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成帝最宠爱的几名男宠

汉成帝最宠爱的几名男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2/17 3:44:17

正史《汉书》确实有一些章节值得“思春”之人去读,那些帝王将相,其淫乱程度绝不亚于《左传》中的记录和秦代赵姬的绯闻。它和《礼记》的并列可谓是互为反动,且辩证统一。

江都王刘建大概算是汉室最淫乱的人了。据说在老江都王刘非还在世时,刘建就与父亲的美妾私通。刘非死后,还在服丧期间,刘建就与父王遗留下来的十多个姬妾集体淫乱。他的亲妹妹刘徵臣回家为父王守孝,也被他强奸了。

为了获得更大的淫乐,他把成群的青年男女溺死在宫前的湖水里。宫女们稍有过失,他就命令她们脱光衣服站在院子里不断敲鼓,这些宫女累了,敲不动了,他就让人将她们捆在树上,不给饮食,让她们活活饿死。

据野史记载,骡子就是刘建的“杰作”。据说有一天,刘建闲极无聊,灵机一动,命人牵来一匹马和一头驴子,拴在一起,然后用各种催情方法使马和驴性亢奋,继而马和驴难耐春情。数月后生出一头“四不像”,就是骡子。这个“四不像”远远超出刘建的想象,据说他被骡子吓得魂飞魄散。

除了贵族饱食终日之后的种种荒淫,大汉后宫还有两道血腥而奇异的景观:女人的嫉妒和男宠的荣耀。

《搜神记》记载:“汉广川王好发冢……其棺柩盟器,悉毁烂无余。”广川王刘去可以说是历史上“盗墓人之父”。这个身为王侯的贵族,拥有世袭的巨大财富,却热衷于蝇营狗苟的盗墓行为,其心理变态可见一斑。

刘去有两个宠姬,一个叫王昭平,一个叫王地余。后来,一个叫昭信的姬得到了他的宠爱。王昭平和王地余出于嫉妒,想刺死昭信。结果事发被刘去知道了。刘去居然把所有姬妾都叫到一起,然后当着众人的面亲手割下了王地余的头,然后又叫昭信杀死王昭平。

后来刘去又得了新宠,叫望卿。昭信嫉妒,到刘去面前造谣说望卿与人私通。刘去听信昭信的话,叫昭信鞭打望卿,并且还命令所有的姬妾用烙铁烙她。望卿不堪其痛,跳井自杀,但没能速死,而又被昭信从井里捞了上来,对她百般折磨,割下她的口舌、鼻子,然后将她抛进沸水中烹煮。

这个叫昭信的女人在刘去的影响和鼓励下,有恃无恐,残忍至极,前后共杀了十四个女人。后来她还以更加残忍的方式处置了一个叫荣爱的姬妾。汉代的帝王大多淫乱,所以他们的女人在表达嫉妒上可谓登峰造极。昭信的残忍很显然传承自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汉书》记载,高祖一度曾宠爱戚夫人,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粪池里。吕雉还曾特地召年幼的儿子刘盈前来观赏。刘盈惊恐之下觉得莫明其妙,不知在粪便中爬动的是何生物,便问母亲:“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吕雉答曰:“人彘。”彘者,猪也。歹毒无出其右。

汉代宫廷中的性生活,最显著的特点可能还不是淫乱、嫉妒和残杀,而是同性恋关系。从高祖刘邦一直到东汉中后期,皇帝一直不乏双性恋。

高祖刘邦宠爱的男色叫籍孺,而惠帝宠爱的男色叫闳孺。二人均长得漂亮,举止柔婉,惹人怜爱。史书记载他们与皇帝同卧同起。

汉文帝的男宠比父兄更多。他的男宠主要有三个:宦官赵同、北宫伯子、士人邓通。两个宦官长得都很漂亮,文帝出游常令他们陪侍左右。文帝尊崇道教,一辈子都在寻找长生之道。有一天他梦见一位船夫渡他上天。后来在一次巡游中,果然遇见了一名长相英俊漂亮的船夫,与自己的梦境对应了起来。此人就是邓通。文帝得到邓通后,大加爱幸,几乎每天都和他在一起。邓通曾被赐钱数十万,授官上大夫。文帝又派相士给邓通看相,相士说邓通日后会贫饿而死。文帝不相信,说我如此宠爱邓通,分封厚重,邓通怎么会贫穷呢?但他还是担忧自己死后邓通果如相士所言,于是赐给邓通蜀郡严道铜山,允许他自己铸钱。于是,在汉制钱流通的同时,还流通着另一个货币:邓氏钱。

