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马探花陈庆之是个什么人 陈庆之七千白袍军破北魏是真是假

白马探花陈庆之是个什么人 陈庆之七千白袍军破北魏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61 更新时间:2023/12/4 16:42:26

萧梁时代的将军陈庆之,是个被历史遗忘的人。他不被文学作品所重视,也不是史学家浓墨重彩的对象。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奔流》中将陈庆之描绘为一个神将,而毛泽东读《陈庆之传》后:“至此,也不尽为之神往!”,对萧梁时期的战将陈庆之相当崇拜。那么,陈庆之是个什么人?

陈庆之,这个原本在史籍上默默无闻的名字,如今闻之也如雷贯耳,尽人皆知。让他成名的是他和他所率的五千白袍军,攻破北魏五十万大军,因此名满天下。被后人冠以“被历史所遗忘的不世名将”、“七千人战胜五十万的绝世高手”、“东方的汉尼拔”等等称号,陈庆之真的有那么厉害?还是人们夸大了他的功劳?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后隋前那段时间,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线是相当严格的,而陈庆之的出身不太好,何以见得?其一,他任职多年一直都没被重用过,可见他基本上没什么靠山,他的后台也不怎么硬;其二,萧衍后来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写“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可见,陈庆之应是寒门出身,而他就是从皇帝的随从一步步做到了武威将军。

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陈庆之,虽然留在了皇帝身边,却长年不得重用。说来也奇怪,谁曾想到后来叱咤疆场的陈将军,在年少时期,身体羸弱,而且他的武艺很差:“射不穿孔,马非所便”,所以他的前半生大概在四十岁之前,都是陪着皇帝整日游手好闲,经常干的事情就是陪皇帝下棋,陈庆之这个人不仅长得斯文,他对人也很恭敬,性格谨慎,每次奉诏都要沐浴更衣,而且生活极其朴素,基本没有私生活,是个中规中矩的老实人。皇帝就喜欢陈庆之的老实憨厚,二十几年下棋都和陈庆之下,据说,高祖喜好下棋,经常和人通宵达旦地下,和他下棋的一干人都疲乏得不行,只有陈庆之不睡,随时随地,一召唤他,便即刻陪皇帝下棋,深得皇帝的喜爱。就在大家包括陈庆之自己也认为,他的人生就应该这样了,直到公元525年的一场战事,彻底改写了陈庆之的命运。

公元525年,四十二岁的陈庆之有了生平第一次带兵机会,这第一次在严格意义生来说也算不上战争,陈庆之只是和其他将领一起去迎接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投,后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不肯白白将徐州拱手让人,于是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彧领兵二万与陈庆之交战,从未打过仗的陈庆之竟以两千人马击溃敌军,本来此战应以胜利收尾的,只是主帅临阵投敌,还是让陈庆之深感无奈,他由此感到战场上世事难料,只得匆匆斩关后退,即使这场战争陈庆之没能凯旋而归,但天下人皆知有一个叫陈庆之的人。这第一仗陈庆之打得很漂亮,陈庆之虽败犹荣,让众人对他都刮目相看。

陈庆之七千白袍军破北魏

公元527年,陈庆之从曹仲宗伐涡阳,与寻阳太守韦放合攻魏之涡阳(今安徽蒙城)。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指挥百人击破其前锋。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此时,军中人都劝其退兵,陈庆之坚持决战。他夜袭涡阳城,出其不备让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进击,斩获甚多。陈庆之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而其作战的手法也愈成熟。因此才有“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说法,他和他的白袍军又是怎样成为世人口中的神话的?

