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蔡号称“中国第一家族”,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李蔡号称“中国第一家族”,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1/1 10:53:43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普遍使用郡县制,其实这个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中已经较为普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各郡县出现一些豪强大族。因为郡县制的缘故,每一郡中最有名最显赫的姓氏被称为郡望。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豪强大族恐怕就是陇西李氏。主要原因就在于,日后的陇西李氏以豪强身份夺取了天下,创立了大唐帝国,更不用说明朝的李成梁、李如松也自称陇西李氏之后。故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可以说陇西李氏这一家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家族,“中国第一家族”名至实归。

陇西,指的是陇山(即六盘山)以西之地,又称陇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始设陇西郡。在秦、汉时期地盘非常大,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其郡治在秦、西汉、东汉时期,均在狄道(今临洮县),三国、魏、晋、隋时期,均在陇西(今陇西县)。

李氏怎么会到陇西这个地方的,那就得从这个姓氏说起。李氏属于嬴姓,和秦国王室本是一个祖宗,都是皋陶之后,从西周初年就世代定居在陇西。到了李昙时,其长子李崇开始发达称为秦国的陇西郡守,他就是陇西李氏的始祖。其四子李玑迁居赵国赵郡,成为赵郡李氏的始祖。从这个时候起这两支都成为秦国和赵国的名门望族。赵国名将李牧就是同时代秦国名将李信的族兄弟,两人血缘是很近的。顺便说一句,这个赵郡李氏也是一直兴盛不衰,直到唐朝还是和陇西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这五个姓七个家族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这五姓七望。

而李信就是李崇的孙子,本文要讲的就是李信的后代们。

陇西李氏,以善射闻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世家。

到了汉朝陇西李氏又出了两个人才,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另一个就是李广的堂弟李蔡

李蔡别看名气不及李广,但在汉朝,李蔡的地位远比哥哥李广要高。

古人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打了一辈子仗,威震匈奴,却不得封侯。而堂弟李蔡却官运亨通,不但因战功封侯,最后甚至当上了丞相。

李蔡被拜相,这是陇西李氏家族的辉煌顶点,然而盛极而衰。

李蔡本是武将,地位也并不很高,却突然被汉武帝拜相,这其实和汉武帝削弱丞相制度有关,李蔡只是被汉武帝选中的工具。这个选择其实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众所周知,给汉武帝当丞相,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李蔡就是其中命最背的一个。在汉初丞相的权力太大,在汉武帝这样的雄主面前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李蔡其实看清楚了汉武帝的意图,他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做法,把自己定位为高级参谋。本来这是李蔡的一个正确选择,然而他却忽略了一点,他的副手陈汤是个野心很大的人。李蔡的明哲保身让陈汤掌握了大权成为“事实”上真正的丞相,这就让汉武帝不能容忍。汉武帝这个人虽是雄主,但刻薄寡恩,他就找了个罪名把李蔡抓了起来。没想到李蔡不愿意受辱于刀笔吏,在狱中自杀了。

李蔡死后,陇西李氏的地位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李氏另一核心成员,李广之子李敢,依然身居九卿高位郎中令。

确实,汉武帝一开始对陇西李氏还是比较好的。李蔡的堂兄李广是比李蔡更著名的武将。

之前李广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有功,但没有得到封赏,这事出有因,汉景帝因为李广私自接受梁王的将军印不爽,是有点小家子气,但李广的做法确有不妥。汉武帝上台后,随即调李广担任未央卫尉,也就是皇宫卫队长,这份待遇还是相当高的。后来郎中令出缺,这可是负责宫廷侍卫的高级官职,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汉武帝也是想到李广,调他回来接任。可见陇西李氏在汉武帝心中还是很有好感的。

李广于元光二年(西元前133年)、元光六年(前129年)元朔六年(前123年)、元狩二年(前121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先后五次统军征匈奴,参与了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绝大部分战役。首次诱敌深入全军无功不论;第二次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灭被俘,后寻机逃回,按律应治死罪,交赎金后被免职;第三次没有碰到敌人,无功而返;第四次又遭遇匈奴主力,经过激战部队伤亡殆尽,因杀伤敌人功过相抵;第五次又因为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贻误战机。皇帝给了李广多次机会,而他没能把握;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李广,但不管什么原因一个人多次失败,客观上就会让支持者失去信心;所以刘彻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击时,不愿意让李广参加,真不是歧视,只是怕坏了运气而已。

可是李广这人性子和李蔡一样,也十分刚烈。最后一次出击匈奴时因为迷路,大将军卫青的长史就问李广迷路的原因,李广没有回答。这下卫青火了,命令李广去大营接受调查。李广也不愿意受辱于刀笔吏,拔刀自刎。

李广、李蔡虽死,汉武帝对陇西李氏还是不错。

刘彻不仅看重李广,对他家人也很优容:李广长子李当户,殴打皇帝男宠韩嫣,结果是“于是天子以为勇”;次子李椒曾任代郡太守,父子二千石,也算是比较看重了;三子李敢有功受封关内侯,还被特加实封二百户,并接替李广的郎中令职务。

没想到李敢记恨父亲李广的死,把账算在卫青头上,居然把卫青打伤了。卫青可能对李广的死心怀愧疚,把事情压了下来没声张。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气不过了。其实霍去病和李敢本来关系是很好的,李敢长期跟随霍去病打仗。霍去病找了个机会,居然在狩猎中把李敢射死了。

