗宋朝君臣往金沙滩赴双龙会。杨延平舍生忘死,自愿顶替宋太宗前往赴双龙会。众兄弟保护杨延平来到金沙滩,辽国天庆王设下鸿门宴,在酒中下毒,杨延平误中奸计,饮下毒酒,自觉不适,突然发难,用袖箭杀死了天庆王,立下盖世奇功。杨延平虽然中毒身亡,但他的忠肝义胆却名传千古,万世流芳,是杨家英烈的一杆永远的大纛。

杨家将杨延平成标美“境主”的来历传说

很早以前辋城宫兜有三个讨鱼兄弟,家境很穷,除讨鱼外,常常兄弟一起挑着斗笼到枫亭、仙游、莆田一带去做小本生意,但生意都没起色。后来不知怎么在兴化某地方的一个小庙发现了一尊泥佛一“大使公”,烧香求愿,倒也有几分“灵圣”,每次做买卖都到小店来祷告行愿,从此以后兄弟生意日见起色,家境也渐渐好起来。

城隍爷

有一次,兄弟三人又到兴化去做买卖,当然也照例到“大使公”庙里去烧香,刚好那天下雨,当地香客很少,兄弟一时商量着把它请回家去长期敬奉,兄弟主意已定,就顺手拿起“信杯”点上香烛,三“信杯”一卜,“大使公”应允了,他们就趁这下雨天无人的好机会把“大使公”放到“斗笼”内盖好挑着担─路望家乡而来。

哪知不一会儿,当地看不见“大使公”的善男信女纷纷找来了,四处路口都把人搜查,这可急坏了兄弟们,但事也出得奇,当三兄弟来到一个路口被截住搜查时,三担六头斗笼,五头都查不出什么来,当查到最后一个斗笼时,竟从笼内发出“汪汪”的狗叫声,搜查人认为既是小狗何必再翻看,就这样三兄弟捏着一把汗,赶快挑着斗笼又上路了。

杨延平

兴化“大使公”来到辋城,安放在宫兜的大厅上,三兄弟虔诚敬奉,日子更比以往过得好,慢慢地,邻里如有灾难也来宫兜敬“大使公”,香火也慢慢地兴盛起来。

后来辋城内有三个“境铺”,标美顶是属于西溪铺忠保境,境要有一尊佛爷为境主。乡里头人族长认为以杨家名将为护城将军作为忠保境境主是最合适不过的,后经宫兜三兄弟同意仿造“金身”入城隍庙当境王。

杨延平杨大郎传奇

得知蒲峪,不是因为它远从明代起就盛产黄金,而是缘于老者讲述的一个英雄的传奇。

传说清朝年间,杨震的后裔杨大郎隐居在秦岭山中,身为名门之后,大朗自幼文武双全。周有邻人数十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与世无争的平静日子持续了几年后,某年夏夜忽生一件怪事。人们都已入梦,突然,鸡舍传来一阵鸡鸣狗吠。定是鼠狼来偷鸡了!人们抄起锄头,跑到鸡舍处却只看到一地鸡毛,老狗和鸡群不知所踪。

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样惴惴不安地过了半个多月,一小童在自家屋后的山坡上放羊,天色已晚还不见回来。母亲四下寻找也不知所踪,就连七八只羊也无一返回。

天刚大亮,大郎独自上山寻找,在一棵参天老柏的树皮里,嵌着一面闪闪发光的青铜“镜子”,仔细一看竟然是蛇鳞!这定是条巨蟒!杨大郎赶紧通知邻里出山躲灾。

待众人离去后他一人返回,仔细搜寻后发现蹊跷林中有多条蜿蜒的路,每条宽窄几乎一样,这不像是人走出来的,倒像是……

他沿着小路狂奔,果然殊途同归,山顶上是一片茂密的苔原,在岩石的罅隙中有不少虎狼的枯骨。顺着这条骇人的路,大郎找到了一个林木掩映的洞穴。他毫不犹豫地探进去,里面别有洞天。他贴着阴冷的崖壁,握紧宝剑,只听得“嘶嘶”声和恶臭味越来越近。洞顶透出微光映出小山般的巨蟒!它吐着芯子正在熟睡,耷拉的脑袋如怪石嶙峋,闭着的眼睛似磨盘。大朗举刀就向巨蟒七寸刺去,直到剑身折为两截,巨蟒黑血喷涌。杨大郎筋断力竭,倒地不起。