北魏后期,朝政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的朝政内乱,皇室之间相互厮杀,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梁帝便派陈庆之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看似不经意的一次指派,却让陈庆之声名显赫。出兵不久后,元颢中途称帝不走了,命陈庆之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于是陈庆之便独自率领七千白袍军开了一场神话般的北伐之征。

陈庆之护送元颢,千里挺进,直至攻占了洛阳城,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梁书》、《南史》、《资治通鉴》等书上的记载来看,陈庆之这一路走来,手头仅仅七千人马,而他所先后面对的敌军军队总数合计多达五十万以上,不可思议的是他则通通加以击败,甚至出现某次战役“以三千人将三十余万敌军打得人仰马翻”,这般战绩,听起来简直骇人听闻。

关于陈庆之的原始兵力,只有七千,大概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北魏军队的数量真有那么多?仔细翻看史书,会发现在荥阳城外围击败援军一战的数字上,两边有异同之处,对此,《梁书》和《南史》分别如此记载为三十万和四十万。很明显,南朝史书对北魏军队的数量掺了很多水分,不过都为了拔高陈庆之,北魏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呢?这一切,如今已经成了历史之谜,无从探查了。

说到为陈庆之造势的原因,大概有这两点:首先,陈庆之所统的军队并非精挑细选,战斗力却无可争论,故此总能创造以少败多的军事奇迹,但是对于这种战斗力的来由,却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明白;其次,这支军队的统帅陈庆之的指挥能力极强,前半生都在和皇帝下棋从未涉足战事,一上战场就跟开挂一样,着实让人惊讶,这种与生俱来的军事能力,也没法解释。

当然,我们也不应当这样就全部抹杀陈庆之的能力,“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皆克”,这个战绩还是可信的。

标签: 陈庆之尔朱荣萧衍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有何过人之处,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常遇春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在朱元璋起义之初便跟随左右。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对其爱重之意。《明史》

  •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为什么屠城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常遇春,朱元璋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出生于1330年安徽。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庭条件不好,常遇春自小习武,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但刘聚是个强盗,并没有雄图大志,1355年他便投身于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恪,许敬宗,武则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长孙无忌。为何他占首位?而不是魏徵,房玄龄杜如晦之类?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最开始,长孙无忌本只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脑子算得上

  • 神童刘晏是是哪个朝代的,刘晏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晏,唐代宗,唐德宗,元载,杨炎

    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进士及第,出任夏温二县县令,迁度支郎中、侍御史。至德年间,参谋平定李璘反叛,用心治理宁州、陇州、华州、豫州、雍州。迁户部侍郎,管理度支、铸钱和盐铁等事务。实施榷盐法、漕运改革和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增加中央收入,为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为什么是后门的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徵,魏征,李世民,秦琼,尉迟恭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河北巨鹿(今河北省晋州市)。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注意了魏徵=魏征,”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

  • 柴绍是谁,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柴绍,李渊,平阳公主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谓谯国襄公,生于公元588年,死于公元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他和李渊的关系嘛,就得说到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了。平阳公主的名讳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她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李渊将其嫁给了柴绍,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见得,柴绍此人地

  •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子仪,李光弼

    郭子仪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还只是一个兵马使,直到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缺乏带兵打仗之人,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李光弼(708764)本是契丹族,他的父亲原本是契丹酋长,归唐之后英勇战死。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

  • 屈突通是哪个民族的人,他为何会归顺李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突通,李渊,李世民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屈突通是少有的少数民族。蒋国忠公屈突通(557628),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所以,屈突是一个鲜卑人。屈突通闻名于隋文帝杨坚时期,那时,屈突通官拜亲卫大都督,领着皇帝的命令,去陇西一带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这种事情,在

  • 萧瑀是什么样的人,他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瑀,李世民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这样说,你们估计也云里雾里,萧瑀是唐高祖李渊身边的能臣。李渊在世时,一直被重用。他和李渊的关系更复杂: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hellip

  • 马周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四请马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周,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谏臣,世人皆知魏徵,却少有知道马周的,马周是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贫,他饱读诗书,且头脑灵活,为人不迂腐,按道理说,马周这样的人理应能够得到赏识。但是他生性豪放,豪放得有些怪异,周围的人都有些看不起他。唐高祖武德初年,马周终于当了一个官儿,可惜,这个官儿很小,小到什么地步呢?其实就