这下给刘彻出了难题,这怎么办?朝廷重臣居然被当场谋杀。刘彻的选择很果断,偏袒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这个时候陇西李氏已经连连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幸亏刘彻也知道自己包庇了霍去病,对李广后人还是很好。

李广之孙李陵就很得汉武帝赏识,很早就官居骑都尉,自领一军出征。可是李陵这次出击匈奴却战败被俘,关键是还投降了匈奴。后来还传回来李陵替匈奴练兵的流言。这下彻底惹恼了汉武帝,下令诛杀李陵的母亲、兄弟、妻子和儿女。李广一脉,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曾经显赫一时的陇西李氏就此沉寂了多年。所谓的中国第一家族,还是抵不上皇帝的一句话啊。

标签: 李蔡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朝鲜后裔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出:李世民可能是鲜卑族氏的后代。其实李世民一生征战从未有过败绩,除了他的哥哥在后面保障粮草供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突厥军队时常帮助他们。难道李世民真的会是一个鲜卑人?对于李

  • 朱由检17岁即位,他是怎么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检,明朝,风云人物

    在朱由检上位不久后,直接将魏忠贤一党的势力清除的干干净净,那时他还只是17岁的小毛孩,没有根基,对于朝政也是略懂一二,那他是怎么做到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掉的呢?魏忠贤之所以能执掌朝权,那是因为他和朱由校的奶妈关系非常好,两人暧昧不清,朱由校自幼和奶妈关系非常亲近,奶妈成天在朱由校耳旁提魏忠贤这个人

  • 明朝后期将领李成梁,为什么不灭掉努尔哈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成梁,明朝,风云人物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六月,兵部尚书李化龙针对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渐渐显露出的异志上了一道奏疏:奴酋(努尔哈赤)狡悍,已非一日,杀猛骨孛罗,而羁其子吾儿于寨,且东凌高丽,北阚北关,若非中国捍御之力,则北关又为南关继矣。列帐如云,积兵如雨,日习征战,高城固垒摆塘报,意欲何为?近日叩关甚切,求贡甚急,

  • 为什么说刘协是结局最好的末代皇帝?陵墓千年无人敢盗,子孙遍布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协,汉朝,风云人物

    说到末代皇帝,很多人印象中的他们都是十分悲哀,十分凄惨的存在。因为每个夺取新政权的皇帝,都会诛杀掉之前皇帝的子嗣。就像项羽诛杀秦氏,朱元璋诛杀蒙古人一样。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亡国之君。同样的末代皇帝,他的结局却是最好的。不仅生前活的很好,就连死后也很开心,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汉末皇帝刘协。说起刘协

  • 哀姜为什么又叫出姜?她跟鲁文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鲁文公,春秋,风云人物

    好男人不该让心爱的女人流眼泪,好的时代也是一样。人们常常调侃:女人的本事无非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当不幸的事情发生,女人首先选择哭泣这一条途径,既是内心愤怒或者悲伤的发泄,也是对不公平的现实社会的控诉。秦朝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长久而有力控诉了秦朝建长城时的繁重劳役。近日,那个坐在奔驰车

  • 韩信为何不背叛刘邦?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汉朝,风云人物

    韩信平定齐国后,在齐国日子过得很滋润,坐拥三十万大军,实力已经能与刘邦、项羽比肩。项羽的使者武涉和韩信的谋士蒯通都来劝说韩信,只要韩信严守中立,就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韩信有更大的雄心的话,将来还可以趁项羽和刘邦鹬蚌相争,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一统天下。但韩信的选择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韩信

  • 真实的唐寅是怎样的?他是个落魄的绝望书生、穷困画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寅,明朝,风云人物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明四家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在影视剧《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让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才高八斗,漠视功名利禄”是他的代名词;聪明绝顶、足智多谋的他能够在任何困境中化险为夷;

  • 彤贵妃深受宠爱,生三个女儿为何还连降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彤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此女便是彤贵妃舒穆禄氏,史料上关于其生年并没有确切详细记载,大约是嘉庆二十二年,其父是原任郎中玉彰,由于史料缺失,关于舒穆禄氏的家世如何并不能详细知晓,不过从她初封贵人的名分来看,舒穆禄氏出身并不差,应该是出身满洲八旗的一名秀女。既然是满洲秀女,到了年龄便需要参加选秀,舒穆禄氏于道光十一年,14岁的

  • 傅昭仪是什么样的人?为成功隐忍多年,上位后疯狂报复,害人害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傅昭仪,汉朝,风云人物

    皇宫中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事从来不奇缺,许多后宫女子为了自己的生存,一辈子活在明争暗斗之中。命运好的自然荣华一生,但也有百般抗争,成为人上人后,害人害己者,比如今天要说的一个女人,汉元帝的妃子—傅昭仪。傅昭仪,幼年时父亲死后,随母改嫁,深刻尝到生活心酸,自幼坚强勤劳,争强好胜。后来,汉宫征召女子入宫,她

  • 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那么多 董卓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卓,东汉,风云人物

    说到董卓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也是个狠人,他也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完,因为他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其实在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很多,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这么惨呢?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研究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十分英明的策略,能让你掌控最大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