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张乐行
张乐行
张乐行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4 23:13:58阅读:3809
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后成为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被封为捻军盟主。咸丰二年(1852年)冬,作为十八股捻首之一,在安徽亳州雉河集起义抗清,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史称“十八铺聚义”。咸丰四年(1854年),张乐行与起义军白
捻军盟主兼太平天国沃王,揭秘张乐行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2 21:48:07阅读:4775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乐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捻军,是一支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历时长达十五年,捻军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
太平天国张乐行妻子死有多惨(他的妻子杜金蝉行刑经过)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 3:37:35阅读:2716
捻军,是一支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历时长达十五年,捻军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之后捻军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
张乐行故居在哪 对张乐行的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17:24:44阅读:4732
张乐行张乐行出身安徽涡阳人一个豪绅地主家庭,以开糟坊、赌局、贩运私盐为生。他深受当地民风影响,率领捻众行侠仗义,之后更是揭竿而起、聚众起义,成为捻军盟主。张乐行于1863年因叛徒出卖被清军俘虏,后凌迟而死,时年53岁。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
清末捻军首领张乐行简介 张乐行的妻子 张乐行的后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9:24:12阅读:2824
张乐行别名香儿、张老乐,是清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十八股捻首之一,被封为捻军盟主。他曾参与三河镇大捷、大战湘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北方战场的主力。张乐行最终被凌迟处死,而他的妻子、儿子也遭受非人折磨而死去。张乐行简介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
太平天国将领沃王张乐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0:19:26阅读:827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凡被俘获的天国将领,都依大清律,被凌迟处死,而且都有历史记载。凌迟之刑,惨烈无比,可有的还是死得痛快,有的就死得很凄惨。死得最凄惨的,不是石达开,而是沃王张乐行。至于李秀成,石达开,因对百姓及清军还算仁慈,则没让他吃多大苦头,只数刀就让其绝气。而在凌迟张乐行时,侩子手们先将其两个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4 13:42:18阅读:113
对于率兵起义此种“大逆不道”之事,封建王朝之处理方式很简单:主要作乱者都是凌迟处死(常说的“割千刀”,很残忍),以杀鸡儆猴,震慑敢于反抗王朝统治之潜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朝对被俘虏或投降的太平军诸侯王、高级将领等,一般都是凌迟处死。林凤祥、李开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17:39:37阅读:3899
张乐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户”,从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那么,如此之人,怎会起来“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没落,统治残暴,张乐行受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张乐行一家主要是靠“贩盐&rdquo
此人率3000兵马设伏击杀僧格林沁,后因喝醉酒被清朝凌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8:52:14阅读:2930
俗话说“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这话用在清末众多起义军将领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对起义军首领或重要人物,清朝处理方式很简单,就是凌迟处死;侥幸逃脱者,清朝也会追杀到底,派出密探寻找其下落,然后逮捕,凌迟。捻军“童子军”小兵张皮绠,在麦田里一刀砍下僧格林沁(僧王)脑袋,改变了晚清政治格局;让曾国藩、李鸿
捻军首领,被太平天国封为沃王,最后被僧格林沁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12:37:50阅读:2761
张乐行,字洛行,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是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曾被冯金标、张凤山等十八股捻军首领公推为捻军盟主,成为早期捻军的最高首领。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部,联合亳州一带的捻军,共举义旗,起兵反抗腐朽的清政府。次年,随着皖北大旱,清廷救灾不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不满
僧格林沁是怎么折磨死捻军首领张洛行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04:34阅读:3977
张乐行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按照阶级成分来分,张乐行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地主。但张乐行悲天悯人,经常接济穷人,扶危救困。张乐行也因此得到了穷苦百姓的赞颂和爱戴,被称为“活菩萨”。后世有人不屑地说,张乐行这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但是,肯用自己的家财来收买人心,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而且,站在穷
清朝“僧王”僧格林沁:毁誉参半,死于1865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9:12:09阅读:3736
在英国人以坚船利炮强行撬开腐朽的清朝帝国的大门后,国家很快陷入半殖民地的窘境,无数中国人被迫忍受官僚阶级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不堪忍受剥削的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再造中华盛世。其中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最大,这场农民革命不仅将清朝的仅存的军事力量击败,还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即将被凌迟,僧格林沁:先刮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8:54:25阅读:4155
1864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正要凌迟受刑,僧格林沁却说,先把他的儿子张憙刮了。刽子手一边用利刃行刑,一边将割掉的肉强行塞到张乐行的嘴里。张憙哀嚎之后,是张乐行的妻子,最后才轮到了张乐行自己。看到自己的亲人惨死在自己面前,那种痛并不足以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来形容。张乐行破口大骂,刽
捻军起义简介 捻军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的发生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21:17:32阅读:4872
十九世纪中叶,在广阔的淮北大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起义背景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一八五二年(清咸丰二年),安徽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亳县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
捻军起义是因为什么而爆发的 捻军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16:24:04阅读:3220
1850年,刚坐上皇位没几天的咸丰帝接到奏报,淮北地区发生旱涝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然而他正在头疼刚刚崛起的太平天国,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随后淮北地区发生了更为严重的蝗灾,瘟疫也开始肆虐。没有上层的指示,清政府的官吏们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底层的官吏们苛捐杂税照收不误,可是老百姓们已
张乐行:太平天国沃王,最后全家被凌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8:20:40阅读:3362
太平天国沃王,最后全家被凌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张乐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户”,从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那么,如此之人,怎会起来“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没落,统治残暴,张乐行受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张乐行一家主要是靠“贩盐”、“开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