突然,奄奄一息的巨蟒回光返照,仰头顶穿了石洞,摇摇摆摆地冲进黑云。它一摆尾巨石崩落,蟒洞夷为平地。霎时电闪雷鸣,狂风四起,暴雨降下。几天后异象终于散去,邻居们陆续回到谷里,他们四处寻找大郎,却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即使暴雨冲开了蟒洞,里面却空无一物。

若干年过去了,游方之士路经此地告诉众人,巨蟒乃是大禹治水时期的蛟龙,因辅佐不力被天庭剥夺龙角,贬下凡间,其被大郎斩杀后,业障尽消,回天宫复命去了。大郎为民除害,功德无量,业已得道成仙。众人感恩,塑大郎像,享后世膜拜供奉。

为了纪念杨大郎这位英雄的壮举,此地又名赶蟒峪。

标签: 杨延平

更多文章

  • 杨家将之杨排风生平介绍 杨排风结局 如何评价杨排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排风

    杨排风是历史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杨门女将之一,日里常跟穆桂英练功习武,善使一把烧火棍,由于武艺高强,被任命为“征西先锋将军”,曾跟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后亲自挂帅平定南方叛乱,并连连告捷。因为是烧火丫头出身,且随身武器是烧火棍,所以被宋仁宗封为“火帅”。

  • 东晋画家和作家顾恺之:既是天才又是"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非常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他被成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鼻祖。顾恺之博学多识,擅长于山水画和人物画,他的绘画作品注重传神,主张以形写神。山水画在他的纸上浑然天成,人物画在他的画笔下栩栩如生。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分别是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画像《顾恺之三绝》的文言文中,主要写了顾恺

  •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丁肇中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世界着名实验物理学家,复旦大学荣誉教授。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9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美国艺术和

  • 鉴真和尚简介 鉴真和尚真的东渡日本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鉴真

    鉴真(688~763),唐朝僧人,持戒律最严的律宗南山宗祖师,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着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鉴真简介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

  • 陈布雷简介 陈布雷为什么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布雷

    陈布雷(1890年mdash;1948年),本名陈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因才华出众,20多岁就在报界享有盛誉,抗战时期,陈布雷用如椽之笔,写出了多篇激扬民族志气的不朽文章,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19

  • 唐朝西北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一个比安禄山更厉害且对唐朝忠心耿耿的节度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忠嗣

    节度使是我国古代一种对边疆进行有效防备而设立的官位,但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却将节度使这个官位推到了末路。历史上,有很多人知道节度使都是因为安禄山,但是,今天带给带家的却是比安禄山还要厉害的人物――大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王忠嗣(706―750),初名训,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

  • 冼星海的简介 冼星海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冼星海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着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着名提琴家帕尼middot;奥别多菲尔和着名

  • 杨家将之杨延德生平介绍 杨延德结局 如何评价杨延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延德

    杨延德是一心修佛的杨家将,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虽然史书对杨五郎的事迹介绍很少,但是,杨五郎对杨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杨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争义的人物,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杨延德吗?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杨延德简

  • 杨家将之杨延嗣生平介绍 杨延嗣结局 如何评价杨延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延嗣

    杨延嗣是历史上力劈潘豹的杨家将,人称杨延嗣,《杨家将》中的人物,在刘兰芳评书《杨家将》中杨延嗣是八尺身高,黑脸环眼捎带点暴躁情绪的少年英雄,使丈八蛇矛枪,勇猛过人。一日因路见不平前去打擂,力劈擂主潘豹(丞相潘仁美之子),不慎失手将其打死。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杨延嗣吗?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

  • 杨家将之杨业生平介绍 杨业结局 如何评价杨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业

    杨业是北宋时期抗辽名将,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镇戍边疆的主将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阅毕后,从不多问,封好奏章交给杨业,以示对其信任。而杨业不看书,忠烈勇猛,有智谋。练习打仗,和士卒同甘共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