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放弃曹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曹操为何放弃曹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1/13 23:11:59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曹操的儿子最多,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能征善战,才华横溢的都有。

孙权七个儿子,为了帝位之争,最后难有善终;

刘备虽然不只阿斗一个儿子,但临终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免去了子嗣们之间的帝位争斗。

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主要有两大人选,文韬武略,老成持重的曹丕;一个是才华横溢,天资聪颖的曹植

曹操是一个老文艺大叔,自然对能诗善赋的曹植更偏爱一些,一度想把位置传给他,但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曹丕,为什么呢?

不自律,葬送了大好前程。

曹植与曹丕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是曹操最爱的女人卞夫人所生,在众多儿子中自然多受待见一点。

当年铜雀台落成,文艺大叔曹操叫了一帮文人登台做赋,曹植也在其中。

能够七步成诗的曹植第一个就交了卷,写下了《登台赋》,精彩绝伦,震惊众人,曹操也很满意,认定曹植日后能继承自己的大业。

曹操对曹植有刻意培养的意思,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带着曹植出去历练历练。

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身上的文人气息太重,太过于追求自我,放荡不羁,喝起酒来更是不加克制,极不自律。

说两个他的小故事。

第一件事就是酒后醉闯司马门,当时正值曹操外出,曹植又开始饮酒赋诗,好不开心。

酒兴上来之后,擅自命人打开了宫里的司马门,乘坐着王室的车马扬长而去,一直跑到金门,好不潇洒。

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条道是禁道,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时才能行走,曹植却将这么重要的规定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曹操回来后,十分震怒,处死了掌握王室车马的官员,对曹植也是十分地失望,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曹操便下令曹丕为世子。

即便如此,曹操也没有放弃过曹植,也给过他机会。

第二件就是在曹丕已经成为世子以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去樊城解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

临行前,曹操召见曹植过来,准备吩咐点事情,但曹植却喝的伶仃大醉,路都不能走,曹操大失所望,撤销了他的军职,再也不给他安排事情了。

而曹植主要的竞争对手曹丕,却是事必躬亲,做事成熟稳重,虽无大功,但也不出错,严格按照曹操的命令做事。

圈子,决定了你的高度。

一个人的圈子对其影响是巨大的,曹植将一手好牌最终打烂了,与他的交际圈子有很大关系。

当时朝中的世子之位争斗,就是曹丕和曹植,两人也有着各自的阵营和智囊团。

曹丕的阵营中有贾诩(暗中相助),司马懿,曹植的阵营中有大才子杨修,丁仪等人。

所谓物以类聚,曹植与杨修两人都是大才子,风流倜傥,吟诗作赋,饮酒作乐,成为亦师亦友的一对组合。

杨修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品行着实不够端正。

曹操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举棋不定,经常会准备一些考题来测试二人谁更合适继承自己的位置。

杨修便利用经常在曹操面前行走的便利,提前将考题泄露给曹植,可天下没有包不住的火,这件事曹操也颇为恼火,后来曹操愣是找了个理由把喜欢耍小聪明的杨修给杀了。

而老谋深算的贾诩却从来不多说什么,曹丕曾去请教贾诩,如何能父亲的欢心。

贾诩说的都是大道理,做一个靠谱的人,做一个自律的人,克己本分点就行了。

所谓大道至简,两方阵营中的主要谋士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性格,曹丕听了贾诩的话,做事小心翼翼,从不出错,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着治理国家。

而曹植则每天和杨修等人混在一起,饮酒赋诗,潇潇洒洒地活着。

最终,曹植为自己的放荡不羁,为他的不自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和能力管理天下人。

曹丕上位后,曹植就被遣送出了京城,一辈子都在监控之下,最终郁郁而终。

标签: 曹植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真,三国,风云人物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

