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乐行:太平天国沃王,最后全家被凌迟

张乐行:太平天国沃王,最后全家被凌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3/12/18 18:20:40

太平天国沃王,最后全家被凌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张乐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户”,从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那么,如此之人,怎会起来“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没落,统治残暴,张乐行受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张乐行一家主要是靠“贩盐”、“开赌局”为生,与官府抢夺“生意”,彼此之间矛盾很尖锐。1851年12月,张乐行拉拢一帮“盐贩”发动起义,并号召农民抗拒缴纳粮税,正式与清朝宣战。1852年12月,张乐行在雉河集与18路“捻军”歃血为盟,被推举为盟主。1856年初,张乐行手握10万兵马,第二次在雉河集召开结盟大会,自称“大汉明命王”;组建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制定《行军条例》。如此一来,张乐行势力如日冲天,横扫淮北清军如风卷残云,中原大地为之震动。

手头有了兵马,张乐行开始引起清朝重视,并派重兵围剿。1852年2月,张乐行与袁甲三在亳州大战,因部下叛变,“捻军”腹背受敌,张乐行仅带10余骑兵逃出。7月,张乐行卷土重来,继续与袁甲三交战,大破之,而后一路奋勇追杀清军,兵锋直抵河南开封府,并准备攻城。不过,“捻军”势单力孤,当清军主力云集之后,便采取守势。1857年初,张乐行接受李秀成邀请,同意加入太平天国阵营,一起对付清军。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当过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张乐行。那知张乐行先发龚德树、苏老天半路相迎。当即计破霍丘县,攻破此城,交张乐行为家。”加入太平天国,张乐行不但找到同盟军,而且还得到一块基地,即是霍邱县,也算是赢家了。

此时张乐行加入太平天国,还带来7万兵马,虽说不全是精锐,可缓解了因翼王石达开率兵(10万精锐)出走而造成之“兵慌”,算是给太平天国“雪中送炭”了。1858年10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率8000精锐老兵,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扬言要拿下庐州。此时,张乐行接受陈玉成、李秀成之命,率本部兵马与庐州守军绕道三河,攻打桐城清军,阻止其北上增援李续宾,为陈、李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6000精锐立下赫赫战功。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说的:“三河大胜,有赖张乐行、龚德树之帮忙”,对其功劳也是十分肯定。当然,天王洪秀全也是很够意思,能立下大功,自然就可以封王。1860年初,张乐行受封为沃王千岁,所部“捻军”也改称太平军。(洪秀全改,张乐行答应不答应则另外说)

受封为沃王千岁,这足以证明“捻军”对太平天国之重要性,也足以证明张乐行立下之战功确实不少。道理简单,洪秀全当时还没玩“滥封”,王爷也就那么几位而已,故而张乐行“沃王”之含金量相当高,这点毫无疑问。不过,张乐行对太平天国也有所不满,主要是“长毛不够义气”。为何呢?因为陈玉成、李秀成喜欢从“捻军”中挖掘人才,如陈玉成精锐骑兵小左队,几乎都是从两淮“捻军”中挖过来。不管怎么说,为了对付清朝,张乐行还是非常乐意与太平天国合作,也接受调遣,一起支撑起反清大业。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马队2万,再配合各路清军、团练,出动20余万兵马合围张乐行,双方进行决战。此时,捻军长枪队首领董志信投降,反戈一击,张乐行腹背受敌,战败而逃。3月,捻军蓝旗首领李勤邦勾结安徽巡抚英翰,将张乐行一家老小捆绑起来,叛变投敌。

对于张乐行一家人,清朝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凌迟,以儆效尤。话说,张乐行还真是硬汉一枚,凌迟时不吭声,清军很恼火,直接将儿子张熹之肉塞进他嘴巴里面,场面十分残忍。据龚淦《耕余琐闻》记载:“刽子手把张乐行就地极刑处死,行刑时,脱尽衣服,绑于木桩,片割其肉,撩掷空中,经一时始尽,唯留头面,以欲传首示众也。血肉淋漓之际,口吐白沫,犹能一开其眼。”张乐行妻子杜金蝉,女将领一枚,被俘虏后受凌辱,接着骑木驴,最后也是凌迟处死,十分残忍。至此,张乐行全家老小都被“一锅端”,且是凌迟处死,这代价不是一般的大。1865年5月,张乐行侄子张禹爵(后过继给张乐行,称“幼沃王”)在山东高楼寨歼灭蒙古马队7000余人,僧格林沁逃往麦田避难,被小兵张皮绠一刀割喉,就此殒命,也算是报仇了。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出身“富户”,衣食无忧,因不满清王朝残暴统治而起兵反抗,后全家被凌迟处死,此乃悲怆也。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标签: 张乐行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文武双全的完美皇帝,刘秀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刘秀原本就是文人出身,虽然他的县长父亲死得早,家道中落,从县太爷公子变成了农民,但可不要瞧不起刘秀。刘秀他们家在当地还是比较有名望的。虽然父亲死了,但还有一个举孝廉的叔父啊。“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光武兄弟少孤, 良抚循甚笃”——《后汉书·刘良传》而且人家刘秀有才得很,上过太学,去过洛阳,南阳郡十大

