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4/1/1 9:43:57

第一次知道文成公主的时候,还是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将文成公主作为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可是评价颇高的,尤其是当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两个人虽然是和亲,但是松赞干布在看到文成公主后,也是很满意的,两人可谓是两人两情相悦,电视剧中两个人的结局美满,令人羡慕。

然而,童话故事里的爱情都是骗人的,就像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就结局了,那么他婚后的生活如何呢?

后来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我发现其实文成公主的一生是悲剧的,甚至可怜的让人觉得古代女人难道都是稳定权力、统治的工具。

在正史上,没有记载过文成公主的身世和名字,只知道她是宗室之女,甚至都不是皇室的女人。

有人猜测她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远道的女儿,因为文成公主的祖籍在山东任城,而李远道因为军功被封为任城王,他还有一个女儿,很多条件都吻合,所以文成公主极有可能是李远道的女儿。

首先来了解为什么吐番想要求亲大唐。

当时唐朝的名声可是远近闻名,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就派遣使者前来想要和亲。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十分强大,吐番又不能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唐玄宗拒绝了这个要求。

结果松赞干布大怒,就要攻打唐朝,多次骚扰唐朝的边境,但是吐番的实力不行,就被唐太宗打败了,但是又一直坚持冒犯唐朝边境,唐太宗不想因此而头痛,就答应了和亲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会受到冷落呢?

从唐太宗选择宗室之女去和亲就已经知道了,唐太宗对这场和亲没有那么重视,而松赞干布却是真心实意想要迎娶公主的,毕竟唐朝的实力在那放着,两个民族的和亲,对吐番而言,这是有利于吐番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技术,对吐蕃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且只要能够攀上国力强盛的唐朝,也是值得炫耀的。

而唐太宗却把宗室之女嫁给他,松赞干布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毕竟是和亲,对松赞干布而言,只要目的达成就可以了,所以对待文成公主也没有那么敬畏。

而且,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就有了六个老婆,而且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被松赞干布看上自然在家室、样貌、性格、才情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所以在感情上对文成公主也是可有可无的感觉。很多时候松赞干布也会要求文成公主还要尽心尽力的伺候松赞干布,所以文成公主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

而且,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年,也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这对古代的女人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这意味着如果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将来丈夫去世后,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所以在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的生活还是会比较凄凉的。

至于说文成公主在晚年要靠着装疯卖傻过日子,其实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第一,虽然文成公主是宗室之女,但毕竟是大唐派去和亲的,大唐的国力强盛,而吐番不过是一个小民族,也对抗不了大唐。所以吐番对文成公主不至于赶尽杀绝,让万年的文成公主想到靠装疯卖傻过日子的。

第二,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唐玄宗还是赏赐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很多的书籍,还有技术人员都一起跟随文成公主进入吐番。而且,松赞干布在位时,也是一个有作为的领导存在,所以文成公主也会帮助当地的百姓使用大唐的工具,传播大唐的文化。因此,在吐番当地,文成公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在松赞干布死后,他的继承者也不会不考虑这个因素,就迫害文成公主。

所以说文成公主在晚年装疯卖傻生活是不太现实的。

中国古代出名的两个女人为民族稳定和亲的,就是文成公主出嫁吐番和王昭君出嫁匈奴,但是不同的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他还是一个年轻人并且有能力,而王昭君嫁给的是已经垂暮之年的匈奴单于,两个人虽然命运相同,但总是有所不同,不知道这是文成公主的幸运之处还是她的不幸。

其实,在古代的和亲政策并不能让边境真正的稳定,和亲政策也并非能够一劳永逸。在文成公主嫁到吐番后,大唐和吐番在边境也时常有矛盾出现,对一个民族而言,靠一个女人也不能维系稳定,但是对一个女人而言,她的一生却就此葬送了,献给了民族的和平。

标签: 文成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南陈最后一位皇帝,揭秘陈叔宝的悲剧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叔宝,南北朝,风云人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句诗,讲的其实就是当年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那点事儿。陈叔宝是南北朝中南陈最后一位皇帝,史称陈后主。这里科普一下,这个“陈朝”的国号不是因为他们皇帝姓陈,而是因为其开国皇帝陈霸先,在称帝前的爵位是陈公和陈王。陈叔宝绝对称得上是史上最作死的皇

  • 许褚敢单挑马超,为什么单单害怕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褚,三国,风云人物

    这还要分别从他们两个人的来历本事说起。许褚是曹操手下八大虎将的猛将之一,而且作为老大的许褚在东汉末年,战乱纷飞的时候他就有过号召乡亲共同抵御盗寇的本事,甚至可以双手拉着两头牛倒行百余步,吓退盗寇许褚的名字威震淮汝。这么厉害的人又怎么会没有几分审时度势的本领在其中呢建安二年曹操占领淮汝的时候看见他能力

  • 冯道:历经四代十帝,当了二十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冯道,唐朝,风云人物

    在唐朝末年五代初期出现这样一位人物,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朝秦暮楚,为臣不忠,一辈子竟然服务过四个王朝十个皇帝。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他:“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说他不知廉耻。近代著名小说家史学家蔡东藩骂他:“最号老成,实最无耻。”说他无耻之尤。但也有人认为

  • 典韦在三国中到底有多厉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典韦,三国,风云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说唱脸谱》,里面就有一句词说:黄脸地典韦。典韦在京剧中被画为黄脸,寓意是武力勇猛。典韦因驱虎过涧而出名。《三国志》中记载: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曹操称典韦为古之恶来,恶来是商纣王时期的大臣,以用力而闻名。典韦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招募。因表现勇猛,成为了曹操的“专职保镖”,之

  • 关羽“水淹七军”回到荆州发生了什么?麋芳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麋芳,风云人物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的名字撂在地上都能砸出火花来。三国周瑜觉得,关羽是一个善打仗、打胜仗的虎熊之将。的确,因为忠义仗义、勇猛过人,关羽被后人誉为“武圣”。在小说和戏曲艺术中,关羽留下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激荡人心的故事。然而,关羽最闪光的记忆却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 刘备临死前说的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要对赵云说这样的一番话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诸葛亮,风云人物

    刘备临死前说的一番话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这一回大家都很熟悉,当时的刘备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孔明。但是在最后却对赵云说了这样一番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

  • 北魏孝文帝迁都,太子为什么强烈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孝文帝,北魏,风云人物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北魏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汉化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的时候,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利于整个国家的控制和政策的继续进行,也摆脱了一百多年来鲜卑贵族保守势力在平城形成的羁绊和干扰。迁都本身不属于制度的改革,却是孝文帝改革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刘墉的外号为什么叫“三千岁”?刘墉是乾隆的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刘墉,风云人物

    刘墉的外号为什么叫“三千岁”?刘墉是乾隆的干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刘墉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的著名,非常的出名,很厉害的,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关注的,话说刘墉有一个外号叫三千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三千岁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刘墉又为何要被称为是三千岁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

  • 大臣睡觉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所谓隐士,就是那些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不攀附权贵、不阿谀奉承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隐于深山之中,虽有旷世之才,却不愿意发挥出来。偶而遇到明主,例如诸葛亮,才会出山,但是大部分都会最后老于山林之中。对于这些隐士,历代君王态度不同,有的礼贤下士,有的置之不理,而有的则是动辄杀之。汉光武帝刘秀就属于其中

  • 唐中宗李显之女李裹儿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裹儿,风云人物

    李裹儿(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