  • 道光死后,孝静成皇后是怎么遭人对待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静成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劳模”是一个现代词,是对一个人的褒奖,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肯定会想到是劳动楷模,是大家的榜样,但是这个词有时并不是来形容楷模的,也可以指某个人在某方面特别有“能力”。在历史中的后宫中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也被称作“劳模”,因为她的“劳苦功高”在皇帝心中都深深感激,对这个女人十分重视。那到底是什么样的

  • 石达开战斗力那么强,为什么最后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达开,清朝,风云人物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受后世尊重的领导人,他勇敢坚毅,侠肝义胆,不玩宗教迷信,不搞阴谋诡计。最后却被逼出走,功亏一篑,英勇就义,为后世所叹惋。石达开从天京出走以后,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石达开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稳固的根据地。石达开离开天京以后,历时七载,转战十五省,行程长达五万余

  • 这三个人如果没有死,明朝还能延续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风云人物

    第一个就是明朝大将孙传庭,许多人都知道明朝覆灭最直接的原因是李自成带兵造反包围京城,将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但是却有极少数人知道,在李自成造反初期的时候,孙传庭多次领兵将其击退。所以在那个时候李自成的势利并没有扩张的很快,那为什么李自成最后居然可以将崇祯推下台呢?这孙传庭一次又一次的将李自成

  • 纳兰淳雪:乾隆一生最爱的嫔妃之一,牌子都被翻掉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一个盛世的见证者也是和终结者,他见证了康乾盛世,也终结了康乾盛世,他在位60年,平定过大小战乱,巩固了多民族的发展,开创了清朝最后一个盛世,但与此同时,他六下江南,拖垮国力,以至于“破灭”如期而至。在乾隆的一生看来,说不清他是好又或是坏,但在女人的眼里,乾隆就是一个大猪蹄子,他一生多情,后宫之中

  • 李世民唯独放过德一个奸臣是谁?却因此葬送了李唐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对于李世民取得的功业,很多人都说是为了弥补当年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坏名声,也正是从那之后李世民开始重用贤臣,就连前太子的谋臣魏征李世民都能容纳,由此可见李世民的胸襟有多的宽广。然而李世民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糊涂,将大唐的江山彻底葬送了。唐太宗李世民看人的眼光非常准,这一点在大唐还没建立

  • 李蔡号称“中国第一家族”,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蔡,汉朝,风云人物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普遍使用郡县制,其实这个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中已经较为普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各郡县出现一些豪强大族。因为郡县制的缘故,每一郡中最有名最显赫的姓氏被称为郡望。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豪强大族恐怕就是陇西李氏。主要原因就在于,日后的陇西李氏以豪强身份夺取了天下,创立了大唐帝国,

  • 李世民是朝鲜后裔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出:李世民可能是鲜卑族氏的后代。其实李世民一生征战从未有过败绩,除了他的哥哥在后面保障粮草供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突厥军队时常帮助他们。难道李世民真的会是一个鲜卑人?对于李

  • 朱由检17岁即位,他是怎么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检,明朝,风云人物

    在朱由检上位不久后,直接将魏忠贤一党的势力清除的干干净净,那时他还只是17岁的小毛孩,没有根基,对于朝政也是略懂一二,那他是怎么做到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掉的呢?魏忠贤之所以能执掌朝权,那是因为他和朱由校的奶妈关系非常好,两人暧昧不清,朱由校自幼和奶妈关系非常亲近,奶妈成天在朱由校耳旁提魏忠贤这个人

  • 明朝后期将领李成梁,为什么不灭掉努尔哈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成梁,明朝,风云人物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六月,兵部尚书李化龙针对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渐渐显露出的异志上了一道奏疏:奴酋(努尔哈赤)狡悍,已非一日,杀猛骨孛罗,而羁其子吾儿于寨,且东凌高丽,北阚北关,若非中国捍御之力,则北关又为南关继矣。列帐如云,积兵如雨,日习征战,高城固垒摆塘报,意欲何为?近日叩关甚切,求贡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