  • 固伦公主的生平怎么样?乾隆最疼爱的公主,幸福的一生让人欣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固伦公主,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的皇帝之中,要说哪位皇帝最多情,那肯定有乾隆的一份。在他的后宫当中,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绝色女子。而这些妃子最想做的就是为乾隆生下龙子。所以乾隆的子嗣非常多,一共有近20位皇子,10多位公主。其中有一位公主就深得乾隆的喜爱。乾隆不仅把她养在宫中61年,更是在她生辰之际,亲自赏赐了5249个护身

  • 萧何为什么会被刘邦猜忌被杀?关键时刻,他用了这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萧何被刘邦猜忌,险些被杀,关键时刻,他用了这一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但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出了问题,“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最后刘邦“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萧何因此成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 吴王是怎么在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王,春秋,风云人物

    春秋中期,在长江下游的梅里(今江苏苏州一带),有一个叫寿梦的人,他不甘心当楚国的臣民,时常思虑如何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他充分利用当地湖汉较多、气候温和的气候条件,组织百姓有效发展农、牧淮业。还组织了当地的武装力量。在公元前585年,寿梦趁着楚国同其他大国争霸的间隙,正式立国称王,建国号为吴,立为吴王

  • 清朝唯一一个没有被宠幸过的皇后 一生独守空房57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孝惠章皇后,风云人物

    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之中,皇帝一直都是天下最尊贵的人,对于民间男子来说,做梦都想体验一下皇帝的滋味。而对于女子来说,梦寐以求的当然就是称为皇后,母仪天下。可根据史料记载,即便称为皇后,同样还是会遭遇不幸。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女子便是这样,比较特别的是,她是清王朝唯一一位一生没有让皇帝宠幸过得皇后,由于

  • 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宣太后执掌秦国,开疆扩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宣太后,秦国,风云人物

    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时期,《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以后历代皆然。由此,对于太后这一称呼,始于宣太后。当然,严格来说的话,宣太后是王太后,至于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则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了。作为

  • 秦厉共公:大秦帝国的起源,再启征战,晋国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厉共公,战国,风云人物

    大秦帝国从弹丸之地到一统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以郡县制统治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影响深远。上回讲到秦惠公和秦悼公期间,大国之间相对安宁,战国迎来思想百家争鸣的一幕,涌现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秦国亦得以休养生息二十多年,秦悼公在位期间还下令筑都城雍。但是这相

  • 皇后为皇帝生了12个孩子,最后还是被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乙弗皇后,西魏,风云人物

    皇后,一国之母,拥有着无上的荣耀,也是许多后宫女人终其一生的梦想。但是纵观古代宫廷历史,能够得到皇帝真心喜爱的皇后少之又少,毕竟皇后的位置中包含着许多的权势的制衡,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政治婚姻”,再加上皇帝有那么多的女人,所以一般来说皇后并不是最受皇帝喜爱的女人。但是西魏却有这样一位皇后,深受皇帝喜爱

  • 退休官员向乾隆递上一道奏折,乾隆却下令“绞立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退休官员尹嘉铨,在70多岁的时候,向乾隆皇帝递了一本奏折。乾隆不收,让他不要再递这种折子了。结果他不听,又追加了一本。乾隆冒火了,把他抓起来,对他一通严查,刑部判他一个凌迟处死的罪行。最后乾隆皇帝开恩,不凌迟,改为“绞立决”。尹嘉铨究竟要给乾隆说什么事,为什么最终事没说好,结果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 历史上想刺杀董卓的人都有谁?谁最有可能会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在三国风云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必然是董卓,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董卓是不是死于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因为正史中吕布的兵器好像是长矛而不是长戟。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吕布那杆专捅义父的方天画戟确实是无敌的,一对一单挑,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为什么是吕布刺董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