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道子为什么最终会回到晋国?原因是什么?

司马道子为什么最终会回到晋国?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3/12/8 18:12:49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在这时,晋国高层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司马道子王恭他们一威胁,最后不得不杀掉王国宝才算暂时平息了事态。他事后一总结,终于明白,光在中央这里操纵这个哑巴皇帝,把握好这个全国最大的公章,貌似权力很巨大,其实手中的力量太过单薄,只要地方某个牛人一站起来反对,立马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他这才知道,有时必须有几个水平过硬的死党,否则,身边只有王国宝之流,一到关键时刻,什么用都没有,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哪能来帮你顶上一脚?于是,也开始要找几个有水平的死党。我们继续往下了解一下吧!

他很快就发现,司马尚之以及他的弟弟司马休之都很有水平,可以重用,于是就把这两人拉进死党圈子。没几天,司马尚之就发现,司马道子牛不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死党,而是因为只有几个无用的死党,而人家的手里却紧握枪杆子,于是建议:“应该把自己人派到地方,培养几个地方的牛人,当自己的保护伞。”司马道子认为太有道理了,马上把自己人王愉叫来让他去当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军事,好好地为他服务。他以为这步棋很好,可庾楷却一点儿也不爽。他现在是豫州刺史,正干得起劲,哪知,司马道子突然从他的地盘上割走四个郡,划入王愉的势力范围中。这是什么行为?这不是明着降了他的职权吗?他就上书要求不要割走这四个郡。朝廷不同意。

庾楷大怒,马上派他的儿子去找王恭,做王恭的思想工作,说司马尚之现在是司马道子身边的红人,比王国宝更加可恶。现在他们正在做削弱咱们地方牛人权力的事。如果让他们继续干下去,咱最后就彻底没有活路了。现在趁他们还没有得逞,咱先下手才是上策。王恭一听,马上说:“有道理!”于是派人去找他的老搭档殷仲堪桓玄。这两个人马上表示同意。

于是,他们成立了军事联盟,由王恭任盟主。大家一致决定,选个好日子,大军同时向建康前进。这几个家伙在商量举事时好像很默契,可真正行动时,却一点也不协调。党中央知道他们要行动时,就下令全国戒严水陆交通全部堵截,而且所有关卡都要严格检查。殷仲堪对军事不怎么在行,但对选择进攻的日子倒很积极,一天到晚喝完酒,并没有把心思放在研究军事地图上而是翻着老皇历,看到宜于出门、军事的字样后,就马上写信给王恭,说某月某日最宜进军,保证旗开得胜,想失败都难——你就下令吧,咱们同时进军,胜利是属于选好日子的人们的。

他写好这封信之后,就把信藏在箭杆里面,再装上箭头,然后涂上油漆,让一个机警的人带着送到庾楷处,然后再由庾楷送给王恭。这个送信的办法很成功,可是王恭折断箭杆时有点马虎,绢绸剪角处的丝抽了出来,造成整个纹路紊乱。王恭看来看去,无法判断这信是谁写的。他想了想,前次股仲堪就曾不守信用,没有进兵,而只是旁观,后来自己占了上风,这才做出姿态,完全是保存实力的做法,这次哪能这么积极?肯定是庾楷假冒他的笔迹,骗自己出兵。他认为这封信一点可信度也没有。所以自己重新又定了个出兵日期,而且这个出兵日期要比殷仲堪的提前许多。

此时,那个大晋国头号悍将刘牢之正在他手下混。看到他下令发兵,就警告他,现在出兵没有理由,如果硬要出兵,那等于是造反。造反的下场如何,你比我更清楚。但王恭不听,上书请求命令他出兵去讨伐王愉和司马尚之、司马休之两兄弟。司马道子知道后,终于也开动了一次脑筋。他看到上次只有王恭出兵,殷仲堪只是乱喊口号没有动手,这次同样也是只有王恭出场,殷仲堪仍然没有行动,就以为整个格局又会是上一次的翻版,就派人去做殷仲堪的思想工作,想再挑拨一下两人的关系,把殷仲堪彻底拉进自己的阵营。哪知,这次殷仲堪的立场坚定得很,给司马道子回复了一封信,里面全是破口大骂的话,一点儿也不给司马道子面子。司马道子拿着那封信,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这时,他的儿子司马元显出场了,对司马道子说:“老爸,不能再犹豫了。对付这些人,就一个字:打!否则,就两个字:挨打。”司马道子说:“这个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天开始,我把大权都交给你。”这时,司马元显才十七岁。这个世界有两种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一种是某个领导知道你是个人才,就不顾一切地把你提上来,让你的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典型例子就是苻坚重用王猛;另一种就是自己稀里糊涂,而且又天生胆小,这时只要有谁出来表现,就会把全部担子交给谁一—好像是在重用他,其实是让他去做高个子—天塌下来时,让他帮自己顶着。

司马道子这时把大权交给他的这个儿子,显然属于后一种方式—当然,如果司马元显不是他儿子,估计也不会这么放心。他让这个儿子出场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司马元显比他老爸有水平多了,而且人气也比他老爸旺多了一跟他交往过的人,都说他的作风跟司马绍有得一比一司马绍是晋国有史以来最有水平的皇帝啊。于是,晋国人信心高涨!这时,殷仲堪知道王恭提前发动的消息,兴奋起来,也不管自己定下的日子了。他去年没有行动,造成人品有问题的嫌疑,如果这次还落后,他就坐实“人品问题”这四个字了,因此,必须更加积极,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马上发布作战动员的命令,立刻上前线。他虽然拿着大把枪杆子,但军事知识等于零,平时全靠杨全期帮他主管部队的事。这次出兵,更是离开杨佺期。他让杨期当先锋,桓玄为他带着两万主力跟在后面。

