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政会为何一直默默无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政会为何一直默默无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2:36

刘政会是隋末唐初大臣,早年任太原鹰扬府司马,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刘政会投靠旗下此后立下诸多战功。李渊建唐称帝后,刘政会奉命留守太原,经营后方,结果刘政会不敌刘武周被俘,但他任然宁死不屈。获救后不仅没受到责罚,反而还被封邢国公,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虽然刘政会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大,但他却有着令人敬佩的一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刘政会这个人物,一起来看看吧。

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他是最早追随李家开始踏上建国之路的人,为何一直默默无闻呢?原来他背负着的责任不比其他人轻,他是谁?他就是刘政会,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李渊已经开始暗地谋划建国之路了,而那个时候李渊实力弱小手上只有太原一城,手下士兵也不过几万人。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开始了建国之路,结果事情败露。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发现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到晋祠祈雨,企图将其杀死,以向隋炀帝邀功请赏。但是李渊事先发现了这一点便派出刘政会等人去处理这件事情,最后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而当李渊自立为帝的时候,刘政会的责任也就开始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的常识,而那个时候刘政会负责的就是驻守大后方——晋阳。不仅要负责阻挡住突厥的进攻,还要提防其他军阀的偷袭以及负责给前线提供粮草等重要任务。可以说李家可以成功夺取天下,刘政会有一半的功劳。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刘政会总要把粮草给送到前线。

而那个时候的晋阳到底有多重要呢?它直接关系到了李家的存亡,一旦晋阳失守。敌人就可以直接从李家后背空虚的地方长驱直入。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被派出去和其他军阀作战。后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守卫兵力,而且所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大多数都被派到前线去作战了。只要晋阳一丢,李渊不死则残。

而刘政会确实也没有辜负李渊对他的信任,他在晋阳大力开发农业和商业,同时不断增强城防力量。而对李家威胁最大的就是突厥了,刘政会多次打败突厥的入侵。让突厥人闻风丧胆,剑气纵横十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当秦叔宝等人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刘政会在城墙上面面对突厥的铁骑。当罗通又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刘政会正对着手下下达城在人在的命令。

武德二年,刘武周率领大军进攻晋阳,晋阳的一位土豪贪生怕死,打开城门迎接刘武周,于是晋阳城失陷了,刘政会也被俘虏。而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刘政会选择了假投降。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刘政会不断的给刘武周提供错误的信息。导致刘武周的大军一直无法对李渊造成实质性的打击,而刘政会也不断的给李渊提供信息。

在晋阳沦陷后没有过多久,李世民就带领军队收复了晋阳,而刘政会也重新回归唐朝。在刘政会投降那段时间里面,他不停地误导刘武周的军队盲目进攻。当李世民率领大军杀到刘武周面前的时候,刘武周的大量军队都还在其它地方对李渊的军队发动猛烈的进攻。于是李世民就不会吹飞之力的消灭了一个大军阀。

刘政会,唐初功臣。如果没有他,李渊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地登上皇位。如果没有他可能中国历史就要被改写了。很多人都只记住了秦叔宝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为李家打下一片片江山。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刘政会一个人守着大唐最后的一道防线,为李渊统一全国做出了不比秦叔宝等人低的贡献。

标签: 唐朝刘政会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官员董宣:不畏皇权,照旧惩治湖阳公主的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宣,东汉,风云人物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有个仗势欺人,无恶不作的家奴。他在洛阳的西市,因抢掠财物,打死了人。为了逃避官府追究,他藏在公主家里,不敢出来。洛阳县令董宣,字少平,是一个刚直不阿、严格执法的清官。当他知道凶犯是湖阳公主的家奴时,非常气愤,决心严惩凶手,为百姓除害。一天,湖阳公主要出去游玩,那个凶犯觉得和公

  • 姜维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师徒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正史论起师徒很多,因为那会儿流行听课。比如大学者郑玄这等人物,如刘备、卢植、公孙瓒都曾跟他学过东西:郑玄在家开讲座,刘备们去听。孙权与朱然当过同学,“相恩爱”,但没记录他俩老师是谁。吕蒙曾经发愤学习,让鲁肃惊叹“不复吴下阿蒙!”史书却也没提他老师是谁。然而在《三国演义》与评书故事里,师徒之类,就

  • 霍成君为什么会被贬冷宫12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成君,汉朝,风云人物

    中国有伟大的帝王,当然也有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皇后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后,她跟吕后齐名,最后选择自缢身亡。这个女人就是霍成君,吕霍之风说的就是吕雉和她。当然了吕霍之风是贬义词,是形容皇后的品行不端正。那霍成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说起霍成君那就必须说起她的

  • 朱元璋对朱标如此放心放权 康熙为什么对胤礽十分提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康熙,儿子,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对朱标放心放权,康熙为什么处处提防着胤礽?确实皇家之事经常是权力压倒亲情,比如康熙一直抓着权力不放,熬得太子胤礽逐渐自暴自弃两度废立。但明太祖朱元璋跟他的太子朱标却很意外,关系好得不行,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还得比较一下康熙与朱元璋这

  • 曹操为何放弃曹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曹操的儿子最多,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能征善战,才华横溢的都有。孙权七个儿子,为了帝位之争,最后难有善终;刘备虽然不只阿斗一个儿子,但临终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免去了子嗣们之间的帝位争斗。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主要有两大人选,文韬武略,老成持重的曹丕

  • 三国时期曹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真,三国,风云人物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

  • 道光死后,孝静成皇后是怎么遭人对待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静成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劳模”是一个现代词,是对一个人的褒奖,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肯定会想到是劳动楷模,是大家的榜样,但是这个词有时并不是来形容楷模的,也可以指某个人在某方面特别有“能力”。在历史中的后宫中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也被称作“劳模”,因为她的“劳苦功高”在皇帝心中都深深感激,对这个女人十分重视。那到底是什么样的

  • 石达开战斗力那么强,为什么最后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达开,清朝,风云人物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受后世尊重的领导人,他勇敢坚毅,侠肝义胆,不玩宗教迷信,不搞阴谋诡计。最后却被逼出走,功亏一篑,英勇就义,为后世所叹惋。石达开从天京出走以后,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石达开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稳固的根据地。石达开离开天京以后,历时七载,转战十五省,行程长达五万余

  • 这三个人如果没有死,明朝还能延续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风云人物

    第一个就是明朝大将孙传庭,许多人都知道明朝覆灭最直接的原因是李自成带兵造反包围京城,将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但是却有极少数人知道,在李自成造反初期的时候,孙传庭多次领兵将其击退。所以在那个时候李自成的势利并没有扩张的很快,那为什么李自成最后居然可以将崇祯推下台呢?这孙传庭一次又一次的将李自成

  • 纳兰淳雪:乾隆一生最爱的嫔妃之一,牌子都被翻掉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一个盛世的见证者也是和终结者,他见证了康乾盛世,也终结了康乾盛世,他在位60年,平定过大小战乱,巩固了多民族的发展,开创了清朝最后一个盛世,但与此同时,他六下江南,拖垮国力,以至于“破灭”如期而至。在乾隆的一生看来,说不清他是好又或是坏,但在女人的眼里,乾隆就是一个大猪蹄子,他一生多情,后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