有一次,文帝病了,身上流脓。邓通侍候文帝,每每把脓疮的脓血用嘴吮吸干净。文帝很感动,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回答:“当然是太子。”太子看望文帝,文帝指着脓疮,让他吸脓。太子面有难色,很不情愿。后来,太子听说邓通常为皇上吸脓,心里惭愧,同时怨恨邓通。文帝死后,太子即位,就是汉景帝。邓通被遣回家居。不久,有人告发邓通铸钱,并言此举危机国家金融政策,也就是危机皇权。邓通于是被逮下狱,最后真的在狱中贫饿而死。

汉景帝的男宠只有一个,就是郎中令周文仁。

汉武帝贪色多情,男宠也有好几个。

汉武帝的第一个男宠是韩嫣。早在当胶东王时,汉武帝就与韩嫣相爱。后来,武帝做了太子,俩人愈加亲密。韩嫣不仅长得漂亮,还善于骑射,聪明伶俐。武帝即位后,韩嫣更受宠爱。他与武帝同吃同睡,仪仗扈从俨然皇帝,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后来终因淫乱后宫被太后赐死。

韩嫣的弟弟韩说也被汉武帝爱幸,并以军功封案道侯。巫蛊之祸时,被戾太子杀死。

汉武帝最为珍视的男宠是李延年。李延年是娼家出身,长相俊美,又能歌善舞,很得汉武帝宠爱。后来,李延年因犯法受宫刑,成了宦者,长得更美了,声音也更好听了,汉武帝也更加爱幸。李延年为汉武帝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平阳公主进奏说,这是李延年在向皇帝引荐他的妹妹。汉武帝召见,果然倾城倾国,能歌善舞,大为爱惜。李延年因此更加受宠,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武帝一同卧起。可惜李延年的妹妹死后,武帝对他的爱意日驰,最后将他杀死。

汉昭帝的男宠是驸马都尉金赏。

汉宣帝的男宠是侍中中郎将张彭祖

汉元帝的男宠是宦官弘恭、石显。这两人都是少年时犯法,受宫刑后当了宦官,入侍宫廷。俩人长得都很俊美。元帝即位几年后,弘恭死去,石显继续受宠,为中书令,尊贵无比,势倾朝野,门人走狗遍天下。

汉成帝最宠爱的男宠是张放和淳于长。

汉哀帝的男宠是董贤。哀帝对他宠幸无比,出则参乘,入则侍寝,旬月间赏赐百万,京师震动。哀帝越来越离不开董贤,不仅夜间同眠,白天午睡也让他陪侍。有一天,哀帝醒来,想起身下床,不料睡衣的袖子被董贤压住了,哀帝不忍惊扰睡着的董贤,竟抽出佩刀,轻轻地割断了衣袖,悄悄起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断袖”的故事。从此,断袖也就成了后世男宠的代名词,“断袖之情”被喻为同性之爱。汉哀帝死后,董贤被迫自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美龄大婚的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婚礼,也是日后注定要被过度阐释的婚礼。《纽约时报》发布了蒋介石与孙夫人的妹妹结婚的消息,并称一位英国裁缝正在替蒋介石赶制礼服。为了给宋家三小姐一个风光正当的婚礼。在蒋介石赴日向宋母面见求婚之际,1927年9月28、29、30日,在上海《申报》,连续

  •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台湾和香港的同胞如何看待朱家骅先生,反正大陆像我这年纪,看到他名字,首先会想到中统特务。考察上个世纪的历史,主管教育的最高长官,大多数时间,始终是个不咸不淡的角色。说不重要也不太妥,蒋委员长在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也兼过教育部长。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教育部长干的时间最长的两位,一个是陈立夫,一个是

  •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帝王写的诗不怎么样,也是中国一绝。在中国,凡帝王,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字的,不会写字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觉之后,都想在诗词或者在艺文上,表现一下自己。我至今百思不解,为什么中国帝王大都好这一口,附庸风雅,而外国帝王一般没有这种嗜好,很少犯文学幼

  • 中国历史上的35个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2.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

  • 中国历史上100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

  • 是谁让慈禧家族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875年2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芝加哥每日论坛报》(Chicago Daily Tribune)同时在头版刊发了一则极短的报道,正文只有14个英文单词:“来自中国的电讯表明,这个国家的内战将无法避免。”次日,这两家报纸又在显要位置刊发

  • 康熙继大统真相:得天花大难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顺治的死去,康熙皇帝登上了大清江山这一块舞台当中,成为了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一、康熙皇帝继位真相大揭秘问题在于,顺着皇帝为什么会选择他年仅不足8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呢?他是如何登上这个位置的呢?1.顺治皇帝的遗嘱我们的揭秘《康熙王朝》也正式拉开序幕了。但是,在这个顺治、康熙

  •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

  •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自从曾国藩去

  •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