据说杨期是杨震的后代。杨震曾经当过太尉,而且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杨全期混了大半辈子,自己混不出什么名堂来,就老拿杨震这个祖先来当自己的招牌。如果只是吹吹牛,过过嘴瘾,让心情在短时间内爽一爽,满足一下虚荣心,也没什么。可他却因为自己有这么一个著名的祖先,就自我骄傲起来,觉得这个天下谁也比不过自己。他傲慢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认为他可以跟王恂同一个档次,他一听马上大怒一当时王恂只是个尚书仆射,而他是南郡相,在殷仲堪手下混饭吃。他总是心里不服,总想找个机会让自己表现一下,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知道他的厉害,可他自己又没有机会搞出什么事来,因此只有坚决支持他的领导殷仲堪搞事

标签: 司马道子晋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何家驹晚景凄凉终身未娶 死前就剩下了几百元存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香港,演员,风云人物

    何家驹因为经常在港片中扮演恶人,所以被观众称为“四大恶人”,并且排在首位。在荧屏中,人们恨透了这个恶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他又很惋惜。他晚景凄凉,一生未娶,死前就剩下了几百元存款!(何家驹)在香港影坛,以饰演坏人角色而深入民心的四位演员,号称“四大恶人”。他们分别是:何家驹,成奎安,黄光亮,李

  • 周亚夫并没有犯错,他为什么会被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亚夫,汉朝,风云人物

    一代名将周亚夫最后羞愤自杀,很多人都把责任怪在周亚夫自己身上,认为这是周亚夫性格太直,又功高震主。总之,周亚夫被逼自杀,基本上是“咎由自取”的味道。果真是这样吗?咱们先来说说周亚夫怎么会绝食自杀。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他非常器重,提拔他到中央担任丞相。不过,周亚夫很快就和汉景帝闹矛盾了。

  • 游胜华是谁?不会打仗,却决定着所有人的生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游胜华,近代,风云人物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他的名字叫做游胜华,出身贫苦,只读过几年书,自小看着底层百姓的艰苦生活,也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无奈,于是就萌发了一种要为国效力的想法,1930年,游胜华就自主投身进了革命活动中去了。刚进部队不久,由于卫生部缺人,游胜华就被安排去到了那边,起初帮忙打打下手,看多了游胜华也懂得了给别人看病

  • 武松是怎么杀死蒋门神、张都监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宋朝,风云人物

    武松曾经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鸳鸯楼上,杀死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等十五人。醉打蒋门神时,武松是靠真本事,他用上了平生绝学“玉环步,鸳鸯腿”。那么,在鸳鸯楼上,武松干掉蒋门神,以及张都监和张团练两位武官时,是否也是凭借一流的武艺呢?其实并不是,在个人看来,武松杀死这三人,比醉打蒋门神还容易一些。接

  • 雍正皇帝既然没有篡位 雍正的名声为什么还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雍正,风云人物

    对雍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并没有谋朝篡位,清代为什么还有人污蔑雍正?雍正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清代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几乎每一位皇帝身上都有一些不好的传闻,比如,顺治皇帝为了自己的宠妃而出家五台山,康熙皇帝虽然也是千古英主,但是,民间野史却记载康熙皇帝曾经纳自己

  • 朱桂擅自修九龙壁,为什么朱棣不严肃处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桂,明朝,风云人物

    山西大同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明清三大九龙壁”。无论是北京故宫的九龙壁,还是北京北海的九龙壁(清朝乾隆年间修建),都是皇家之物。一般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东西,可是,为什么山西大同竟然也有这样一个九龙壁呢?建造这个九龙壁的人是谁呢?建造这个九龙壁的,是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

  • 被称为千古无二,项羽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秦朝,风云人物

    在秦末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千古无二的战神,他就是项羽。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专治,秦朝在短

  • 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的真相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承乾,唐朝,风云人物

    皇太子李承乾(618—645年1月5日),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世民即位之后,立封李承乾为皇太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立储,却也隐藏着些许危机。翻看历史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皇权跟储权有天然的矛盾冲突。后来的历史果然应验了这一不成文的惯例,太子

  • 诸葛亮一生最失败的两个决定,放了该杀之人,杀了该放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风云人物

    一个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你是一个人,那你肯定会犯错误。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那你犯的错误影响最多的只能是你自己,最多也是波及另外少数几个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核心人物,或者说英雄的话,那一旦犯错影响的可能会是一个计划甚至还会将国家赔进去。今天要说的人物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

  • 清末能力最强的王爷,奕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奕詝,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末期能力最强的王爷,一生为朝政费心,却最后惨被慈禧革职。一直以来清朝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朝代,这一时期不仅有庸碌无能的咸丰帝割让土地的事情,还有慈禧压制皇上将实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之事。虽然说很多人都觉得当年这位太后太过于专政了,也因此害了大清,可实际上要不是当初奕詝做事奇葩的话,又怎么可能会被一届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