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火烧赤壁之时,曹操的谋士都在干什么?

火烧赤壁之时,曹操的谋士都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8:2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也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可以说,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以及据此改编的影视剧,让三国这个纷乱割据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三国期间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千场战役,而要数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则非赤壁之战莫属。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

我们都知道,曹操手下谋士众多,比较出名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等。曹操能在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方豪杰,离不开这些人的出谋划策。这些谋士之中,除了郭嘉英年早逝,其余几人均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在魏国的创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赤壁战败后,曹操却对着一众谋士大哭,说如果郭嘉还活着,我也不至于遭到如此惨败。言下之意就是埋怨其他谋士在赤壁之战时没有派上一点用场。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先是用计离间了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师统领,使本就不熟悉水战的曹军更加雪上加霜。这时庞统出现了,他为曹操献出一条妙计,那就是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以减轻颠簸,增强稳定性。然而庞统的履历在《三国演义》中有明确交代,他和诸葛亮同为水镜先生弟子,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他私下里也和孙、刘联军走的很近,因此他名为助曹,实则反曹。庞统的铁索连环之计为后来孙刘联军火攻曹军提供了极大便利。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当时只有曹操账下的徐庶看出了庞统的用意,然而徐庶原本是为刘备效力的,后来曹操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才迫使他来到自己身边,因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自然不会管曹操的死活,他也并没有点破庞统的计谋,后来还借口抵御西凉马腾成功从赤壁脱身。

除了徐庶之外,当时也有其他人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有的人或献计后未被曹操采纳,或干脆和徐庶一样看破不说破。最终招致曹操赤壁之败。此二人便是程昱与荀攸。

早在黄盖还未诈降之时,程昱就对庞统的铁锁连环计提出过质疑。他对曹操说这样做船确实是稳了,但是一旦东吴用火攻之法,我军难以全身而退,因此不得不防。而曹操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当时是寒冬季节,只刮西北风,从来不刮东南风。东吴如用火攻,那么风吹向的是他们的本方营寨,所以这无异于玩火自焚,因此断无可能。程昱的建议就这样被忽略了。

程昱第二次建议发生在火烧赤壁当晚。当夜风向突然由西北风变为东南风,然而曹操并未注意,他仍然对黄盖的诈降深信不疑,按约定时间前去迎接。不久,江面上出现了所谓黄盖领兵诈降的船只,而程昱一看马上就发现不对劲。因为黄盖与曹操说好会带本部人马,粮草前来投降。那么行船定然是满载负荷,航行速度缓慢且吃水较深,但是反观此时的东吴船只却航行速度飞快,而且吃水很浅,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人的样子。于是程昱马上让曹操禁止黄盖船只靠近,然而此时却为时已晚,火船借风势急速驶来,使曹军顿时陷入火海。

再看荀攸,他擅长随机应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被曹操称之为谋主,可见他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赤壁之战中他也曾识破过东吴的火攻之计,然而荀攸虽然为曹操效命,但其祖上世代为汉官,食汉禄,他这么聪明的人自然明白如果曹操统一天下,那么迟早会步董卓后尘篡汉自立,这在他的心里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干脆看破不说破。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曹操赤壁惨败,天下三分格局形成,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不然曹操如果灭了孙刘联军,天下一家独大的话,三国也就不能称之为三国了,日后也就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了。

标签: 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鳌拜位高权重,为什么他还愿意束手就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鳌拜,清朝,风云人物

    倘若说起清朝时期的权臣的话,鳌拜必定是其中之一,此人把控国家军权,在康熙年幼之时左右朝政,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手握重兵之人,竟然被年幼的康熙所击败。那么,为何鳌拜最终会甘心束手就擒呢?鳌拜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四大辅臣之一,清朝三代元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索尼、苏克萨哈

  • 词坛文豪辛弃疾,曾在5万敌军中活捉叛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南宋,风云人物

    公元1162年,一名只有22岁的年轻人,率领50骑兵悄然潜入拥有5万士兵的金国军营,活捉叛徒张定国,然后直奔南宋朝廷。当时的南宋与金朝处于对峙状态,而且一直宋弱金强。当这位年轻人把叛徒扔在朝堂时,南宋举国士气为之一振,就连皇帝宋高宗也不禁对此大声赞叹。“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 揭秘:你知道古代帝王们会秀恩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隋朝,风云人物

    很多人都认为古人生活环境比较艰辛,连生活都顾不上了,哪还顾得上秀恩爱这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确实,从流传下来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得知,为了一日三餐人们早出晚归,甚至连感情都来不及经营,又怎有闲情逸致来秀恩爱呢?所以这样的事情平民百姓是不会去做的。只有那些富家子弟和上层贵族,才有闲情雅兴

  • 陈德让李自成变成“独眼龙”,还连累了一城的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德,明朝,风云人物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现今流行说法认为李自成是党项族后裔,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九日,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围攻开封。那个时候驻守开封的,是颇有才干的周王朱恭枵。与洛阳的铁公鸡

  • 爱新觉罗·溥伟:反对清帝退位,力主诛杀袁世凯的小恭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溥伟,清朝,风云人物

    1911年10月10日晚,随着武昌城内的一声枪响,旨在推翻满清统治的辛亥革命爆发了。10月14日,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凯在要足了筹码之后(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向隆裕皇太后索要宫中内帑数百万两为军费),这才命冯国璋率领北洋新军前往武昌“平叛”,在北洋新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指日可下之时,袁

  • 刘禅为什么要弃城投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弃城投降呢?历史上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刘禅弃城投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蜀中益州地方政治势力为保自己

  • 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程昉,风云人物

    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宋熙宁年间,天下各州正在雷厉风行地推行王安石的新法。这一日,主管河北路河防水利的中央特派员程昉获悉了一个消息—河北路几个县的老百姓结成团要到汴京上访。原来,由于程昉在河北大兴水利,许多农户的庐舍坟墓被水淹没,还耽误

  •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成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第一次知道文成公主的时候,还是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将文成公主作为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可是评价颇高的,尤其是当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两个人虽然是和亲,但是松赞干布在看到文成公主后,也是很满意的,两人可谓是两人两情相悦,电视剧中两个人的结局美满,令人羡慕。然而,童话故事里的爱情都是骗人的,就

  • 南陈最后一位皇帝,揭秘陈叔宝的悲剧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叔宝,南北朝,风云人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句诗,讲的其实就是当年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那点事儿。陈叔宝是南北朝中南陈最后一位皇帝,史称陈后主。这里科普一下,这个“陈朝”的国号不是因为他们皇帝姓陈,而是因为其开国皇帝陈霸先,在称帝前的爵位是陈公和陈王。陈叔宝绝对称得上是史上最作死的皇

  • 许褚敢单挑马超,为什么单单害怕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褚,三国,风云人物

    这还要分别从他们两个人的来历本事说起。许褚是曹操手下八大虎将的猛将之一,而且作为老大的许褚在东汉末年,战乱纷飞的时候他就有过号召乡亲共同抵御盗寇的本事,甚至可以双手拉着两头牛倒行百余步,吓退盗寇许褚的名字威震淮汝。这么厉害的人又怎么会没有几分审时度势的本领在其中呢建安二年曹操占领淮汝的时候看见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