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飞初次用计破了曹操大军,第二次为什么会被识破?

张飞初次用计破了曹操大军,第二次为什么会被识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9 更新时间:2023/12/5 20:06:00

第二次是曹操在衣带诏事件后起兵二十万,分兵五路攻打徐州的刘备。刘备慌忙派人去请求袁绍发兵,但袁绍此时正心忧幼子的病情,不愿意发兵救援。

刘备得知袁绍不发救兵,自是心急如焚。这时候张飞献计说:“兄长不必着急,曹操的军队这时候刚来,一定是人困马乏,我们今夜前去劫营一定能获胜的。”

刘备也觉得张飞的计策暗合兵法,再加上上次张飞用计大胜。便连连点头说:“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只是一名猛将,但你上次战胜刘岱的计策真的很不错。那这次我也听你的了。”

但曹操军队刚到小沛,荀彧就提醒曹操说:“我军刚到,人马困乏,今夜要提防刘备劫营。”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将军队分成九队,只留一队驻扎在营地,其余八队在四周埋伏。

当天夜里,刘备和张飞一起来劫营,结果一头便扎进了曹操的包围圈,再加上带的军队原本就是曹操的兵,这些士兵一被包围便立刻投降了。张飞和刘备也被曹军给杀散,刘备只身去投袁绍,张飞只带着几十骑杀出重围往芒砀山而去。

那么张飞第二次用计策怎么败的这样惨呢?一是因为曹操本来就深通兵法,也善于劫营偷袭,军马刚到城下他自然会有防备。再者是不久前刘岱刚被张飞劫营打败过,这也让曹操不会有轻敌麻痹的思想。

而张飞这边呢,正是因为第一次用计胜得太轻松,张飞第二次的计策反而更加简单,只是想当然的以为曹操不会防备,那么一旦被曹操包围,马上就溃不成军了。

这仗曹操胜在知己知彼,以有备对无备。张飞败在轻敌盲进,用计不考虑对手情况,只是想简单地复制前次的胜利,结果自然是就败了。

标签: 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岳飞和辛弃疾: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将”形象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宋朝,风云人物

    提起"儒将"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觉得他文采飞扬,而且还能出谋划策,率兵打仗,但是严格的来说诸葛亮只能叫做文臣或是谋士,儒则儒之,没有将的成分,毕竟整天摇鹅扇的诸葛亮不会武功,虽然脑袋瓜确实好使。真正的儒将,应该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既能写理论又懂得实战,温文尔雅又勇猛无敌

  • 西汉时侯妾:卫媪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媪,汉朝,风云人物

    卫媪,西汉时人,《史记》称其为侯妾,《汉书》称其为主家僮。她跟不知名的卫姓男子生了三女一子,长女卫君孺,后嫁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次女卫少儿,即著名的马踏匈奴者霍去病生身之母;三女卫子夫,谥"思"也是开创了"昭宣之治"的宣帝的曾祖母。一子是长子卫长子(字卫长君)。卫媪和平阳小吏郑季生了西汉名将卫青,

  • 火烧赤壁之时,曹操的谋士都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也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可以说,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以及据此改编的影视剧,让三国这个纷乱割据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三国期间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千场战役,而要数其中规模最大、影响

  • 鳌拜位高权重,为什么他还愿意束手就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鳌拜,清朝,风云人物

    倘若说起清朝时期的权臣的话,鳌拜必定是其中之一,此人把控国家军权,在康熙年幼之时左右朝政,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手握重兵之人,竟然被年幼的康熙所击败。那么,为何鳌拜最终会甘心束手就擒呢?鳌拜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四大辅臣之一,清朝三代元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索尼、苏克萨哈

  • 词坛文豪辛弃疾,曾在5万敌军中活捉叛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南宋,风云人物

    公元1162年,一名只有22岁的年轻人,率领50骑兵悄然潜入拥有5万士兵的金国军营,活捉叛徒张定国,然后直奔南宋朝廷。当时的南宋与金朝处于对峙状态,而且一直宋弱金强。当这位年轻人把叛徒扔在朝堂时,南宋举国士气为之一振,就连皇帝宋高宗也不禁对此大声赞叹。“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 揭秘:你知道古代帝王们会秀恩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隋朝,风云人物

    很多人都认为古人生活环境比较艰辛,连生活都顾不上了,哪还顾得上秀恩爱这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确实,从流传下来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得知,为了一日三餐人们早出晚归,甚至连感情都来不及经营,又怎有闲情逸致来秀恩爱呢?所以这样的事情平民百姓是不会去做的。只有那些富家子弟和上层贵族,才有闲情雅兴

  • 陈德让李自成变成“独眼龙”,还连累了一城的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德,明朝,风云人物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现今流行说法认为李自成是党项族后裔,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九日,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围攻开封。那个时候驻守开封的,是颇有才干的周王朱恭枵。与洛阳的铁公鸡

  • 爱新觉罗·溥伟:反对清帝退位,力主诛杀袁世凯的小恭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溥伟,清朝,风云人物

    1911年10月10日晚,随着武昌城内的一声枪响,旨在推翻满清统治的辛亥革命爆发了。10月14日,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凯在要足了筹码之后(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向隆裕皇太后索要宫中内帑数百万两为军费),这才命冯国璋率领北洋新军前往武昌“平叛”,在北洋新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指日可下之时,袁

  • 刘禅为什么要弃城投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弃城投降呢?历史上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刘禅弃城投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蜀中益州地方政治势力为保自己

  • 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程昉,风云人物

    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宋熙宁年间,天下各州正在雷厉风行地推行王安石的新法。这一日,主管河北路河防水利的中央特派员程昉获悉了一个消息—河北路几个县的老百姓结成团要到汴京上访。原来,由于程昉在河北大兴水利,许多农户的庐舍坟墓被水淹没,还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